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國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及借鑒

    2020-01-05 06:59:41劉麗偉修鈺穎
    學前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關鍵詞:嬰幼兒家庭兒童

    劉麗偉 修鈺穎

    [摘 要] 美國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各類組織積極響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它包括中心式和家庭式兩大服務模式,家庭可以獲得政府財政和社會資金的支持,用于支付獲得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成本。美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具有因地制宜、公私結合、財政支持靈活多樣、服務對象覆蓋廣的特點。借鑒美國的經驗,我國在建設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時應注意建立健全政府在該領域的工作和管理機制,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規(guī)范標準,加強對家庭的支持、援助和指導,重視社區(qū)服務建設,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努力滿足不同家庭和人群的各類照護需求。

    [關鍵詞] 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美國

    嬰幼兒照護服務自20世紀70年代成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發(fā)達國家的社會熱點問題。美國政府采取了包括公共福利、政策支持等行動以應對生育率下降等社會問題。多年來,美國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發(fā)展較為充分。本文將從機構組織、服務模式和財政支持三個方面對美國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進行探索,總結其照護服務特點,以期為我國嬰幼兒照護服務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借鑒。

    一、美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fā)展歷程與組織機構

    美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起源于1893年紐約的慈善家們建立的一所日間幼兒看護機構(Model Day Nursery)。[1]嬰幼兒照護服務最開始的主要目標是低收入家庭的母親,主要通過給予物質支持,希望可以讓母親留在家中照護兒童,而非外出打工。隨著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嬰幼兒看護需求越來越大,涌現了面向各階層家庭的嬰幼兒照護服務。聯邦政府也開始參與其中,為各階層家庭提供支持。[2]現如今,美國已經發(fā)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有豐富的項目和支持供家長選擇。美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主要由政府主導,社會各類組織響應并成立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使得美國不同收入、不同階層的家庭均可根據各自的家庭情況與喜好選擇嬰幼兒照護服務。美國不同類型的服務采用不同的課程結構與實踐,共同目標是使嬰幼兒獲得更高質量的照護服務,減輕嬰幼兒家庭的照護負擔,幫助家長解決嬰幼兒托育問題。

    在中央,聯邦政府的兒童和家庭管理局(Administration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簡稱ACF)負責管理各類家庭事務,該機構下設的開端計劃辦公室(Office of Head Start,簡稱OHS)和兒童保育辦公室(Office of Child Care,簡稱OCC)主要負責嬰幼兒照護服務事務。兒童保育辦公室致力于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質高價優(yōu)的早期照護和放學后服務,開端計劃辦公室通過早期開端計劃統(tǒng)籌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相關工作。兩者均為全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制定相關政策。在地方,各州根據聯邦政府出臺的法律法規(guī)承擔監(jiān)管責任,對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進行認證、注冊和評估。此外,勞工部、教育部等不同聯邦政府機構從工資、教師認證等方面進行支持。

    美國的兒童組織較多,在促進本國嬰幼兒照護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如全國幼兒教育協(xié)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簡稱NAEYC)基于嬰幼兒發(fā)展的系列研究來開展關于嬰幼兒照護的組織活動,直接與相關政策制定者進行合作,并通過技術援助對其早期教育合作伙伴進行支持。同時,全國幼兒教育協(xié)會和全國兒童保育資源和推薦機構協(xié)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ld Care Resource and Referral Association,簡稱NACCRRA)在全美建立了最廣泛的認證體系,用于評估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與設施,從而促進了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高質量發(fā)展。[3]

    二、美國嬰幼兒照護服務模式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嬰幼兒早期照護服務在美國不斷發(fā)展壯大,現已形成中心式(center-based)和家庭式(home-based)兩大類服務模式。包括聯邦和州政府在內的各類政府機構、社會組織、企業(yè)及私人以兩大服務模式為本,開設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項目,在全美范圍內為來自不同社會階級、種族、文化背景的人群提供服務。

