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寅
孩子們大多都喜愛與小動物相伴,他們會把動物伴侶當做親密的朋友,甚至視同自己的兄弟姐妹。他們喜歡與小動物一起嬉戲,向它傾訴心聲,擺脫孤獨,獲得心理安慰和安全感。與動物伴侶交流也是獲得安慰和友情的一種源泉,常能聽到小朋友說:“小動物是我最好的朋友。”現(xiàn)在,飼養(yǎng)寵物的家庭也越來越多,孩子們也有機會和寵物親密接觸,這些生活經(jīng)驗也被帶進游戲活動,比如“寵物店”“寵物醫(yī)院”或者娃娃家里的新角色。
在小班的娃娃家游戲中,孩子通常是從獨自抱著玩具娃娃喂飯的個人游戲,逐漸開始嘗試分家庭成員的合作游戲,在家庭中承擔的角色不同,工作內(nèi)容也不同,這也是孩子們社會性發(fā)展的表現(xiàn)。同樣,新成員“寵物”角色的出現(xiàn)會帶來新的游戲內(nèi)容,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工作”也因為新成員的加入更加充實起來。這個“寵物”角色可不是毛絨玩具可以代替的。
這位老師困惑的問題不由讓我想起一件事。一次帶女兒去市場買土雞,一個大大的籠子里塞滿了有胖有瘦、或黑或白的雞,我讓老板幫忙選了一只收拾干凈帶走。一周后,幫女兒簽字時無意看到她的一篇作文《我眼中的世界》,竟然是在描寫一只雞在籠子里看到外面世界的心理過程,看到走向籠子的人時的恐懼,害怕自己被選中的擔心,看到同伴被選中的同情……雖然語言很稚嫩,但我完全被這個不一樣的視角震撼了。同樣這些“小貓”“小狗”的扮演者們也正在通過不一樣的視角體會人類的世界,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小貓”“小狗”們會“汪汪汪”“喵喵喵”的和主人交流,用眼神、表情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會蹭一蹭、撓一撓、甚至舔一舔親愛的小主人,陶醉其中而其樂無窮。他們喜愛這個陪伴的過程,一起吃飯、一起散步、一起睡覺,哪怕是依偎在一起什么也不干都好,就是這樣。這是一種真實的情感感受,也是孩子們情緒情感發(fā)展的重要過程,更是孩子學習情感遷移、換位思考的雛形。
因此,看似無所事事的“寵物”們正通過不一樣的視角體驗游戲的樂趣,生成了新的教育內(nèi)容和游戲線索——人和動物的嬉戲玩耍、喂養(yǎng)、訓練和護理,了解了小動物的各種行為和表情的意義,從而意識到生命的可貴、物種的多樣性;還延伸出新的游戲區(qū)域,比如“寵物醫(yī)院”“寵物美容院”等。角色扮演的游戲能讓孩子們通過不同的視角觀察大千世界,體會百味人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