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英,楊湘英,吳清清,金苓莉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06
糖尿病足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主要由糖尿病血管病變、感染、神經(jīng)病變等多個因素所致,嚴重者可導致患者截肢或死亡[1]。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1年內足部潰瘍的發(fā)生率為8.1%[2-3]。糖尿病患者一旦截肢,其生活質量將較大程度下降,給患者、家屬及社會帶來諸多困擾及壓力。研究顯示,對糖尿病足潰瘍進行合適的治療,有利于控制感染,促進潰瘍面肉芽組織生長及創(chuàng)面愈合,恢復血液循環(huán),減少截肢率[4-5]。糖尿病足規(guī)范換藥是減少感染及截肢的有效護理手段之一。目前臨床上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大部分行床邊換藥,整個沖洗換藥過程耗時較長,需要醫(y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的相互配合,且沖洗潰瘍面產(chǎn)生的污水一般由彎盤或污物桶接取,極易發(fā)生浸濕、污染患者床單或衣褲、地面等情況。本研究設計了一種糖尿病足患者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2017 2 1496776.2),經(jīng)臨床應用,效果較好?,F(xiàn)介紹如下。
支架1個(不銹鋼材質),其中面板長18 cm、寬20 cm,底座長25 cm、寬20 cm,調節(jié)支架長15 cm、寬20 cm,擱腳板長10 cm、寬20 cm,上表面附泡沫墊層,泡沫墊層長10 cm、寬20 cm、深5 cm。高度調節(jié)卡扣為2條平行齒狀(不銹鋼材質),鉸鏈2個(不銹鋼材質),連接卡槽1個(不銹鋼材質),固定帶4根(棉質),長15 cm、寬3 cm,每根上各附魔術貼1片,魔術貼長5 cm、寬3 cm;換藥盆1個(不銹鋼材質),其中盆體分上下層,每層直徑15 cm,層高20 cm,導水管1根(橡膠材質),長150 cm,直徑1 cm,污水收納桶1個(塑料材質),擱物臺1個(密度板材質),連接卡扣1個(不銹鋼材質),廢棄物收納桶1個(不銹鋼材質),漏水孔塞1個(橡膠材質)。
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主要由支架和換藥盆組成。支架包括面板、底座、擱腳板、調節(jié)支架、調節(jié)卡扣、連接卡槽、鉸鏈、固定帶。換藥盆包括盆體、連接卡扣、擱物臺、廢棄物收納桶、導水管、漏水孔、漏水孔塞和污水收納桶。其中面板與底座在后端通過鉸鏈連接,調節(jié)支架設置在面板下表面的中上部,調節(jié)卡扣為2條平行齒狀,設置在底座上表面,連接卡槽設置在底座的前端部。擱腳板用于放置患者腳踝部,上表面呈內凹弧面,深5 cm,上表面設置有泡沫墊層。擱腳板上表面兩側各設置有2根可調節(jié)腳部固定帶,一端固定在擱腳板上表面,另一端分別設置有能夠相互固定的魔術貼,調節(jié)固定帶固定患者腳踝部,調節(jié)支架和高度調節(jié)卡扣可以調節(jié)擱腳板與底座之間的角度呈15°、30°、45°、60°,使患者的腳部在換藥時處于合適的體位。換藥盆的盆體分上下層,側面設置有連接卡扣,連接卡扣能夠與支架的連接卡槽相配合,且可旋轉;盆體上層側壁設置擱物臺,可用于放置換藥盤或其他物品,擱物臺的一側設置有內陷的廢棄物收納桶,桶內可放置醫(yī)用垃圾袋,方便丟棄醫(yī)療廢棄物;盆體下層底部設置有漏水孔,連接導水管可將沖洗液導入污水收納桶內。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結構示意圖見圖1。
醫(yī)護人員先在擱腳板泡沫墊層墊一次性隔水無菌巾,將需要進行足部換藥的患者患側腳踝部放置于擱腳板上。通過調節(jié)支架和高度調節(jié)卡扣調節(jié)擱腳板與底座之間的角度,使患者的腳部在沖洗換藥時處于舒適的體位,并將患者腳部用固定帶固定在擱腳板上。使用漏水孔塞塞住漏水孔,對患者足部進行沖洗換藥。使用時可根據(jù)情況將上下層盆體通過側面的支架旋轉,將下層放置在足部下方用于接取沖洗換藥的污水。使用后將導水管一端插入漏水孔的下部,導水管的另一端放置污水收納桶,拔出漏水孔塞,將污水導出至污水收納桶內。沖洗換藥結束后,處理用物,對換藥裝置進行終末消毒。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使用圖見圖2。
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采用目的抽樣法選取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32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使用普通換藥裝置和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對患者進行換藥,比較兩種方法滿意度及平均換藥時長。采用自行設計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及醫(yī)護人員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滿意度調查設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共3個選項,滿意度=(滿意人數(shù)+較滿意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結果顯示:32例患者使用普通換藥裝置和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進行換藥時的滿意度分別為81.25%(滿意19例、較滿意7例、不滿意6例)和93.75%(滿意25例、較滿意5例、不滿意2例);32名醫(yī)護人員對普通換藥裝置和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的滿意度分別為84.38%(滿意19人、較滿意8人、不滿意5人)和96.88%(滿意27人、較滿意4人、不滿意1人)。使用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對患者進行換藥的平均時長為(9.98±1.36)min,使用普通換藥裝置進行換藥的平均時長為(13.46±2.23)min,經(jīng)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7.537,P<0.05)。
糖尿病足患者本身因疾病影響會產(chǎn)生不良情緒,擔心致死、致殘及截肢等,在沖洗換藥時又常因時間長、患肢抬高久引起疲乏以及沖洗液污染床單、衣褲等產(chǎn)生不滿情緒。普通換藥裝置是分體式,在換藥過程中需對各醫(yī)療及輔助用具進行一一拿取,患者需要不時變換姿勢配合,中間環(huán)節(jié)花費大量不必要的時間,而糖尿病足患者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對普通換藥裝置進行一體化改良,有效避免了普通換藥裝置的缺點,能有效抬高患者患足,使肢體處于舒適位,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6];沖洗換藥過程更簡便,并避免污染床單、患者衣褲、地面等,節(jié)省人力物力;支架的使用還可以促進血液回流,保證患者在舒適體位下進行有效的踝泵運動,提高康復效率。使用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后,醫(yī)護人員的平均換藥時長由原來的(13.46±2.23)min縮短至(9.98±1.36)min,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服務的改善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就醫(yī)滿意度;工作流程、裝置的改良提高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促進其滿意度的提升。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多功能足部換藥裝置后,患者的滿意度由原來的81.25%上升到93.75%,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由原來的84.38%上升到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