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俊
(福建商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福州 350012)
翻閱《現(xiàn)代漢語詞典》,“擔當”一詞的釋義是“接受并負起責任”;在《辭?!防锏慕忉屖恰皳?;承當”。由此可見,“擔當”一詞的核心要義是勇于接受,并承擔起責任。 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現(xiàn)實性上, 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 “擔當”體現(xiàn)的是個體對自我角色和承擔責任的認識和行為,是由責任認知、責任意識、責任情感、責任能力、責任行為等要素構成的,具有自主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特點的一種崇高的精神品質。 習近平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對青年給予了厚望。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繼續(xù)秉承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一如既往地重視培養(yǎng)和造就青年,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為青年工作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在習近平關于青年的重要論述中,反復出現(xiàn)“責任”“擔當”等字眼,體現(xiàn)著對青年擔當意識的強烈要求, 體現(xiàn)了習近平對擔當?shù)臍v史來源、特征本質、時代價值等問題的深入思考。準確把握習近平的青年擔當思想,理解其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 對提升青年擔當?shù)牡赖缕焚|和政治品格,進一步引領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把握時代命脈,勇于擔當作為,主動融入國家發(fā)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對激勵青年為實現(xiàn)中國夢增添強大青春能量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是共產黨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一如既往的努力。 青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精力充沛,身強力壯, 充滿激情與夢想, 代表著我們社會的新生力量, 黨自身的事業(yè)需要一代代青年黨員不斷的傳承發(fā)展, 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也需要廣大青年不斷的接續(xù)奮斗。 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也始終信任和重視青年,從毛澤東“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到鄧小平“青年一代的成長,正是我們事業(yè)必定要興旺發(fā)達的希望所在”,共產黨人始終把青年作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生機勃勃的推動力量,關注青年需求,重視青年利益, 也把實現(xiàn)中國夢的夙愿寄托在了一代代風華正茂的青年人身上。 習近平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xù)奮斗”“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理想追求”“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3-5]。習近平對青年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演繹的角色做了清晰的描繪和定位, 為青年在理想抉擇和職業(yè)發(fā)展上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為青年樹立共同理想提出了社會基礎和現(xiàn)實依據, 有利于激發(fā)當代青年勇?lián)熑蔚娜后w自覺和個體意識。 這就是要求青年人要矢志不渝傳承好共產黨人的那顆赤子初心, 把個人的理想追求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擔負起推動實現(xiàn)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家國情懷是幾千年來扎根在中國人內心深處的精神支柱,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些耳熟能詳?shù)慕浀浔磉_,都是家國情懷在各個時代的不同表征。 而貫穿其中亙古不變的, 是有識之士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生命自覺,是以人民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它是家國情懷的精髓。習近平指出∶“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6]。“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7]。 “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是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8]。 新時代新征程, 面對鄉(xiāng)村振興、精準扶貧、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一系列國家發(fā)展大戰(zhàn)略以及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三道難關,面對改革路上的許多艱難險阻、急流險灘,青年不僅迎來重大歷史機遇,還面臨重大挑戰(zhàn)。這就需要千千萬萬青年擔起責任, 投身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建設中,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yè)革命正在孕育,特別是隨著云計算、大數(shù)據、人工智能、區(qū)塊鏈、生物識別等新興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 依靠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搶占未來發(fā)展制高點已成為世界各國發(fā)展的大趨勢。 “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前列”[5]。 當下,我們正邁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改革要過深水區(qū),要涉險灘、啃硬骨頭、破瓶頸,青年人正處于思想最敏銳、創(chuàng)造力最旺盛的時期,“有敢為人先的銳氣, 有上下求索的執(zhí)著,得風氣之先、開風氣之先”[9],“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大青年是生力軍和突擊隊”[3]。習近平要求青年要進一步增強擔當意識,探索未知,認識劣勢與短板,跨越艱難險阻,觸發(fā)更多反思,學會用不同的思維方式、 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體驗去觀察同一個人、事物或者問題,以一往無前、銳不可當?shù)臍鈩?,沖破束縛,闖出新路,為恢宏的改革做開路先鋒。
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特征和建設任務, 賦予每一個時代青年不同主題的責任擔當。進入新時代,當今中國最鮮明的時代主題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 勇于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10]。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 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chuàng)造歷史。 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11]。 中國共產黨先驅李大釗曾說∶“黃金時代, 不在我們背后,乃在我們面前”。當代青年的黃金時代已經開啟,作為中國決勝“第一個百年目標”的生力軍,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目標”的主力軍,時代特征和歷史任務對當代青年的擔當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要求這些“時代新人”要找準時代坐標,握好時代脈搏,通過不斷的學習、反復的實踐,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腳踏實地地求得真學問,練好真本領,投身“雙創(chuàng)”大軍,或者做好“創(chuàng)客”“學霸”“工匠”,以此擔負歷史賦予的重任,不辱時代使命。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呈現(xiàn)疲軟狀態(tài),貧富差距呈持續(xù)擴大趨勢,恐怖主義威脅此起彼伏,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 而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 各國發(fā)展與全球發(fā)展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理念,需要轉化為各方共識,形成一致行動,這是一個復雜而又艱巨的歷史過程。面對這樣的歷史重任,作為國際化視野最為開拓,前沿資訊獲取能力最迅速,信息技能掌握最嫻熟,銳意進取精神最強的世界各國青年,理所當然要站出來,成為推動世界合作共贏的中流砥柱,成為推動全球進步的動力之源。習近平指出青年是“人類的未來”“世界的未來”“建立一個公平、包容、可持續(xù)的地球,是包括全球青年在內的每個人都要重視和擔當?shù)呢熑巍盵12]。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中國的未來屬于年輕一代, 歐洲的未來屬于年輕一代,世界的未來屬于年輕一代”[13]。 強調青年要發(fā)揮國家間溝通中的橋梁紐帶作用,以世界的眼光、人類的胸襟, 為人類社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以實際行動體現(xiàn)青年對人類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就像習近平說的“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擔當,人類就有希望, 推進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