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南亞中心 北京 100040)
位于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尼泊爾,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尤其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發(fā)展以來,尼泊爾在南亞地區(qū)的戰(zhàn)略地位日益顯著。
尼泊爾政府對媒體的政策相對寬松,對媒體市場準入標準限制及各媒體發(fā)布的內容限制都比較寬松,其本土廣播、電視、網絡、報刊、雜志、社交平臺等媒體形態(tài)比較豐富。尼泊爾媒體私有化程度很高,全國只有一家官方電視臺(Nepal Television)和一家官方廣播電臺“尼泊爾電臺”(Radio Nepal)。
尼泊爾私營媒體大部分由印度或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資金支持。因此各自發(fā)布的節(jié)目類型、版面內容百花齊放。尼泊爾媒體呈現數量多、種類豐富、規(guī)模多樣、類型化鮮明等特點。
尼泊爾廣播電視主管部門為尼泊爾新聞通信部。
截至2016年8月,尼泊爾全國注冊登記的廣播媒體628家,其中529家正常運行。目前,廣播信號已經覆蓋尼泊爾全部人口。尼泊爾國家廣播電臺(Radio Nepal)為全國唯一的官方電臺,成立于1951年,廣播語種包括尼泊爾語、英語、尼瓦爾語和印地語。隨著手機普及率的提高,尼泊爾人通過手機收聽廣播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目前,尼泊爾最受歡迎的廣播電臺有:甘地普爾電臺(Kantipur FM)、光明廣播網(Ujyalo network)、珠峰廣播電臺(Everest FM)、尼泊爾廣播電臺(Nepal FM)等。
尼泊爾全國現有82家電視臺,只有尼泊爾國家電視臺(Nepal Television)為尼泊爾政府官方電視臺。該臺1984年由中國援建成立,2006年7月實現全天24小時播出。除國家電視臺以外,尼泊爾政府通過拍賣執(zhí)照方式允許私人運營電視臺或者有線電視臺。由于基礎設施落后、電力不足等原因,目前尼泊爾電視覆蓋總人口只有60%。
目前,在尼泊爾影響最廣的電視臺有:尼泊爾國家電視臺(Nepal Television)、甘地普爾電視臺(Kantipur Television)、ABC電視臺、News 24電視臺、映像電視臺(Image Television)。
在政府注冊刊號的各類報刊雜志共計7019種。其中,尼泊爾文4748種、印地文24種、英文484種、藏文3種、烏爾都文8種,其余為尼泊爾其他民族或其他國家的語言。這其中,只有809種能夠正常按期出版。尼泊爾最受讀者歡迎的日報有:《甘地普爾報》《安納普爾納郵報》《公民日報》《郭爾喀報》等[1]。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尼泊爾媒體也正從傳統(tǒng)媒體向新媒體轉變。全國尼泊爾文網站約有220家,網站主要提供內容為新聞和資訊類。最受歡迎的網站有:消息在線、白板網、甘地普爾網、公民消息網、安娜普爾納郵報網、郭爾喀報在線等。
在新媒體方面,facebook在尼泊爾人中使用人數最多、覆蓋最廣,其次是twitter。近年來,尼泊爾的微信用戶數量在不斷攀升。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尼泊爾手機用戶已經覆蓋總人口九成。
鑒于尼泊爾網絡媒體的發(fā)展以及收集樣本的難易不一,本研究主要對以尼泊爾語為主的網絡媒體進行采樣分析。筆者通過在微軟bing搜索網站以尼泊爾語搜索“中國”為關鍵詞,以2019年上半年為時間節(jié)點,檢索尼泊爾語新聞報道,以“篇”為單位,共搜索出相關報道81篇,排除無效網頁,有效統(tǒng)計數據為75篇。
通過對上述新聞報道內容的分析研究,尼泊爾媒體普遍關注以下三方面內容: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引起了尼泊爾各界的關注。據尼泊爾政府統(tǒng)計顯示,上一財年,中國成為尼泊爾政府官員公務出訪的首選國家。事實上,尼泊爾政府與中國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尼泊爾產品可以零稅率進入中國市場、尼泊爾可以使用中國的港口與陸地口岸,將修建基隆至加德滿都鐵路、水電項目等,涉及經貿、基礎設施建設、人文交流等各個方面。尼泊爾媒體對尼泊爾與中國間合作項目的達成、實施與執(zhí)行情況進行報道。媒體報道稱,由于基礎設施發(fā)展滯后及某些議程不受重視等原因,兩國合作項目開展緩慢。尼泊爾輿論普遍希望政府盡早將合作內容付諸實施。
尼泊爾各界長期關注中國的發(fā)展成就、發(fā)展經驗和發(fā)展模式。尼泊爾許多媒體均刊登過文章,分析研究中國的發(fā)展經驗以及尼泊爾可以從中學習什么。尤其是近年來中國深化改革、開展扶貧攻堅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尼泊爾媒體認為中國扶貧工作取得的成績對于尼泊爾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其中,中國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農村合作模式、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文化旅游帶動扶貧等內容成為尼泊爾媒體關注的熱點。
尼泊爾總統(tǒng)比迪亞·德維·班達里于2019年4月24日至5月2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這是她第一次以尼泊爾總統(tǒng)身份訪問中國,也是尼泊爾總統(tǒng)對中國的首次正式訪問。訪問期間,班達里總統(tǒng)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泊爾政府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泊爾政府過境運輸協定〉的議定書》的簽署。該議定書的簽署,標志著兩國過境運輸合作進入新階段,將有利于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進一步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尼泊爾各大媒體對此次訪問成果積極報道、高度評價,《公民日報》《加德滿都郵報》等媒體認為訪問十分成功,有助于尼泊爾擺脫印度的“控制”。
同時,近年來包括奧利總理在內,尼泊爾政府的各級官員訪問中國時,都會表達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訪問尼泊爾的誠摯愿望。尼泊爾民眾也對帶領中國發(fā)展的這位領導人極為關注。2019年上半年,尼泊爾媒體報道中國內容時,對于中國領導人訪問尼泊爾的熱度仍然不減。尼泊爾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元首訪問尼泊爾,會對雙邊關系乃至南亞多邊關系產生深遠影響。在以1至6月為期限,以尼泊爾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關鍵字檢索時,共得到相關報道62篇[2]。
向前追溯,上一次中國國家領導人訪問尼泊爾還是2012年。時任國家總理溫家寶對尼泊爾進行了為期5個小時的訪問。而當時的尼泊爾總理還是巴特拉伊。
尼泊爾正在努力實現本國的發(fā)展與繁榮。2019年1月,尼泊爾總理奧利在瑞士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加德滿都郵報援引奧利發(fā)言報道稱:“尼泊爾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尼泊爾對在區(qū)域和國際合作與發(fā)展中發(fā)揮更大作用感到樂觀?!?/p>
在此過程中,與鄰國中國間友好關系的發(fā)展以及互利合作交往越來越受到尼泊爾國內輿論的關注。正如奧利所說,“尼泊爾正在社會和經濟方面迅速變化和發(fā)展。尼泊爾通過與鄰國以及區(qū)域和國際組織保持良好關系來實現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