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妮
(甘肅省平涼市實驗小學 甘肅平涼 744000)
繪本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方式進行故事展示的圖畫書。繪本的繪畫與構圖具有藝術審美情趣和色彩鮮明的特點,能夠達到文字與圖片的完美結合。它賦予了故事更多的趣味性,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由自主地被故事中的內容所吸引。這對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來說,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以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1]
繪本大多都是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對故事進行有趣的講解。因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對繪本中的圖片進行觀察。這樣才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繪本閱讀的樂趣。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充分地感受到繪本的魅力。例如,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大衛(wèi)不可以》的繪本閱讀時,就可以給予學生閱讀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能夠根據畫面觀察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后續(xù)的情節(jié)進行猜測。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尋找一定的理論依據。如大衛(wèi)站在椅子上去伸手拿東西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繪本進行細致觀察,看大衛(wèi)拿東西時的動作是怎樣的,臉部表情是怎樣的?根據這些細致觀察,讓學生猜測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這樣的引導,不僅能夠讓學生逐步感受到繪本閱讀的樂趣,還能夠讓學生通過繪本閱讀學習獲得更多的閱讀知識。同時,教師的引導還能提升學生對繪本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
學生只有對繪本內容充分理解,才能充分地感受到繪本閱讀的樂趣,進而對繪本閱讀產生興趣。為了防止學生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僅僅被有趣的圖片所吸引,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時,就可以試著讓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總結。寫學習總結,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學生對繪本內容產生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見解。這樣,教師就可以逐步提升學生繪本閱讀的興趣,讓繪本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例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爺爺一定有辦法》的繪本閱讀時,除了要讓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畫面欣賞和閱讀以外,還要讓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和繪本內容進行充分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完以后,用自己的語言對繪本故事進行講述。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繪本精美傳神的圖畫和豐富的文字語言,讓學生能夠充分地感受到爺爺與約瑟之間濃濃的親情,進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和觀察能力。
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閱讀也是如此。良好的閱讀氛圍會影響到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繪本閱讀興趣,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繪本閱讀氛圍,以此來調動學生進行繪本閱讀的積極性。[3]例如,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我最喜歡的繪本故事”分享活動,讓學生在課下自行尋找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享活動,比一比看哪一個學生分享的繪本故事最受歡迎。通過分享閱讀內容,學生有了閱讀成就感,也激發(fā)了其他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些分享活動的開展,促使班級內每一個學生在課下都能夠積極地收集繪本故事,讓繪本閱讀融入到學生的課余生活中。這樣就能夠讓班級里的學生處于一個濃厚的繪本閱讀氛圍之中,促使學生在這種濃厚的繪本閱讀氛圍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閱讀積極性。
總而言之,繪本閱讀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繪本閱讀的有利條件,培養(yǎng)學生對繪本閱讀的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帶領學生走向更加美好的語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