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旺卓瑪
摘要:提升小學時段家長和班主任配合交流的靈驗性,能對小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的良好進展產生有利影響。面對當今小學生的教育問題,要想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取得明顯增加,沒有家長的指導和培養(yǎng),只是倚賴課上指導是完全不夠的,唯有增強家校之間的互相交流,開展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聯(lián)合教育,才能夠為學生造就一個團結融洽的成長氛圍,班主任才能夠充分的施展其約束力和使教學過程更加完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家長;溝通;問題及策略
引言:
伴隨著新課改的推動,小學教育則更加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然而這僅僅依靠老師的力量,還不能完全促成,必須跟學生家長聯(lián)合并且全程參加。此外,由于小學生學習階段不論是在心境發(fā)展方面、生理發(fā)展方面還是對社會的認識方面都在起點時段,及易被外人和外界因素感染。而學校與家長所占比例最大。最為孩子教育主人翁的家長和班主任,這兩者應及時信息互通,共同搭建高效、合理的溝通平臺,增加家長和班主任的聯(lián)系的有效性,將會對處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對現(xiàn)實社會認知管理有一個優(yōu)良的根基,對提高學生的教育學習有益。
一、現(xiàn)存問題分析
(一)溝通內容以及角度的片面性
在溝通內容方面,班主任與家長交流缺乏全面性的同時也不夠豐富,通常來說,班主任在與家長聯(lián)系時更多交流是關于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考試分數(shù)、名次等,更加主要的孩子在校的學習成績。這就更加反映出家長和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關心不足。而且在溝通角度上,家長和班主任對學生的問題情況出于保護心理,都會避重逐輕。在綜合理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下,對學生客觀存在問題忽略或淺談。尤其是家長,因為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因而懷疑老師對學生的教育,然而這種情況對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會產生不利影響。
(二)溝通方式存在單一性
在當前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情況下,人們溝通交流方式也在不斷的增加,由此,在溝通交流方式上,減少了電話溝通,減少了面對面溝通,更多的選擇了利用軟件的方式,在這少之又少的直接性溝通中,也大多數(shù)在學生出錯或者意外情況發(fā)生下?;驹陂_展家長會時,雙方才會有面對面溝通的機會。而現(xiàn)今,在溝通中,多是班主任主動說明情況,家長被動接收訊息,這就更使溝通局勢呈現(xiàn)單一。
(三)溝通呈現(xiàn)效率低、頻率低、時間短的問題
班主任與家長在溝通時,由于溝通頻率較低,再因為家長普遍工作較忙,溝通時間也大為縮短,導致溝通交流時只是草草了事,即使有雙方達成共識的地方問題,也沒有良好的解決方案,并沒有在問題的解決上給予學生一個很好的幫助。
二、溝通優(yōu)化策略
(一)注重學生的總體發(fā)展,使溝通全面發(fā)展
在溝通中不能只僅僅局限于學習和成績,還要多注重學生的品德、思想、身心健康和愛好等方面,使溝通內容多方面發(fā)展,一方面體現(xiàn)班主任兢兢業(yè)業(yè),素養(yǎng)能力強,另一方面,多方面的信息匯總,對了解學生的成長和心理了解更加全面,對于學生的成長能營造一個更好的氛圍,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二)雙方共同努力,提高溝通品質
由于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時存在單一性的問題,也伴隨著效率低問題的出現(xiàn),班主任則應該反思自身問題,看準備工作是否全面,提高溝通效率。例如:應當多報名溝通交流類的相關課程,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向他人學習,借鑒好的溝通方式。家長作為孩子的榜樣,要積極響應班主任的任務,養(yǎng)成良好與班主任的溝通習慣,盡量主動增加與班主任溝通的次數(shù),積極解決問題[1]。
(三)拓展溝通交流方式
在小學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方式上,可以利用更多的交流方式,保證溝通的有效性[2]。例如,為了豐富雙方的書面交流方式可以選用學生成長檔案或者成長日記的辦法;為了增加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可以進行少量的家訪,多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從而更能設身處地,理解學生,了解學生心理情況,或者變更家長會方式,采取小型家長會更方便家長會的開展;為了方便交流,班主任也可以以表揚的方式向家長撥打電話或者發(fā)送短信向家長溝通學生的綜合情況,增加交流機會。
(四)提升溝通能力,增加溝通技巧
想要最終溝通成果達到預計成績,則要求班主任要擅長溝通,增加溝通技巧,提升溝通能力。在于家長溝通時,最好語言簡潔明了,同時也不能過于直接,要設身于家長立場理解家長的心態(tài)、境遇,班主任應主動與家長溝通。例如,班主任在請家長來面對面交流時,應當把自己與家長放到同等地位,不要以訓斥的角色對待家長,可以為家長遞過一杯熱水來緩和緊張的氣氛,家長在感受被尊重的同時,也在一定情況下減少了家長的反感。此外,在溝通時要找到恰當?shù)膯栴}矛盾,用心聆聽對方的意見,在知曉對方的心意后,找到合適的方式,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班主任應當學會利用各個方式,從多個渠道知曉學生實際家庭狀況、了解家長的脾氣特點,從此與家長溝通才會有更加充裕的心理準備,使溝通能夠更加順暢。
三、結束語
要想鼓動小學生順利的成長,完全單方面依賴班主任的督促是遠遠不足的。班主任在對學生實行約束的同時,家長的輔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班主任要及時和家鄉(xiāng)溝通交流,使家長將視線很多的集中于自己的孩子身上,對學生言行舉止在家庭生活中做好榜樣,做好學生的標桿,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學習到很多良好的知識,潛移默化中提高個人修養(yǎng)。并且,班主任也可以經過日常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中從家長方面很多的知曉學生性格、愛好等方面,使了解更全面,這對班主任約束工作的進展有明顯幫助。是以,班主任應當在閑暇時對家長采取有用的溝通交流,讓家長更能夠身臨其境加入到約束工作中,攜手推動學生良好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付玲,張付杰.小學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問題分析和策略優(yōu)化[J].中外企業(yè)家,2020,No.680(18):208-208.
[2]耿蕾.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策略[J].新作文:教研,2018,000(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