    (一)中心式照護服務

    中心式照護服務(Center-based Child Care)是指嬰幼兒到非家庭環(huán)境的專業(yè)機構和設施中接受照護服務。中心式照護服務多位于商業(yè)區(qū),規(guī)模較大,主要根據年齡段將嬰幼兒分組或分班進行照護,通常由一名園長和多名專職教師組成服務團隊。多數3歲幼兒使用該服務,占比達45%,而在嬰兒(1歲)和學步兒(2歲)中僅占22%。[4]中心式照護服務種類較多,包括由政府、社區(qū)、公立學校和教堂等運行的公立/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Nonprofit),例如早期開端計劃中的中心式照護服務,以及一些私人或企業(yè)開辦的私立/營利性照護服務(For-profit)。

    1. 公立/非營利性照護服務。

    (1)政府資助的幼兒班項目。

    該項目主要為3歲幼兒提供照護服務,部分州(如內布拉斯加州)為0~3歲嬰幼兒提供照護服務。該項目通過增加照護服務時間或天數作為“早期開端計劃”的補充。內布拉斯加州是全美唯一為嬰幼兒提供該照護服務以及有政府資助,并優(yōu)先向未成年父母的孩子、低體重兒和母語非英語的嬰幼兒提供服務的州。

    (2)特殊兒童服務項目。

    該項目來源于《殘疾人教育法案》C部分(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Part C),旨在為特殊兒童家庭提供服務。根據美國教育部統(tǒng)計,約有20萬兒童參加該項目,其中1.8%為0~3歲的嬰幼兒。[5]這些嬰幼兒的父母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中心式的或家庭式的照護服務。該項目還提供專家咨詢和早期干預服務。《殘疾人教育法案》C部分同時還向美國各州提供資金用于支持其早期干預系統(tǒng)建設,使相關健康和照護機構為嬰幼兒提供定期篩查、診斷和治療服務。為獲取該項資金,各州必須實施兒童發(fā)現計劃(Child Find Program),為所有3歲以下發(fā)育遲緩或有發(fā)育遲緩高風險的嬰幼兒服務,照護服務機構也需要制定個性化家庭服務計劃以確保嬰幼兒的需求和發(fā)展得到滿足。[6]在該法案外,各州也可利用醫(yī)療補助項目來進行資金補充。

    (3)教養(yǎng)項目。

    教養(yǎng)項目(Educare項目)融合“開端計劃”、國家和地方資金的項目為1歲以下嬰兒提供中心式的照護服務。這些項目具有高強度、高質量的特征,提供全天全年的服務,該項目運行的彈性學習網絡(Bounce Learning Network)在美國6個城市開展活動,為當地居民提供照護服務。[7]

    2. 私立/營利性照護服務。

    私立/營利性照護服務一般有兩種經營形式。一種是私人項目,包括許多私立學校(private nursery schools)、教會相關保育項目、私人或集體所有項目、大學內的實驗項目以及蒙臺梭利學校等專門項目。[8]另一種是由特定照護服務公司在全國或地區(qū)開設的連鎖性項目,如肯德凱爾教育公司,作為美國第一大專門從事兒童照護工作的營利性公司,為包含嬰幼兒在內的161000多名兒童提供照護服務,[9]該公司分別開設嬰兒和學步兒的日間照護與早期教育項目,從語言發(fā)展、認知發(fā)展、社會情感發(fā)展、身體發(fā)展、執(zhí)行功能和創(chuàng)新表達6個維度設計課程,幫助0~3歲嬰幼兒成長;光明地平線家庭咨詢公司是美國第三大專門從事兒童照護工作的營利性公司,在全美有超過10000個照護服務中心,其中有為嬰兒和學步兒分別設立的照護項目。[10]

    (二)家庭式照護服務

    家庭式照護服務(Home-based Child Care)主要指嬰幼兒在私人住宅內(即看護者家中或嬰幼兒家中)接受專業(yè)或專業(yè)人員的照護服務。家庭式照護服務分為三類,分別為家庭兒童保育服務,家人、朋友和鄰居照護服務以及父母照護。

    1. 家庭兒童保育服務。

    家庭兒童保育服務(Family Child Care,簡稱FCC)指一到兩位照護服務提供者在私人住宅或本人家庭中為除自己的孩子以外的少量嬰幼兒提供照護服務。家庭兒童保育服務的家庭氛圍濃厚,嬰幼兒數量少,價格相對便宜;照護者為嬰幼兒提供持續(xù)且靈活的照顧,包括周末和夜間照護,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可將子女送到該處共同接受照顧。采用該服務的幼兒中,1~2歲幼兒占17%,3歲幼兒占14%。[11]通常情況下,家庭兒童保育服務相較中心式照護服務收費偏低。

