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英
四川省榮縣中醫(yī)醫(yī)院護理部 四川榮縣 643100
結腸炎是指由于真菌、病毒和細菌以及寄生蟲等各種原因而引起的結腸炎癥性病變,其致病因子也可以是理化因子或變態(tài)反應。該疾病又可分為感染性結腸炎、缺血性結腸炎和偽膜性結腸炎組成的由特異性炎性病變引發(fā)的結腸炎和潰瘍性結腸炎及結腸Crohn病所組成的非特異性炎性病變引發(fā)的結腸炎?;颊叩呐R床癥狀一般表現(xiàn)為黏液和腹瀉、腹痛以及血便等癥狀,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非常大的負擔。而老年結腸炎患者由于其本身身體機能下降,而該病又給患者的身體造成較大負擔。因此老年結腸炎患者不但要實行有效的治療措施,并且需要護理配合,讓患者的身體可以早日康復。
老年人的身體條件較差,其在患病期間身體條件也會不斷衰弱。因此患者在恢復期內(nèi)需要注意自身飲食上的護理,保證每日均能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在日常飲食中需要多補充高熱量和高蛋白類的食物,并且也可以多進食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無機鹽的食物。結腸炎患者因治療周期比較長,因此需要著重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進而改善腸道環(huán)境。食物的烹飪中要少用油,并且盡量少使用動物油。結腸炎患者宜進食易消化和質(zhì)地偏軟以及少纖維素又富含營養(yǎng)、有足夠熱量的食物??梢远噙M食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以及鐵元素的食物,以起到滋養(yǎng)患者身體的目的。因患者在患病后會有腹瀉發(fā)生,因此患者可以適量食用一些止瀉食物。例如扁豆,山藥,山楂和蓮子,糯米,粳米等食物。并且在在護理中也需要防止患者食用不恰當?shù)氖澄锒又夭∏椤H缋夏杲Y腸炎患者禁止使用海鮮和牛奶等食物,結腸炎患者進食牛奶和海鮮會發(fā)生結腸過敏,致使患者腹瀉加重,增加患者身體的負擔。并且患者也不能食用冷飲、生冷瓜果,避免寒性食物進一步損傷患者脾腎陽氣,讓患者脾胃運化無力而加重腹痛。
結腸炎老年患者在患病后產(chǎn)生較多的負面情緒,患者會因為長期的治療而產(chǎn)生焦慮情緒。并且患者由于年紀較大,非常重視家庭的穩(wěn)定,會擔心由于自身患病而給家人帶來經(jīng)濟負擔,而加重自身的負面情緒?;颊弋a(chǎn)生負面情緒會給自身的病情帶來不良影響,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病情復發(fā)率上升。因此結腸炎老年人在生活中需要放松自身的心態(tài),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需要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幫助其排解內(nèi)心的焦慮情緒,讓患者可以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護理。
結腸炎的治療周期非常長,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但大部分病人的預后良好。在治療期間需要實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來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結腸炎患者的治療時需要根據(jù)患者個體化的差異來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其治療原則為盡早控制患者的疾病特征,降低疾病的復發(fā)率。患者的一般治療措施中,一般都是采用中醫(yī)食療的方式幫助患者恢復健康,而癥狀較重的患者可以給予全腸外營養(yǎng)?;颊咭部梢圆捎盟幬镏委煹拇胧?,常用的藥物為糖皮質(zhì)激素和柳氮磺吡啶以及奧沙拉嗪和美沙拉嗪等藥物?;颊咝鑷栏癜凑蔗t(yī)囑用藥,堅持治療,不要隨意更換藥物或停藥。如服藥期間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出現(xiàn)異常情況如疲乏、頭痛、發(fā)熱等癥狀時要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對于反復發(fā)作者,要做好終生服藥的準備。如出現(xiàn)缺鐵或葉酸缺乏時,可以給予適量補充,保證身體處于健康狀態(tài)。
結腸炎患者不但需要有效的治療,并且其在治療期間也需要實行一定的運動進行康復護理,促進自身身體的快速恢復??祻陀柧毧梢蕴岣呋颊叩纳眢w素質(zhì),促進身體恢復。患者的康復訓練可以分為提肛訓練和揉腹部訓練?;颊咴谶M行康復運動時需要保持全身放松,排除心理上的雜念?;颊叽藭r的姿勢為仰臥,眼睛可以閉上,并做深呼吸提肛30次。患者在向下放時呼氣,向上提時吸氣,上下一個流程為一次?;颊咴谧鎏岣赜柧殨r一定要留意肛門,在30次提肛訓練后可以揉腹部100-200次?;颊咴谌喔共繒r不能過飽或過餓,并且在開始前需要排盡大小便。在行揉腹部訓練時,患者的手心向下,左手放在右手手背上,右手放在肚臍上。手掌揉動的方向為順時針,揉腹的力度不宜過大或過小,其幅度需要慢慢增大。揉腹時需要以患者的肚臍為中心,均勻的往腹部范圍擴散,直至覆蓋患者整個腹部?;颊呷喔挂蝗橐淮?,每天運動量需在100次以上。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運動之后不能立即起身,而是保持揉腹前的姿勢平躺三分鐘左右才可起身。護理人員在幫助患者行康復訓練時,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周期性,讓患者的平穩(wěn)的恢復。
結腸炎給患者的身體帶來許多不適癥狀,并且老年人身體素質(zhì)正處于不斷下降趨勢。因此老年結腸炎患者需要給予一系列針對性護理干預,促進患者的身體恢復健康。護理人員可以從心理、飲食、用藥等方面出發(fā),讓患者可以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護理,進而促進患者自身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