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蒙蒙 李瑞琴
摘? 要:大學生體質下降問題已經引起全民關注,采用文獻資料法和訪談法,對當前我國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觀原因表現(xiàn)在:從思想認識層面來看,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和對健康的關注不夠,意志品質薄弱,懶惰思想盛行;從行為層面來看,不良的生活方式摧殘著大學生的健康??陀^原因表現(xiàn):學校體育方面、校長方面和家庭方面。提出的對策有:普及健康知識,加強大學生意志品質教育;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加大宣傳,改變家長觀念。
關鍵詞:大學生? 體質下降? 析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16-02
近些年大學生的體質出現(xiàn)了大幅度下滑的現(xiàn)象,中長跑跑不動,引體向上拉不動,立定跳遠跳不遠,更甚有大學生在中長跑測試中突然猝死的現(xiàn)象。本文通過分析當代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措施進行改善,希望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參考。
1? 我國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分析
1.1 主觀原因
1.1.1 思想認識層面
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和對健康的關注不夠。大學生的年齡正處于最有活力的階段,他們抗病能力強,對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感覺很好,這樣的身體狀態(tài)具有某種欺騙性,即來自身體方面的自信使學生不夠重視身體的變化[1]。
大學生意志品質薄弱,懶惰思想盛行?,F(xiàn)在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意志品質薄弱,遇到一點挫折就想要放棄。身體素質鍛煉過程中會因乳酸堆積、脈搏加快等產生一系列身體酸痛,呼吸不暢等難受的感覺,但只要堅持過去就能提高身體對各種刺激的適應能力。但當前大學生很少有能克服運動中產生的不適感,覺得不舒服便停止練習。還有研究表明阻礙當代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真正原因在于懶惰思想[2]。
1.1.2 行為層面
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保證體質健康的必要前提條件[3]。而在高校中,不良的生活方式摧殘著大學生的健康,他們偏愛于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對有利于身體健康的水果蔬菜置之不理,導致營養(yǎng)結構失衡。此外,睡眠是人體疲勞恢復的第一天然途徑,長期缺乏睡眠對機體也是一種介入性的損害[4]。通過對學生的訪談了解到,80%的大學生都是在晚上12點之后才睡覺,更甚有熬到凌晨三、四點鐘,長此以往,必將危害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1.2 客觀原因
1.2.1 學校體育方面
(1)體育課程得不到重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競爭日益加劇,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將自己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職業(yè)證書、英語過級、考研等一系列可以提升自己就業(yè)競爭力的考試中,重智育、輕體育的現(xiàn)象在大學中屢見不鮮。
(2)體育課內容發(fā)生變化。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內容偏重于田徑、體操及身體素度質的練習,當大球項目引入課堂造成耐力性項目減少,這些大球項目對體能要求較低,且受場地,器材等條件的影響比較大,學生在課上的運動強度和密度得不到保證,體能就得不到充分的發(fā)展。此外,高校體育課由競技體育為主的項目逐漸向趣味性體育活動方向轉變,體育教學逐漸趨于快樂體育,使體育課運動量、強度逐漸減少[5]。
(3)師資、場地和器材不足。
高校體育教師數(shù)量不足,素質不高,教師在語言表達、動作示范、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應用等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加之部分體育教師缺乏敬業(yè)奉獻精神,“出工不出力”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導致體育課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和價值[6]。另外,由于高校投入到體育方面的經費少,高校體育場地和器材的短缺,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參與體育鍛煉的欲望也隨之下降。
(4)缺乏體育安全事故處置和風險防范機制。
參與體育運動本身具有風險性,近些年來,因學生在體育課中發(fā)生傷害事故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每當這個時候,體育教師便要承擔巨大的責任和壓力,因此,為了規(guī)避風險,體育教師秉持“安全至上”的理念,在平時上課安排練習內容時減少身體素質的練習,使得學生在體育課上的練習強度和練習密度大打折扣,體育傷害引發(fā)因噎廢食現(xiàn)象令人深省。
1.2.2 校長方面
校長既是教育政策的落實者,也是教育方案的策劃者[7]。校長是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質水平。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校長為了提升學校的名氣和競爭力,校長將學校發(fā)展方向集中在建立優(yōu)質學科,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學校體育工作始終處在邊緣化的地位。
1.2.3 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體育運動的認識以及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多數(shù)家長認為孩子只有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孩子以后的生活才能幸福。至于是否有必要參與體育鍛煉,對于家長們來說并不重要,家長對健康認識的局限性以及學習重于一切的思想讓學生很少得到來自于家庭的運動鼓勵和支持。
2? 提升我國大學生體質水平的對策研究
2.1 普及健康知識,加強大學生意志品質教育
學??梢酝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或健康知識競賽等形式,讓學生充分明白體育鍛煉對于健康的好處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擬的,在全校形成一種崇尚運動的良好氛圍。還要加強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明白運動中出現(xiàn)的身體酸痛、呼吸不暢等不適的癥狀是正常的,此外,體育教師可以嘗試變換練習形式,在保證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的同時,盡量使練習變得有趣好玩,提高學生練習參與度。
2.2 重視學校體育工作
體育對學生人格塑造方面是別的學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高校必須加強對體育工作的管理,認真落實學校體育相關政策、法規(guī),將學生體質健康列入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8]。增建體育場館,添置體育器材,給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通過思想教育和業(yè)務培訓,著重提升體育教師敬業(yè)精神和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完善對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評價,將學生體育成績,體質健康測試結果或日常參與體育活動的情況與評優(yōu)評先掛鉤,引起學生對體育的重視。此外,完善保險體系,加強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立法是很有必要的,這對于家長和學校都給予了一定的保障[9]。進一步轉變校長的教育觀念,強調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性,保證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和投入。
2.3 加大宣傳,轉變家長觀念
大眾傳媒應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的宣傳力度,普及人們的體育健康知識,讓家長們意識到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意義,鼓勵孩子參與體育運動。
參考文獻
[1] 洪暉,劉煒浩.我國高校學生體質下降原因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0(9):113-116.
[2] 鄧淑峰,張平.大學生體質現(xiàn)狀與改善措施[J].社會民生,2015(7):167-169.
[3] 楊川川.大學生體質下滑的社會學透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5(8):145-152.
[4]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7-05-07(1).
[5] 趙忠偉,李英玲,劉瑞平,等.高校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因素與體育課程干預手段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2):217-218.
[6] 賴小玉,劉海金.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xù)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體育學刊,2007,14(5):125-128.
[7] 劉海元.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08,15(1):67-71.
[8] 丁海榕.選項教學模式下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及改善對策[J].教育探索,2015(7):41-46.
[9] 張建新.影響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因素分析與對策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4(9):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