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密 楊 帆 董靜雅
鈉中氯元素來源于工業(yè)鈉制備過程。電解熔融氯化鈉-氯化鈣混合物制造金屬鈉的工藝過程中會引進氯,它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金屬鈉中。鈉中氯的存在可以破壞金屬表面氧化物保護膜的完整性,加速不銹鋼材料的應(yīng)力腐蝕。為確保鈉冷快堆和其它涉鈉回路的安全運行,阻止氯對不銹鋼包殼材料和結(jié)構(gòu)材料的腐蝕,對入堆鈉、一回路鈉、二回路鈉以及其它涉鈉回路的鈉中氯雜質(zhì)含量應(yīng)有嚴格的限制,控制鈉中氯含量不大于30μg/g Na[1]。
金屬鈉中氯的測定,有別于常規(guī)氯分析。水中氯的測定通常采用常規(guī)儀器進行分析,如陰離子色譜儀、分光光度計、電位滴定儀。而金屬鈉中的氯雜質(zhì),由于其含量低(μg/g數(shù)量級),屬于微量分析,且鈉極其活潑,大量的鈉基體還會干擾氯的測定。因此,金屬鈉中氯分析不同于常規(guī)氯分析,需采用特殊的前處理和分析手段。
金屬鈉中雜質(zhì)分析可以采用真空蒸餾法[2]或直接溶樣法進行前處理。真空蒸餾法是利用鈉熔點低、易揮發(fā)的特點,令其在(1~10-4)Pa真空度下,于(573~773)K溫度區(qū)域真空蒸餾分離出基體鈉,易揮發(fā)的鈉以蒸汽形式被蒸餾出來,氧、碳、氯、鈣等高沸點雜質(zhì)留在殘渣中,然后通過化學(xué)分析手段測定殘渣中的雜質(zhì)。真空蒸餾法的優(yōu)點是不但消除了鈉基體對氯測定的干擾,而且可以使用大量的樣品,增加了測定的靈敏度和準確度;缺點是前處理時間長,用樣量較大,操作較為復(fù)雜,氯易損失,且蒸餾后的鈉需要及時處理,以降低存放風(fēng)險。馬時申等人[3]建立了真空蒸餾-硫氰酸汞比色法測定鈉中微量氯的方法,但該法耗時長、所用試劑有毒性;直接溶樣法對鈉進行前處理的優(yōu)點是用樣量小,耗時短,操作簡單,無需后處理;缺點是鈉基體會對氯的測定造成一定干擾,影響測定的準確度,但通過改進化學(xué)分析手段,可以提高分析的準確度,減少鈉基體對氯測定的干擾。本實驗方法就是通過直接溶樣法對樣品鈉進行預(yù)處理,再用離子色譜大體積進樣技術(shù)對預(yù)處理后的溶液進行痕量分析,采用標準加入法進行校正,最終換算出鈉中氯的含量。
采用直接溶樣法將稱量好的鈉樣品溶解成含氯的氫氧化鈉溶液,用標準加入法將一系列已知濃度的氯分別加入到幾等份的樣品中,配制成氯濃度為(cx+0)、(cx+c1)、(cx+c2)、(cx+c3)……的和樣品有相同基體的標準系列溶液;通過陰離子色譜儀分別測定以上系列溶液的響應(yīng)值S0、S1、S2、S3……;以濃度c對響應(yīng)信號與S作圖,再將直線外推與濃度軸相交于一點,求得樣品中待測物濃度cx。再通過公式換算出鈉中氯的含量值。
(一)儀器及設(shè)備。Dionex ICS-1000型離子色譜儀;UNIlab型惰氣循環(huán)手套箱;IKA*C-MAG HP10型加熱板;METTLER天平,精度0.001g、0.0001g;Milli-Q超純水機。石英坩堝,圓柱形筒體,容積約為20mL。
(二)試劑。1,000μg/mL Cl-(國家標準物質(zhì)研究中心);50%NaOH標準溶液(購自Alfa Aesar公司);實驗用水電阻率為18.2MΩ/cm。
(三)色譜條件。NaOH濃度:30mmol/L;NaOH流速:1.00mL/min;抑制器電流:70mA;背景電導(dǎo):<3μS;進樣體積:1mL;柱箱溫度:30℃;保留時間定性,峰面積定量。
(四)實驗步驟。
1.鈉取樣。將清洗和烘干后的石英坩堝轉(zhuǎn)移至惰性氣體手套箱中,取有代表性的鈉樣品,加熱熔化后分裝至石英坩堝內(nèi),每份鈉取樣量約0.5g,從手套箱中移出石英坩堝,放置于通風(fēng)櫥中,完成取樣。
2.鈉樣品前處理。穿戴好防護用具,在通風(fēng)櫥中溶解鈉樣。用移液槍每次吸取10μL高純水,滴至含有鈉樣的石英坩堝中,用玻璃棒小心攪拌至水與鈉完全反應(yīng),將溶解后的溶液轉(zhuǎn)移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作為母液備用。
3.淋洗液的配制。NaOH在空氣中易潮解并吸收CO2,在配制NaOH淋洗液時,在50%NaOH標準溶液的中間層取溶液,并迅速轉(zhuǎn)移至溶劑水內(nèi),盡量減少移取過程中融入的CO2,配好后用氮氣做保護。
4.100μg/L 氯標準溶液的配制。移取1,000μg/mL的氯標準溶液1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高純水稀釋至刻度,搖勻,配制成10μg/mL氯標準溶液。再移取10μg/mL標液1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高純水稀釋至刻度,搖勻,配制成100μg/L的氯標準貯備液。
