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林峰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濱海小學 浙江嘉興 314300)
為了達到新課改的要求,許多教師積極地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了改革。但是,部分教師忽視了課下作業(yè)對學生的作用,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布置作業(yè)。這導致學生作業(yè)壓力過大,自學積極性不高。實踐性作業(yè)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首先,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布置了大量以摘抄、背誦和默寫為主的課下作業(yè),讓學生反復練習、記憶課上的知識。這導致了學生沒有時間接觸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不僅降低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主性,還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其次,傳統(tǒng)的語文作業(yè)具有固定化的缺點。這樣,學生無法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作業(yè)內容,而且背誦、摘抄都是機械的作業(yè)形式,不用進行思考。這不僅無法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在設計作業(yè)時,教師沒有投入太多精力。一般情況下,學生每天完成的作業(yè)形式都是一樣的。這就導致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得不到滿足;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倍感壓力,所有學生都無法從作業(yè)中獲得收獲。有些教師還喜歡根據課本內容設計作業(yè)。這種作業(yè),學生完全可以在課本中找到答案,而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無法發(fā)揮出作業(yè)對學生的價值。
在設計實踐類作業(yè)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將學生封閉在課本中,而要以課本為依據拓展作業(yè)內容,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因此,教師應當增加作業(yè)的開放性和操作性,引發(fā)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探究,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例如,在《走月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體驗類作業(yè),讓學生在吃完晚飯后與家長到公園或田野上走一走,體會作者與阿媽走月亮時的心情;體會作者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這樣,既能夠增強學生的生活觀察能力,又能為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又如,在《風箏》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親手做過風箏,也沒有放過風箏。因此,教師可以設計操作、體驗類的作業(yè),讓學生與學生,或學生與家長共同制作一個風箏。這樣,學生在制作風箏的過程中,就可以思考如何才能制作出一個好風箏;怎樣才能將風箏放得更高;風箏飛起來的形態(tài)是什么樣的。在這一系列的體驗中,學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的向往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之情。[1]在體驗類作業(yè)中,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究中來。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生活和世界的認識,促進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聯系,將語文作業(yè)延伸到學生生活中,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增強作業(y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地完成語文作業(yè)。因此,在設計實踐性作業(yè)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語文能力,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通過繪畫、表達、描述等方式使學生體會到語言的奇妙,引發(fā)學生的想象。[2]以《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為例,這是一篇古文。學生的語言積累還不夠豐富,語言理解能力也比較差,理解課文自然比較困難,很難完全記憶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只要增強作業(yè)的趣味性,才能調動起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主編排情景劇,將四個人分為一組,讓他們對課文進行翻譯和擴寫,共同體會課文中講述的道理,增強學生的語感。而且,情景劇也能加強學生在課下的溝通交流,加深學生對課上內容的印象,有利于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
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他們對作業(yè)的需求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教師如果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語文作業(yè),將無法滿足學生的作業(yè)需求,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設計層次化的作業(yè),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yè)內容,使全體學生都能在作業(yè)中獲得收獲。例如,在《觀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分層次布置作業(yè):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可以完成前四道題和第六題,選做第五題,與家長描述自己喜歡的景象。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他們可以只做第二、三、四、五題,選做第一、六題,并試著描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這樣能夠讓學生將課內外知識進行結合,為學生留出選擇的空間,既培養(yǎng)了學生多種語文能力,又滿足了不同學生對作業(yè)的不同需求。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實踐性作業(yè)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課上知識,同時也能拓展學習內容,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體驗類作業(yè),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設計趣味化作業(y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設計分層次作業(yè),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魅力,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