    管理上,各州通過活動空間大小、人數比率、職前培訓要求、犯罪背景調查和免疫要求來管理家庭兒童保育服務,其中包括許可制和注冊制兩種類型。[12]許可制提出了服務提供者要遵循一系列的基礎健康安全要求,限制家中的嬰幼兒數量,并安排工作人員定期對服務提供者進行探訪以確保他們遵循要求。許可制的制定和實施根據各州規(guī)定產生變化。注冊制則要求和鼓勵服務提供者自行向州政府證明自己的身份和能力,服務提供者也會較少接受檢查。

    在工作時間上,家庭兒童保育服務既在標準工作時間內提供照料服務,也可以在夜間或周末等非標準工作時間提供服務。團體式家庭兒童保育服務有時可以為多達12個嬰幼兒提供私人家庭照護服務,但需要多雇傭一位成人來協(xié)助嬰幼兒照護工作。家長可與照護者通過協(xié)商來確定具體的照護時長與天數,通常情況下可以滿足需要全年工作的全職父母的要求。個別州還規(guī)定了家庭兒童保育服務最多可照料的嬰幼兒數。

    2. 家人、朋友和鄰居照護服務。

    家人、朋友和鄰居保育服務(Family, friend, and neighbor care,簡稱FNN)指嬰幼兒在本人或照護者家中,由親屬、朋友、鄰居或保姆進行照護。家人、朋友和鄰居保育服務具有高度的靈活性,但通常不受許可制和各州法律法規(guī)的限制(當嬰幼兒接受政府資助時則受限),難以接受監(jiān)管,因而質量水平不穩(wěn)定。該類型服務主要分為保姆服務和親屬照護兩種模式。

    保姆服務(Nanny/Baby-sitter)是指與嬰幼兒無血緣關系的專業(yè)照護者到嬰幼兒家中提供照護服務。該服務在1~2歲幼兒中占17%,在3歲幼兒中占14%。[13]保姆服務通常被歸類到家庭服務中,美國紅十字會等機構負責保姆的培訓工作。保姆服務作為一種非正式的家庭服務,保姆資質難以得到保證。聯邦政府并未對保姆培訓與資質要求進行嚴格規(guī)定,部分州政府僅對家長如何選擇高質量的保姆服務提出指導和建議。如弗吉尼亞州向家長提供挑選保姆的指南,該指南由社會工作專業(yè)人員與社區(qū)成員共同制定,規(guī)定了保姆的最低可接受標準。[14]其主要內容有:保姆年齡大于13歲,心智成熟;保姆具有良好的判斷力、決策能力以及照護能力,態(tài)度積極、負責任,無影響工作的情緒、醫(yī)學和行為問題;保姆與嬰幼兒監(jiān)護人有良好溝通,懂得何時及如何獲得幫助,能在緊急情況下制定安全計劃;服務環(huán)境安全舒適。

    親屬照護(Relative Care/Kinship Care)是指嬰幼兒在自己家中或親屬家中接受親屬對孩子的照護。在美國,27%的嬰兒和學步兒以及17%的3歲幼兒接受親屬照護。[15]在美國,親屬的定義不局限于與嬰幼兒有血緣關系的親屬,還包括神父、父母的好友以及和嬰幼兒有很強情感聯系的人。[16]對于親屬照護,政府有相關資質認證政策,同時提供一定的支持和監(jiān)察,確保已接受認證的親屬照護的質量與穩(wěn)定性。但資質認證僅在嬰幼兒獲取政府財政援助時成為必要條件,其他情況下可不進行資質認證。目前,親屬照護中的隔代撫養(yǎng)已成為美國最常見的照護方式。由于中心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時間固定、價格昂貴,而且無法滿足工作時間不規(guī)律或需要兼職輪崗的家長的需求,此外,病兒無法參加嬰幼兒照護服務,因此,隔代撫養(yǎng)成為許多家庭的育兒選擇。隔代撫養(yǎng)因其靈活性、低開銷以及祖父母與孫輩的牢固紐帶關系而被人們認可、接受。根據美國全國兒童保育資源和推薦機構協(xié)會2008年的調查,當祖父母住在嬰幼兒家庭附近時,有超過一半的祖父母提供超過每周12小時的照護服務。[17]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親屬照護服務可以享受聯邦兒童福利政策的財政支持,《收養(yǎng)和安全家庭法》(Adoption and Safe Families Act,簡稱ASFA)是聯邦政府兒童福利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該項目的資金一部分被用于兒童福利服務、研究和培訓,另一部分被用于支付符合條件的寄養(yǎng)兒童、收養(yǎng)兒童以及親屬監(jiān)護兒童的服務費用。[18]

