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 謝秋恩
摘要: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對大學生日語移動學習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日語移動學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最大程度地挖掘利用了日語學習資源,有效促進了日語知識與文化的理解和傳播,為日語學習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關鍵詞:日語教學;移動學習;學習共同體
一、移動信息技術對日語學習的影響
語言的學習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五大方面,要學好一門外語,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學習習慣十分重要。調查表明,語言環(huán)境是影響語言學習的外力作用中最為突出的。移動學習可以通過資源的整合和分享,實時分享日語學習相關動態(tài)、推送日語學習類型板塊,形成一個小小的日語學習圈,增強語言環(huán)境影響力。移動學習一方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合理利用課外時間學習;另一方面通過課外學習彌補教學,起到反哺教學的作用,以達到教學大綱預期效果。
二、日語移動學習調查與分析
移動學習利用移動設備為學習用戶提供多樣的學習方式,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的不足,學習用戶足不出戶就能夠快捷地獲取豐富多樣的知識,能夠讓用戶更加靈活地安排時間,為自己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有利于提高了個人學習效率。
為調查大學生日語移動學習情況,設置了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主要涉及“平臺使用”“學習內容”“學習效果”等多個問題。
調查對象為3所地方大學的日語學習者,涵蓋4個年級的日語專業(yè)和非日語專業(yè)學生,共計347人。
其中,日語專業(yè)學生占55.33%,非日語專業(yè)學生占44.67%。由此得出,日語專業(yè)學生對移動學習平臺的使用頻率較高,移動學習平臺能夠為日語學習者提供更為全面的相關日語的知識,尤其對非日語學習者能夠有針對性的選擇學習內容,對日語學習中的弱項進行自主補充提高,從而制定更為合理的個性學習計劃。移動學習的互動性促進日語學習者之間的學業(yè)交流,調動學習積極性。
(一)日語學習方式
根據(jù)調查顯示,經常借助移動學習平臺進行日語學習的人數(shù)達到313人,占90.23%,只有33人依然依賴傳統(tǒng)學習方式學習日語。
從圖2可以知道,通過移動平臺學習日語的方式較為普遍,說明在移動計算機技術、移動設備的普及以及傳統(tǒng)課堂弊端的出現(xiàn)、移動學習蓬勃發(fā)展,尤其是疫情的爆發(fā)對教育各方面造成沖擊的同時,移動學習平臺和翻轉課堂成為眾多高校、師生的首選。
(二)學習資源類型
移動學習以其發(fā)展著的科學技術、數(shù)據(jù)分析與共享的強大優(yōu)勢,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文字、圖片或音視頻資源,學習者可根據(jù)個人學習情況、時間安排自由選擇相應的學習資源。
圖3調查顯示,面對海量的網(wǎng)絡移動學習平臺和資源,備受學生青睞的APP學習資源類型依次是背單詞、閱讀、聽力、詞典類、寫作和翻譯。這一結果和訪談的情況基本接近,移動平臺為學生提供較為豐富的學習途徑和更為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有利于彌補傳統(tǒng)課堂單一教學模式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
(三)學習效果
73.5%的日語學習者認為利用移動平臺進行日語學習達到了預期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日語學習成績。由此可以看出,移動平臺對日語學習者提供了便利有效的學習渠道,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能夠成為學習者復習鞏固知識,拓展學習的有效輔助工具。
(四)學習時間
圖5描述了日語專業(yè)和非日語專業(yè)學習者每周花在日語移動學習上的時間存在很大差異,日語專業(yè)學生每周學習約13小時,而非日語專業(yè)每周學習近7個小時。日語專業(yè)學生主要利用移動學習平臺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完成課后作業(yè),輔助課外拓展學習。非日語專業(yè)學生存在本專業(yè)的課業(yè)負擔,花在日語學習上的時間普遍不足,主要依賴課堂教學。移動學習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tǒng)課堂弊端,移動學習同傳統(tǒng)課堂結合成為師生教學的常用手段,也正在成為日語專業(yè)學生主要的知識拓展學習方式。
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還顯示,通過移動學習平臺學習日語語法的占41.6%,學習單詞及其他內容的占37.5%,學習日本文化等拓展知識的占20.9%。