5.氯標準系列溶液的配制。分別移取100μg/L氯標準貯備液0mL、0.4mL、0.8mL、1.6mL于20mL容量瓶中,并向每個容量瓶中分別加入0.2mL前處理后的鈉樣品溶液,用高純水定容至20mL,配制成含氯分別為(cx+0)μg/L、(cx+2)μg/L、(cx+4)μg/L、(cx+8)μg/L的標準系列溶液。
6.校正曲線的制定與樣品測定。通過陰離子色譜儀分別測定以上系列溶液的響應(yīng)值,以濃度c對響應(yīng)信號S作圖,將直線外推與濃度軸相交于一點,求得樣品中待測物濃度cx。最終通過公式換算出鈉中氯的含量值。
(一)工作曲線的建立。用陰離子色譜儀對含氯分別為(cx+0)μg/L、(cx+2)μg/L、(cx+4)μg/L、(cx+8)μg/L的標準系列溶液進行測定,測得的響應(yīng)信號(峰面積)如表1所示。
表1 Cl-標準系列溶液濃度與響應(yīng)信號數(shù)據(jù)
以濃度對峰面積作圖,繪制出校正曲線。當Cl-濃度在cx~(cx+8)μg/L范圍內(nèi),濃度與峰面積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如圖1所示),線性方程為y=0.007x+0.0089,線性相關(guān)系數(shù)r2=0.9997。
圖1 鈉中氯分析校正曲線
(二)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上述線性方程中,當y=0時,x=-1.27。將鈉中氯分析校正直線外推至與濃度軸相交的點,即鈉樣品溶液中Cl-的濃度值cx,求得cx=1.27μg/L。
由于高純水中Cl-本底值接近于0,無需扣除背景,因此鈉樣品中氯含量可按公式(1)進行計算:
(1)
式中:CCl:通過標準加入曲線測得的鈉樣品溶液中氯的濃度數(shù)值,μg/L;V:鈉樣溶解后的定容體積的數(shù)值,L;k:配制成標準系列溶液的稀釋倍數(shù);m:鈉樣品的質(zhì)量的數(shù)值,g。
通過公式(1),計算1#鈉樣品中雜質(zhì)氯含量為:
(三)方法的檢出限。以{峰高/濃度=3×噪聲/檢出限}計算儀器的檢出限,得到Cl-的檢出限為0.45μg/L。代入公式(1),計算得出該方法鈉中氯的檢出限為4.5μg/g。
(四)方法的精密度。為了考察方法的精密度,取同一鈉樣品平行稱量6份,每份樣品質(zhì)量約0.5g,分別用標準加入法建立校正曲線,求得cx后,再運用公式(1)換算出鈉中氯的含量,實驗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精密度實驗數(shù)據(jù)與結(jié)果
實驗結(jié)果表明,對同一份鈉樣平行分析六次,重復(fù)性較好,鈉中氯平均值為11.0μg/g,相對標準偏差為1.34%,該方法精密度較高。
(五)方法的準確性。為了驗證方法的準確性,進行了加標回收實驗。向0.5g鈉樣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氯標準,溶解后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根據(jù)校正曲線計算溶液中的氯含量,再計算鈉樣品中氯的回收率。表3為鈉中氯加標回收實驗結(jié)果。
表3 鈉中氯加標回收實驗結(jié)果
實驗結(jié)果表明,向同一鈉樣品中加入(5~30)μg/g氯標準,加標回收率均在90%~110%之間,相對標準偏差4.52%,該方法準確性較高,滿足分析要求。
(六)試樣分析。用本文的方法對幾種工業(yè)鈉和核級鈉中的氯進行了測定,分析結(jié)果如表4所示。
表4 鈉中氯試樣分析
本實驗采用直接溶樣法對鈉樣品進行樣品前處理,用大體積進樣的離子色譜法對處理后的溶液進行痕量分析,采用標準加入法進行工作曲線的校正,再用反推法計算得到鈉中氯的含量。實驗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在cx~(cx+8)ppb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線性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9997;用標準加入法使標準基體與樣品基體一致,消除了基體帶來的干擾,背景電導(dǎo)和檢出限低,檢出限為4.5μg/g Cl/Na;該方法精密度和準確度較高,加標回收率在90%~110%之間。應(yīng)用該方法可對小批量的工業(yè)鈉及核級鈉中的氯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