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平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①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②茍利國家,不求富貴?!抖Y記·儒行》
③位卑未敢忘憂國?!懹巍恫∑饡鴳选?/p>
④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于個人并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礎。——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
⑤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緬懷漫漫歲月,凝聚縷縷遐想?!吨腥A世紀壇序》
⑥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國是榮譽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國與家連在一起,創(chuàng)造地球的奇跡。——歌曲《國家》
通過對國家與個人關系的理解,你有怎樣的感悟與認識?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寫作指導
六則材料對從先秦時期的經(jīng)典言論到今天的流行歌曲歌詞等思想性較高的文字均有所摘取,分別表現(xiàn)為——以國家、天下為己任的決心;利國家、薄個體的行為;窮亦心系國家的壯志;強化家國認同、民族記憶的思想認知;國家自豪感與民族自信心的增強;家國一體、榮辱與共的價值觀導向等,要寫好本次作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國家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2.個人奮斗與成長對國家建設的重要影響。
3.深刻闡明國家與個人之間的辯證關系,需要注意的是,行文中要根植“國榮我榮,國衰我恥”與“我強國強,我弱國衰”這樣的家國一體理念。
無論哪種立意均不可以孤立地談國家或個人,也就是說,寫個人要注意把國家當作依托,寫國家應把個人當作國家發(fā)展的關鍵要素,二者缺一不可。
【參考題目】家國同心,榮辱與共;民強則國強,國強則民安;青年不怠,國家不衰。
例文
家國同根,根根相連
□遼寧省大石橋市高級中學? 張文怡
常言道:沃土有良樹,根深出大果。國家之于我們,就像土壤之于大樹。
貧瘠的土壤長不成大樹,動蕩的國度給不了幸福。
曾幾何時,中東——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和平又富庶,如今,已成人間煉獄。此時此刻,仍硝煙彌漫,黃沙飛舞,遠處隆隆的槍炮聲接連在耳畔響起,身處和平國度里的我們難以想象,工業(yè)文明極度發(fā)達的今天,某些地方竟然還會國破家亡,死尸橫陳……
逃,掛著“難民”的身份證出逃,帶著生死未卜的期待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少數(shù)幸運的,如同電影《何以為家》中的主人公贊恩,忍饑挨餓,于夾縫中生存,終能留得一口氣;不幸的大多數(shù),不知乘坐的小船會在何時擱淺,不知會不會如小男孩艾蘭一般長眠于那片金燦燦的海岸……
這,是生活在苦海地區(qū)人們的真實寫照,此時此刻,何以為國?何以為家?
沒有強大與安定的國家作為后盾,華夏大地曾經(jīng)的遭遇不也如此么?
作為中國人,我們必須牢記家國同根的時代主題,也必須認識到,無論是個人還是每一個小家,其所謂的歲月靜好都是建立在強大祖國的基礎之上的。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有我們每個人幸福的小家;只有國土太平了,我們才有機會展現(xiàn)燦爛的笑臉!
家國同根,我們要以國為家,要心系國家命運,永遠擔負起為國分憂、振興國家的使命!
且看,陸放翁居低賤之位,處江湖之遠,于敝室之中,在病榻之上,仍心念國家,未敢忘國……
閉上眼睛,此刻,我又仿佛看到,虎門要塞,關天培誓死斬英寇,壯烈殉國;我仿佛聽見,五四青年在紅橘綠柳旁高呼: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我仿佛觸到了天安門廣場那凝聚無數(shù)烈士鮮血與榮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我仿佛感受到腳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里奔騰不息的血液,氤氳著家與國的芳香。
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永恒不變的是那顆念國顧家的赤子之心。家國情懷,歷久不衰,代代相傳,如今,復興中華的接力棒已然到了我們手中,我們更應乘風破浪,砥礪前行,以不怠之青春,建不衰之國家!
家國同根,同根同命運!
所以,吾等奮勇前進,以國為家!
所以,我們忘我無我,不負國家!
評點:文章立意高遠,“國泰則民安,民強則國盛”的家國一體理念貫穿全文;結構安排上,以新穎的比喻導入,用惡劣的國家局勢對國民的影響造勢,強調(diào)國家完整、強大對于國民安寧、幸福的重要作用,再以過渡句轉入對于文章主題的論證上來,層層推進,結尾呼吁、扣題,嚴絲合縫;采用類比導入、反面遷移、事例勾勒、道理與排比論證等技巧,既吸引讀者,強化說理,又增強語勢,充實情感;中外、古今等素材信手拈來,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