    3. 父母照護。

    父母照護(Parent Care)即嬰幼兒的父母直接對嬰幼兒進行照護,通常情況下由母親承擔更多的照護任務。在父母照護的嬰幼兒中,1~2歲幼兒占比27%,3歲幼兒占比18%。[19]

    父母照護還包括部分照料服務提供者到嬰幼兒家庭中進行相關指導或輔助服務,這種服務被稱為家庭訪問項目(Home Visiting)或居家照護(In-home Care)。孕產婦與嬰幼兒家訪項目(Maternal, 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Home Visiting,簡稱MIECHV)涵蓋了美國大部分的家庭訪問項目,它由衛(wèi)生資源服務管理局(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簡稱HRSA)與兒童家庭管理局聯合承辦,為0~3歲兒童的家庭提供服務。2019年,該項目在美國50個州及特區(qū)開展活動,并為79000個家庭的154000名家長與兒童提供100多萬次的家訪服務。[20]美國較大的家庭訪問項目有美國健康家庭項目、護士家庭伙伴關系項目、家長即教師項目、親子之家項目等。此外還有家庭精神項目、青春期母親早期干預計劃、兒童第一項目等針對特殊群體的家庭訪問項目。

    美國健康家庭項目(Healthy Families America,簡稱HFA)在全美430個社區(qū)中開展,目的在于幫助家長積極育兒,以及預防5歲以下兒童在高風險家庭中遭受暴力。[21]該項目使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來系統(tǒng)識別最需要服務的家庭,并需要家庭自愿參與。在服務內容方面,美國健康家庭項目滿足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的需求,全面支持父母教育、親子互動和兒童成長,幫助家庭與醫(yī)療服務提供者聯系并提供必要經濟援助。在服務量方面,家庭訪問者為參與的家庭提供3~5年的長期服務,根據家庭需求和實際情況,由最初一周一次的家庭訪問逐漸減少到每季度一次;每位家庭訪問者負責10~15個家庭的活動。在服務資質方面,家庭訪問者需要接受文化能力、防兒童虐待、防家庭暴力與評估等相關培訓,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并且是準專業(yè)人士和有該專業(yè)學士學位的人員。[22]

    護士家庭伙伴關系項目(Nurse-Family Partnership,簡稱NFP)覆蓋全美250個社區(qū),旨在幫助剛有小孩的低收入家庭提高生育健康水平和家庭經濟狀況,主要工作人員為公共健康護士。[23]在服務內容方面,護士們關注個人健康、環(huán)境健康、朋友和家庭、產婦角色、保健服務以及孕期發(fā)展(包括未來懷孕、教育和就業(yè)的規(guī)劃)這6大領域。懷孕期重點是胎兒成長、孕婦身體與情感變化以及分娩等問題,嬰兒出生后的重點是嬰兒成長發(fā)育、教育游戲、親子交流以及產婦規(guī)劃。在服務量方面,公共健康護士的家庭訪問從產婦懷孕29周持續(xù)到子女兩歲,從一周一次逐漸過渡到一月一次;每位公共健康護士負責25個家庭的活動。[24]

    家長即教師項目(Parents as Teachers,簡稱PAT)是全美最大的家庭訪問項目,在全美有3000個站點,其目標在于為父母提供嬰幼兒發(fā)展知識和育兒支持,幫助發(fā)現嬰幼兒發(fā)育遲緩和健康問題,防止虐待嬰幼兒,提高兒童入學水平,為兒童奠定成功的堅實基礎。工作人員主要為家長教師。在服務對象上,家長即教師項目通常向0~3歲嬰幼兒提供服務,主要針對有風險的兒童。在服務內容上,該項目提供一對一家訪、月度小組培訓會、發(fā)展性篩查以及家庭資源共享服務。在家訪中,家長教師利用結構化指導方案和指導性工具幫助家長開展各項活動。在服務量上,各站點每年需提供至少12小時的家訪服務,并保證服務時長至少為兩年。[25]