針對調查問卷中“在日語學習中,如果遇到問題會如何解決”問題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69.6%的學生選擇通過移動學習平臺解決學習所遇到的問題,20.4%的學生選擇請教老師,剩余10%的學生選擇不借助外界工具自己解決。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夠第一時間借助移動平臺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日語移動學習充滿信心;平臺解決不了的問題會轉向老師幫忙解答。移動學習為學生提供了答疑解惑的平臺,有效促進日語學習。
訪談中部分同學提到日語移動學習存在許多優(yōu)勢,也提出了不足之處。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移動學習缺少老師的監(jiān)督和課程規(guī)劃管理,自控力較弱的學生易受到網(wǎng)絡的誘惑,難以達到學習效果。因此,具體的學習需求和目標顯得尤為重要,占39%的同學認為在移動學習時有學習目的和需求,即學習無目的者仍占相當大的比例,反映了移動平臺的用戶學習無目的性的缺陷。移動學習平臺提供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多樣,在為日語學習者提供多種選擇的同時,也會出現(xiàn)不能有效地利用學習資源,導致學習成效不顯著的現(xiàn)象。
三、日語移動學習的改進措施
(一)提升學習自主性
移動學習是學習者發(fā)揮自身主體意識,自主獲取知識的行為或過程。這就要求學習者在移動學習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接受知識的習慣,即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隨著移動學習技術不斷更新,能持續(xù)為個人學習更新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習者從傳統(tǒng)教學單方面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者身份中解脫出來,主動與教學者、其他學習者進行互動與交流,這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更是一個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
(二)提高碎片化學習效率
學習日語要兼顧聽說讀寫譯多方面的技能,其中單詞、語法的學習記憶是聽說讀寫譯的基礎,要熟練記憶掌握單詞語法往往需要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加強鞏固復習。移動學習以其時間空間不受限制的優(yōu)勢讓學習碎片時間得以歸整,在間斷性學習中完成一天日語學習任務,打牢基礎。
(三)增強交互性
信息的交互性是指資源信息的共享更為便利,體現(xiàn)在日語移動學習依托不斷發(fā)展著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為日語學習提供新渠道,豐富日語學習方式和內容,日語的學習在不斷模擬練習中學會并熟練運用。此外,學習日語需要更多途徑和資源去了解文化背景和語言特色,移動學習可以讓學習者足不出戶便能知道語言的背景信息、學習內容、最優(yōu)學習方式等,大大增強了日語學習的交互性。
四、結語
目前移動學習正在蓬勃發(fā)展,通過傳統(tǒng)課堂同移動學習平臺相結合,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習內容學習及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日語學習者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效果。移動學習具有互動性、自主性等特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平臺,體現(xiàn)學習個性化。通過移動學習的個性化、自主性為日語學習者提供便利的學習平臺,同時也應當注重正確引導、強化監(jiān)管,指導學生有效利用移動學習平臺,調動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柴媛媛,孟陳然.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動學習與評測系統(tǒng)開發(fā)[J].教育教學論壇,2020(44): 301-302.
[2]李桂慧,郭帥,左悅.基于移動學習的口語學習模式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8):46-48.
[3]苗欣,張曉娜.基于手機A PP移動學習平臺的高職日語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40):377-379.
[4]宋琳.基礎日語自主學習微信平臺建設研究[J].農家參謀,2018 (16):18-19.
[5]王立康.移動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廣場,2020(24): 100-102.
[6]謝秋恩,萬莉.不同語言水平的學習者策略使用比較研究[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6):136-138.
[7]謝秋恩,賀敏.科學與人文對話-“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互動發(fā)展研究[J].景德鎮(zhèn)學院學報,2017(5):98-102.
作者簡介
楊葉(1999—),女,漢族,江西瑞金,江西理工大學日語專業(yè)大三學生。
謝秋恩(1979—),男,副教授,長期從事語料庫語言學、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方面研究。(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