王婷婷
鼓勵的話,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表達。否則,家長的激勵,只會變成“愛的負擔”。
期末考試成績發(fā)下來,兒子小心翼翼地將成績單遞給我。英語口語滿分50分,一向成績突出的兒子,這次卻足足扣掉了11分。這次的試題并不難,都是兒子平時在家練得滾瓜爛熟的內(nèi)容。怎么考試他卻發(fā)揮失常了呢?
我著急地找到老師,老師卻說最近一個月以來,孩子突然沒了自信,很簡單的單詞也不敢大聲說出來。她正想約我好好聊一聊,是不是平時我們給孩子的壓力太大,或是孩子最近受到什么打擊了?她建議我心平氣和地跟孩子好好談談。
晚上,我特意準備了好多兒子愛吃的零食。我們兩個人窩在沙發(fā)上,一邊吃一邊各懷心事地聊起來?!皟鹤?,媽媽覺得這次試題對你來說不難呀,沒發(fā)揮好是因為緊張嗎?”“我……”兒子支支吾吾地憋紅了臉。聊了很久,我才終于弄明白他丟分的原因。
一個月前,我為兒子報了個英語考級輔導班。對于才三年級的他來說,課程偏難。兒子以前在班級里是英語拔尖的學生,到了輔導班以后,和比他大的哥哥姐姐坐在一起學習,他一下變成了能力平平的孩子。因此,兒子的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
起初他試圖向我反映他在輔導班里的情況,我以為他是懼怕困難,所以沒有理會,只是鼓勵他:“兒子,加油,不要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媽媽相信你能行?!蹦嵌螘r間,兒子的確很努力,但是在輔導班學習起來依舊很吃力。他開始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就連一向擅長的口語也不敢講了。
后來聽兒子說當時他的心理壓力特別大,甚至連做夢都在記單詞。他以前最喜歡的就是英語課,可那段時間,每次上課他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課堂上沒有了以往的輕松愉悅,兒子不再愿意與老師同學自由交流了。久而久之,他的英語綜合能力也在逐漸下降。
清楚原因以后,我非常自責。與兒子商量之后,我暫停了他輔導班的課程。兒子一顆緊繃的心終于放松了下來,笑容也漸漸多了。我非常感慨地對他說:“寶貝,以后你可以放心大膽地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媽媽,媽媽保證一定會認真聆聽,和你站在一起解決問題?!眱鹤娱_心地拼命點頭。
假期,我?guī)鹤踊乩霞?。他最喜歡和大他三歲的表哥冬冬一起玩耍。兩個孩子在一起經(jīng)常各種花式PK。很顯然,因為年齡差,兒子無論體力還是智力上都不占優(yōu)勢,但兩個小家伙卻在一起玩得起勁兒。孩子們在客廳里玩的時候,我們大人也經(jīng)常坐在一起圍觀。
有一天,兒子和表哥摔跤。眼瞧著兒子又輸了,我趕緊站起身來鼓勵他:“加油哦,媽媽覺得你能行。再試一次,努力戰(zhàn)勝表哥。”兒子無奈,只得在我的鼓勵之下,一次次向冬冬發(fā)起挑戰(zhàn),結果又一次一次地敗下陣來。
晚上睡覺,兒子仍然悶悶不樂?!斑€在為輸給表哥而不開心呢?”我問道。兒子卻撅起小嘴輕輕地搖搖頭。“那是為什么?能跟媽媽說說嗎?”兒子一把摟住我的脖子,委屈的淚水順著眼角吧嗒吧嗒地掉下來。“媽媽,我盡力了,但我還是贏不了表哥。”“寶貝,你盡力了就好?!薄皨寢?,可是我不想讓你失望。”說著,兒子竟然“哇”地大哭起來。
“怎么會,你是媽媽的驕傲呢。”我趕緊將兒子摟在懷里,軟語安慰道?!罢娴膯??”兒子眨巴著濕漉漉的眼睛反問我?!爱斎涣恕V灰惚M力了,你就是媽媽心目中最棒的孩子。”兒子這才止住哭聲。
“媽媽,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可以說嗎?”我點點頭,兒子接著說:“我希望媽媽少對我說幾個‘你能行,因為有時候我真的很努力,但就是做不到媽媽想要的結果?!蔽覒B(tài)度誠懇地接納了他的意見,小家伙這才終于破涕為笑了。
后來我想,兒子和表哥一起比賽,剛開始并沒有太在意輸贏,雖然一次次“敗北”,但他還挺享受玩耍的過程。可是,因為我的一次次自以為是的鼓勵,讓他喪失了玩耍的樂趣,開始被迫關注“勝負”,執(zhí)著于取勝。看到孩子一次次失敗,家長不是隨口說一句“孩子,你能行”就能解決問題的。鼓勵的話,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表達。否則,家長的激勵,只會變成“愛的負擔”。
前陣子,兒子的學習群里,老師組織了一個背古詩詞打卡的活動?;顒右髤⑴c打卡的小朋友每天背誦3首古詩詞,每晚8點前錄好小視頻發(fā)到群里。堅持26天連續(xù)不間斷打卡的同學,可以獲得一張詩詞小達人的獎狀以及一個小禮物。兒子班級的好多同學都參加了,我也希望兒子可以試一試。
“媽媽,我擔心每天的任務太難,報名以后如果我半途而廢,會被同學笑話的?!钡谝淮胃鷥鹤诱f起古詩詞打卡活動時,兒子憂心忡忡。“你能行”這三個字剛到嘴邊,我想起了之前發(fā)生的“摔跤事件”,趕緊把話咽了下去。我要換一種方式和兒子溝通。
“你參不參加詩詞打卡,由你自己決定,媽媽尊重你的意見。但是我們也不要這么快就放棄。這樣吧,咱們先潛伏在群里看看情況,過幾天再決定參不參加,你看好不好?”兒子表示認可。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每天都抽空給兒子講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又帶著他一起賞析了幾首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詞,還找出幾期詩詞大會的視頻給兒子看。當兒子看到那些與他同齡的小朋友在舞臺上的精彩表現(xiàn)時,他的眼神里放了光?!皨寢?,我真羨慕這些小朋友,真希望我自己也能這么厲害。”
聽了兒子的話,我暗自竊喜。我告訴他,語文的學習在于平日里一點一滴的積累,而且堅持做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體驗。一周以后,兒子篤定地對我說:“媽媽,我決定報名參加這個活動,我覺得自己一定能行。”
原來兒子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參賽同學每天要背誦的詩詞篇幅并不長,這樣就打消了他最初畏難的情緒。再加上那陣子他的自由學習時間充裕,背三首詩根本不是難事。而當他開始用心體會這些詩句時,他自己也漸漸被詩詞本身的魅力所吸引。
在這次學習打卡過程中,兒子的收獲不僅僅是78首古詩詞,更重要的是他在堅持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了自律帶給他的快樂。
作為家長,我們確實應該多些耐心聽聽孩子的想法,還給他們應有的尊重。坐下來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并及時做出正面積極的引導,這遠比盲目粗暴地對孩子說一句“你能行”更能起到鼓勵作用。讓孩子從心底里真正認可自己,他們才會更自信、更快樂!
摘自《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