    親子之家項目(Parent-child Home,簡稱PCH)是源于美國的一個全球服務項目,在全世界共有137個服務站點,在美國本土向2~4歲幼兒提供每周2次的家訪服務。其服務對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包括低學歷父母、青少年父母、無家可歸的父母以及非英語母語的父母的家庭,服務內容主要是強調提高嬰幼兒語言和讀寫能力,并通過培養(yǎng)父母的能力來幫助幼兒。

    經過長期發(fā)展,美國聯邦及各州政府認識到嬰幼兒照護服務中的成本問題,并致力于通過財政支持等方式以緩解家庭負擔,現已形成聯邦/州政府兒童保育金和兒童保育稅收抵免兩者相結合的財政支持體系。聯邦政府設立的家長支持項目也能夠獲得項目支持資金,用以維持項目運營、提高服務質量。孕產婦與嬰幼兒家訪項目中,聯邦政府為各州、地區(qū)以及部落提供資金。此外,聯邦政府為社區(qū)兒童虐待預防項目(Community Based Child Abuse Prevention,簡稱CBCAP)設立補助金方案,用于家庭訪問、家長教育等活動。[26]

    三、美國嬰幼兒照護財政支持

    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成本問題始終是困擾美國家長以及服務提供者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嬰幼兒照顧服務模式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目前的嬰幼兒照護項目中,該成本主要是由政府財政和社會資金承擔。

    (一)聯邦/州政府財政支持

    聯邦政府每年通過財政預算向各州撥款,用于支持不同類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項目以及參與項目的嬰幼兒家庭。各州通過為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制定最低衛(wèi)生健康標準以獲得此類資金的支持。這些財政支持分別流向嬰幼兒的家庭以及特定的照護服務項目。

    嬰幼兒家庭主要通過三種形式接受政府的幫助和支持,它們分別是現金援助(cash assistance)、稅收抵免(tax credits)和保育補貼(childcare subsidies/funding)。這些財政支持方式使得嬰幼兒家庭能夠支付項目費用,減少家庭的經濟負擔。

    現金援助是聯邦政府通過設立現金援助項目,向貧困低收入或無收入家庭直接發(fā)放現金補助。美國最重要的兩個現金援助項目是貧困家庭臨時援助(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簡稱TANF)和社會安全生活補助金(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簡稱SSI)。貧困家庭臨時援助項目為滿足條件的貧困家庭提供一系列服務,包括現金援助、家長就業(yè)培訓以及保育補貼。該項目在美國全國范圍內惠及約25%的貧困家庭,一個三口之家的月補助金平均為432美元。[27]社會安全生活補助金主要面向兒童失明或嚴重殘疾,或成人看護者失明、年長或殘疾的中低收入家庭。在2017財年,美國聯邦政府為參與該項目的個人提供每月735美元的補助金。[28]

    稅收抵免指聯邦或州政府根據規(guī)定將一定比例的特殊支出從該家庭的應納稅額中扣除,從而減輕家庭的稅負。稅收抵免的不可退還性導致其主要服務對象為中等收入家庭。稅收抵免主要有所得稅抵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簡稱EITC)和兒童稅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簡稱CTC)兩種途徑。所得稅抵免針對的是符合收入條件的工作父母,其目的是激勵工作并抵消稅收負擔。在2015財年,有子女的家庭平均可獲得3186美元的所得稅抵免。[29]兒童稅收抵免為兒童成長而設立,為兒童家庭提供最高1000美元的信貸支持。在2016財年,共有650萬個家庭獲得了總計36.5億美元的兒童保育稅收抵免。[30]

