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潘先銀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了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做出了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工作的戰(zhàn)略部署,形成了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性與時代性的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本文通過文獻檢索,對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歸納,希望能為考證理論研究和實踐創(chuàng)新提供借鑒與參考。
學者的研究主要圍繞世界觀教育、人生觀教育及價值觀教育維度闡明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世界觀教育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視角研究。劉振華、靖鑫[1]認為,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黨史國史教育、法治教育、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人生觀教育從理想信念教育視角研究。劉會強[2]認為,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主要內容為“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價值觀教育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視角研究。索春艷、張耀燦[3]認為,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中國夢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國史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中國革命傳統(tǒng)教育、法紀和廉政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教育”。
學者的研究主要從宏觀原則、中觀原則和微觀原則三個維度闡發(fā)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鞏茹敏[4]認為,宏觀原則主要維持“科學性與方向性相結合的原則;解決思想問題與人民群眾現(xiàn)實利益相結合的原則;主導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原則;面向世界與立足民族特色相結合的原則”。吳冠勇[5]認為,中觀原則主要保持“黨性與人民性統(tǒng)一原則、正面宣傳為主原則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陳桂花、王東維[6]認為,微觀原則主要堅持“方向原則、滲透原則、物質利益原則、分類指導原則”。
學者的研究主要依據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三個維度闡述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饒旭鵬、賀娟娟[7]認為,根本方法主要包羅“掌握‘看家本領’,理想信念高于天;樹立為民情懷,踐行群眾路線;保持戰(zhàn)略定力,提高思維能力”。李庚全、范博華[8]認為,基本方法主要包含“集體會議學習、個人讀書學習、榜樣力量感召和社會實踐鍛煉”。杜海燕、張莉[9]認為,一般方法主要包括“問題導向法、矛盾分析法、歷史學習法、戰(zhàn)略研判法、實踐育人法、榜樣引領法”。
學者的研究主要從語言風格特質、特點與特色維度闡釋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陳錫喜[10]認為,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語言風格特質可以概論為“平易近人”。張智、劉建軍[11]認為,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語言風格特點可以概括為“想聽愛聽愿聽、入耳入腦入心”。曹銀忠、馬靜音[12]認為,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語言風格特色可以概述為“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平實質樸、深入淺出;廣征博引、涉獵古今;活潑生動、形象鮮明;誠心正意、滿含深情”。
通過對現(xiàn)有相關文獻類比歸納可以發(fā)現(xiàn),學者對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范式大多還處于單一的狀況特征,并未形成多元的體系構建。就縱向范式而言,很少把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貫穿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歷史過程,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等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進行縱深探究。就橫向范式而言,較少將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貫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歷史進程,與美國、英國和日本等世界其他國家政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進行拓展探究。
經過對現(xiàn)存相關文獻進行演繹歸納分析,學者對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內容多數(shù)還處在分散的狀態(tài),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體系。就理論內容而言,主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研究對象,對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教育原則、教育方法和教育藝術等探究不足,部分歸屬割裂性研究,仍然缺少關聯(lián)性研究。就實踐內容而言,主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成長之路和工作歷程為研究對象,對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教育者與教育對象、教育學科建設和教育載體等探究不夠,部分隸屬淺顯的粗略研究,還需要深入的細致研究。
筆者認為,將來應在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范式上,實施多元化,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研究。一方面,堅持多元化“普遍性”原則。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為縱向范式,同時,以世界其他國家政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為橫向范式。在此基礎上類比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能夠更好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工作的歷史淵源、發(fā)展脈絡和基本走向。另一方面,堅持多元化“特殊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有科學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武裝,有著又紅又專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經歷,同時,具有大國領袖的博學、睿智、包容、親和的人格魅力。這些特征決定了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必然存在獨特性,以此為基礎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能夠更好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可行性和實效性。
在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內容上,加強系統(tǒng)性,循序地、系統(tǒng)地、連貫地研究。一方面,堅持系統(tǒng)性“兩點論”原則。在十八大以來的相關文獻當中,將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為一個系統(tǒng),把教育原則、教育方法和教育藝術、教育者與教育對象、教育學科建設和教育載體等子系統(tǒng)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等多種要素構成的系統(tǒng),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德育體系。另一方面,堅持系統(tǒng)性“重點論”原則。在未來的立體化研究當中,將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教育內容作為切入點、著力點和落腳點,精準演繹、歸納與類比教育內容,把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等教育內容的關鍵點,在落細、落小和落實上下功夫。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外部條件發(fā)生了新變化,如物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shù)據和人工智能等??床坏竭@些變革對內部條件起到的深遠作用,就難以深刻理解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內在邏輯與外在使命。當下,應堅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確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歷史方位,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使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創(chuàng)新同心同行,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