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摘 要:當前基礎教育改革正在深入推進,情感教育被提升到重要地位,情感教學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以識字、記憶為主的枯燥學習模式,將更多的人情味帶入到課堂上,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诖?,本文從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擴展學生視野、輔以實踐教學三方面提出了提高情感教學的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學 教學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38
小學生的情感容易受到調(diào)動,教師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學會比其他年齡段的學生有更顯著的效果。因此,在當前小學教育中,情感教育需要得到教師的重視,提高學生的情商,進一步促進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一、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作用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感教學相比于傳統(tǒng)的識記教學,更富形象性和沉浸感,學生能夠被課文中豐富的感情所吸引,使其思維得到提升,心靈得到滋潤,也容易培養(yǎng)學生與作者的共情能力。
教師容易調(diào)動小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產(chǎn)生對某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活躍了課堂氛圍,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原本沉默、被動的課堂變成富有人情味的課堂,提高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其能夠更好地接受語文知識,從而提升能力,進而進入到一個以興趣促進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中。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傳統(tǒng)的識記教育只是讓學生增加了知識,并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情感教學首先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提高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感知能力、質(zhì)疑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教師通過對學生情感的引導,使其能夠?qū)κ挛锉3忠欢ǖ暮闷嫘?,并能夠與他人一起討論,在不同的思維碰撞中,對于事情的好壞善惡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從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逐漸形成正確的“三觀”。
二、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策略
1.創(chuàng)新授課形式
目前,教師在進行情感教學時多采用煽情的語言和音樂調(diào)動學生情緒,但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內(nèi)容卻寥寥無幾,所以單純地調(diào)動情緒是沒有意義的,應該在此基礎上積極展開多種教學形式,將具體的情感教學任務融入豐富的形式中去,讓學生快速進入狀態(tài)。
如在學習《望天門山》一課時,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法,播放天門山的視頻,讓學生感悟作者在觀望天門山時豪邁的心情,從而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內(nèi)容。
此外,還可以通過情景劇來進行情感教學,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一文時,讓有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扮演雨來、爸爸、媽媽、李大叔等角色,在排練中不斷了解抗戰(zhàn)時期的背景,揣摩主人公雨來的心理活動,通過實情實景去理解雨來英雄無畏的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2.開闊學生的視野
成功的情感教學是要建立在大量的文學知識和生活實踐上的。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每日閱讀任務,讓學生寫讀書筆記,將看到的好詞、好句、好段記錄下來,并寫出自己的感想。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每天放學后有感情地閱讀一本課外書中的片段,讓家長將孩子朗誦的視頻拍攝下來發(fā)到微信群里。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輪流分享,內(nèi)容可以是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也可以是最喜歡的一篇文章、一首詩或者一個文學人物。為了完成展示,學生會仔細閱讀,認真揣摩,從而完成知識的積累。
3.以實踐來輔助教學
正如前文所說,情感教學還要建立在生活實踐上,在實踐中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將理論轉(zhuǎn)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文都是作者在大量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來的,蘊含著對于生活的思考。學生由于年齡小、經(jīng)歷少等原因,很多時候不能與作者產(chǎn)生共情,所以在學習課文時,讓學生親自去體驗,會比閱讀、記憶效果好。
如在學習寓言故事《烏鴉喝水》時,教師可以提供水、石子和瓶子,讓學生親自去實驗,感悟其中的道理。但是有很多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對于場地有很高的要求,教師可能無法親自帶同學去體驗,這時就可以讓學生使用聯(lián)想法。如在學習《拉薩故事》一文時,可以讓去過拉薩的同學分享自己的旅游心得,讓其他學生通過這位同學的口述,對拉薩有更形象、更立體、更深入的認識。
4.緊密結合教學素材
當前,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國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創(chuàng)新。對教學素材也進行了較大程度的調(diào)整?,F(xiàn)階段,我國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其內(nèi)容與學生的發(fā)展之間具有較強的貼合性,也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不急于拓展教學內(nèi)容,而是以教材為基礎,充分挖掘其中具有情感教育價值的素材,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形成有效的引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帶給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講解《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一項任務,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收集一些與邱少云相關的信息,了解當時的歷史,奠定學生的情感基礎。在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認識,讓學生在真情實感中,立體化地認識邱少云這一人物,并能夠形成較強的情感體驗。除此之外,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剡M行拓展,組織學生以“我眼中的英雄”為主題,撰寫一篇文章,形成情感升華。
總之,教師只有在課堂上創(chuàng)新教授模式,拓展相關的文學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實情實景中感受情感的魅力,才能真正提高語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陳紫妍《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策略研究》,揚州大學2016年碩士學位論文。
[2] 凌云《小學語文中的情感教學策略探究》,《課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