    保育補貼由聯邦政府向各州提供大量資金以資助低收入工薪家庭用以兒童的保育工作。其基本目標是使低收入父母可以支付得起照護服務費用,增加接受照護的兒童人數,同時幫助低收入父母參加勞動、接受工作培訓和教育,緩解其家庭經濟窘迫狀況。聯邦政府通過美國衛(wèi)生與公眾服務部的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基金(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Fund,簡稱CCDF)提供財政支持,該項目主要提供優(yōu)惠券和補貼,幫助符合資格的低收入工薪家庭獲得兒童保育,進而使此類家庭的父母能夠工作或參加培訓教育。從2017年起,該項目額外提出3%的資金專門用于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質量改進工作。[31]除此之外,貧困家庭臨時援助和社會服務區(qū)捐贈(Social Services Block Grant,簡稱SSBG)也直接向家庭提供保育補貼。2016年,聯邦和州政府在兒童保育金上提供共計139億美元的補助,82萬多個家庭和137萬多名兒童通過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基金獲得了直接的兒童保育補貼,其中13%的家庭獲得了貧困家庭臨時援助保育補貼。[32]

    除以上三種形式外,美國國會在2018年通過了勞動家庭兒童保育法(Child Care for Working Families Act),該法提出確保低收入家庭在兒童保育上的支出不超過其收入的7%,加大了對家庭獲得照護服務的支持力度。[33]

    在為嬰幼兒家庭提供財政支持的同時,聯邦政府也為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提供財政支持,除了上文所提及的聯邦政府支持,部分州政府也在創(chuàng)造機會為有需要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提供經濟幫助。如堪薩斯州利用兒童倡議基金與兒童保育和發(fā)展贈款預留金設立了一項專門基金,專門向0~4歲嬰幼兒及孕婦提供幫助。此外,堪薩斯州還設立了堪薩斯州早期兒童基金(Kansas Early Childhood Block Grant,簡稱ECBG),規(guī)定至少30%的資金分配到0~3歲高風險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中。[34]2018年,哥倫比亞特區(qū)通過一項法案,擴大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補貼以加強工作人員培訓和家訪等活動。該法案在2019財年預算中獲得了部分資金,承諾投入130萬美元用于關鍵組成部分的啟動。[35]

    (二)社會資金支持

    社會資金支持分布更為廣泛和零散,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照護服務機構自身等均有提供。這類資金可能使那些無法獲得聯邦政府財政支持的家庭和項目受益。

    嬰幼兒家長所在企業(yè)的雇主會為他們在育兒方面提供一定的經濟幫助,主要有四個途徑。一是將員工薪水的一部分用作兒童保育???,這類收入免除于被征稅的范圍,但僅可用于支付嬰幼兒照護服務的費用。如美國銀行根據嬰幼兒的年齡和所使用的照護服務類型,為符合兒童保育附加計劃(Child Care Plus program)資格的員工報銷最高240美元/月的費用。[36]二是雇主通過和當地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合作,向員工提供該服務的折扣,從而減輕嬰幼兒照護服務費用的負擔。三是資金雄厚實力較強的企業(yè)在公司內部設立獨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免費向員工的嬰幼兒開放。四是后備照護服務補貼,當嬰幼兒家庭或常規(guī)參加的照護服務發(fā)生緊急情況或意外時,企業(yè)允許員工將嬰幼兒送至指定的照護服務機構并支付其費用。如星巴克為所有員工提供最多10天的后備照護服務,塔吉特的所有員工都可獲得長達20天的后備照護服務。[37]

    企業(yè)在為雇員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的同時,也與當地政府、社區(qū)合作,直接為相關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提供資金支持,用以提高其服務人員的照護能力和水平。如新澤西州蒙茅斯縣的兒童保育資源部與小企業(yè)展開合作,在部分照護服務不足的社區(qū)啟動商業(yè)培訓計劃,為家庭式照護服務提供者頒發(fā)企業(yè)家證書并給予他們價值500美元的專業(yè)責任保險。[38]

    除企業(yè)外,教育行業(yè)單位也會為員工提供有關的照護服務幫助。高中教職工可根據當地政策申請?zhí)囟ǖ膬和S2糠执髮W教職工可將嬰幼兒子女送入本校內部設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并獲得折扣。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也會為特定的嬰幼兒家庭提供折扣,這類家庭包括有兄弟姐妹的嬰幼兒家庭、軍人家庭。

    四、美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特點

    (一)服務體系因地制宜

    美國作為聯邦制國家,州政府也具有很高的職能權力。因此,在全國性政策的指導下,美國各州同時也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更具有針對性的制度和策略。這就使得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在能夠獲得國家政策支持和強制要求的同時,也可以結合各州情況保持靈活性和適宜性。然而,這種服務體系既有優(yōu)勢,同時也具有一定缺點。盡管美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種類豐富、方式多樣,但有些并未被納入美國的綜合性服務體系框架內,導致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間、政府內部各機構間難以形成系統(tǒng)的、機構化的合作。各類政策和標準產生沖突,機構分立,服務項目之間內容時而重合、時而斷層。這些問題使得許多項目工作效率低下,易產生“扯皮”問題,不利于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公私制度相互結合

    在美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中,家庭式幾乎都為私有制,中心式中約有一半為私有制。政府和社會公共資金支持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通常向弱勢家庭的嬰幼兒提供服務,其重點在家庭支持,增強這些家庭父母的就業(yè)能力,提高其收入。而私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向各類家庭提供服務,其重點在于嬰幼兒自身發(fā)展,中高收入家庭較多使用此類服務。地方政府與包括早期教育協(xié)會、企業(yè)、教會等機構密切合作,多數政策的具體實施在社區(qū)范圍內進行。

    [25]ACF. Parents as teachers[EB/OL]. (2014-02-12)[2020-04-19]. https://homvee.acf.hhs.gov/effectiveness/Parents%20as%20Teachers%20%28PAT%29?/In%20Brief.

    [26]SZEKELY A, COLE P, ULLRICH R, et al. Parent support services and resources: critical supports for infants, toddlers, and families[R]. Washington, D.C.: Zero To Three,2017:2.

    [27][28][29]ULLRICH R, COLE P, GERBHARD B, et al. Cash assistance and tax credits: critical supports for infants, toddlers, and families[R]. Washington, D.C.: Zero To Three,2017:2-3.

    [30][31]REGIONTRACK. Child care in state economies: 2019 Update[R]. Arlington: CED,2019:28-31.

    [32]Zero to Three. Whats in the budget for babies?[EB/OL].(2013-02-12)[2020-04-27 https://www.zerotothree.org/resources/1526-what-s-in-the-budget-for-babies.

    [33][36]SENATE U S, ?HOUSE U S. Child care for working families act[Z]. Washington, D.C.: U. S. Congress,2019:1.

    [34]RAPPAPORT D M, COLVARD J, DEAN A, et al. Innovation in infant and toddler state policies[R]. Washington, D.C.: Zero To Three,2015:13.

    [35]WALLACE M. DCFPI celebrates the adoption of “birth to three for all DC”[EB/OL]. (2014-02-15)[2020-04-27]. https://www.dcfpi.org/all/dcfpi-celebrates-the-adoption-of-birth-to-three-for-all-dc/.

    [37][38]HAYNIE K, TERCHA J, STEWART J, et al. The US and the high price of child care: an examination of a broken system[R]. Arlington: Child Care Aware of America,2019:39-41.

    The Child Care and Support System for 0~3 Years Old

    in the United States

    Liwei Liu, Yuying Xiu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has formed a variety of childcare service institutions l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actively responded by diverse social organization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support model, center-based and home-based. Parents can get financial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and social funds to pay for such service. This service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combining public and private regulations, flexible and diverse financial support, and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service object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could learn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government work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s, perfect various legal systems and standards, strengthen family assistance and guidanc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community, encourage social forces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e service coverage of all types of families.

    Key words: children aged 0~3, child care service, the United States

    猜你喜歡
    嬰幼兒家庭兒童
    護理嬰幼兒五不宜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圖解嬰幼兒窒息緊急處理
    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 08:17:06
    戀練有詞
    逆境商 從嬰幼兒開始培養(yǎng)
    媽媽寶寶(2017年4期)2017-02-25 07:00:48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隔姜灸治療嬰幼兒嘔吐60例
    无锡市| 荃湾区| 凤翔县| 济源市| 台安县| 高密市| 天柱县| 诸城市| 黔南| 黄陵县| 会昌县| 兴隆县| 河北省| 伊金霍洛旗| 尼勒克县| 庆城县| 册亨县| 遵义县| 都江堰市| 惠水县| 嘉鱼县| 凤阳县| 黔西| 浦城县| 三亚市| 乐平市| 庆安县| 广宗县| 黔西县| 蛟河市| 金乡县| 修文县| 阳山县| 玉溪市| 当阳市| 贵南县| 云梦县| 沐川县| 苍溪县| 勃利县|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