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正
【摘要】對于小學生而言,數(shù)學科目相對枯燥難懂,因而很多小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都不是很高。良好的課堂導入不僅可以喚醒學生心底的求知欲望,還可以給學生以思維的啟迪,為新課的鋪展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從舊知識導入、巧設懸念、生活化導入、演示導入等幾個角度入手,簡單闡述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的相關技巧,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課堂導入?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154-01
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與思維并重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需要注重給學生以思維啟迪,使其快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敖虒W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小學生天性活潑,上課伊始,學生的心思根本不在課堂上,教師如果不做好恰當?shù)恼n堂導入,學生很可能因為心理準備不充分,半節(jié)課都沒有聽進去,因此課堂導入非常重要。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的設計原則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課堂導入好比一首樂曲的前奏,從一開始就能有效吸引人的注意力,就可以將數(shù)學課堂逐步推向高潮。因此在課堂導入是設計和鋪陳方面必須注意幾條原則:
1.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基礎,只有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投入到數(shù)學課堂學習中,將思維集中于學習的過程。趣味性導入還可以拉近數(shù)學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們自然而然愛上數(shù)學,提升對于知識探究的渴望。趣味性的導入原則非常貼近小學生的興趣心理,整個課堂展開的過程會更加順利。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動漫人物、視頻資源等,加入數(shù)學課堂都可以顯著提升課堂導入的趣味性。
2.新穎性原則
新穎也是小學生最愛追求的一個特征,好比玩玩具,總是玩舊的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就比較短,如果出現(xiàn)一個新玩具,他們就會愛不釋手玩半天。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的設計也要體現(xiàn)新穎性,以新鮮的課堂導入資源觸發(fā)學生心底對于新課學習的期待。而不要一直采用同一種課堂導入模式,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就會逐漸減弱,對于課程學習的興趣也會受到影響,還容易使學生走神開小差,影響整個課程進展。新穎性原則的實現(xiàn)可以借助新鮮的道具,如三角尺、七巧板、自制道具、媒體資源等,對學生而言都屬于比較新穎的教具。
3.靈活性原則
靈活性要求教師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及課程授課內容,靈活的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最好的導入要不顯刻意,水到渠成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欲望,而且可以有效豐富課程的層次性,讓學生們越學越感興趣。靈活性原則的開展需要由教師自己來把握,如上節(jié)課采取的是道具導入,這節(jié)課就可以借助小故事導入,下節(jié)課又可以采用游戲導入,每一種都要與課程內容貼近,而不是單純?yōu)榱藢攵桃馊ビ蠈W生的興趣點,統(tǒng)一采用媒體資源導入,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們感覺到教師設計的用心,更能使課堂靈活多變。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技巧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呼喚學生主人翁意識的覺醒,課程的設計要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展開。課堂導入的精彩與否決定權不再教師,而在于學生,有沒有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沒有使學生對學科知識有所思考,成為衡量課堂導入成功與否的標準。對課堂導入的設計需要教師結合個人教學經(jīng)驗及學生的綜合學習情況來統(tǒng)籌考量,每一節(jié)課都不需要遵循特定的套路,而是要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
1.架起新舊知識連接橋
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架起新舊知識之間的連接橋梁,讓學生們溫故而知新,自然而然接受新知識。這樣學生既不會覺得新知識的出現(xiàn)過于突兀,還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對新知識的認知結構。以“乘法的初步認識”一節(jié)課為例,教師就可以從學生們熟悉的加法運算入手,來導出乘法的概念。可以給學生出示題目:2+2=? 2+2+2=? 2+2+2+2=? 3+3=? 3+3+3= 讓學生們先按照原來的方法進行計算,接著讓學生們觀察這些題目有什么特征,像這樣由幾個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題目可以用加法計算,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計算,用新方法計算這樣的題目只要知道是“幾個幾相加”,就能立即算出“和是多少”,比用加法簡便得多,大家愿不愿意學習這種新的計算方法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乘法”。
2.巧設懸念,引出新課
數(shù)學是問題解決的有效方式,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懸念設置,觸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引起學生問題解決的欲望。懸念的設置不要太難,這樣學生會因為問題解決太吃力而放棄,也不要過于簡單,那樣學生難以有效集中注意力。如“認識分數(shù)”一節(jié)課,教師可以從一個小故事出發(fā),來設置問題情境。悟空找到了一杯牛奶,趕緊呈給師傅,師傅喝了一半,又讓悟空把剩下的喝掉一半,這時候八戒過來了,悟空在牛奶杯里倒?jié)M了水,讓八戒一次喝完。請問他們各自喝了多少牛奶?這個問題的設計非常形象,一杯牛奶的一半只能用分數(shù)來表示,而且八戒、悟空這些形象也非常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生活化設計導入新課
小學生對于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天然帶有一種排斥心理,這種排斥心理大部門時候表現(xiàn)都不明顯,但是當他們學不會或者學會但不知道如何用時,表現(xiàn)最為明顯,所以有學生會發(fā)出疑問“學數(shù)學有什么用”,進而影響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兒童的這一心理,采用生活化的課堂導入,讓學生將數(shù)學的學和用結合在一起。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在課件出示自行車飛快行駛的畫面,然后問學生“自行車的車輪為什么是圓的?”(這樣它可以行駛得又快又穩(wěn)。)再出示一個畫面:下水道的井蓋。為什么也是圓的?這個又不用跑,為什么不是方的?這個問題可以從多個方面展開回答:美觀、不容易掉下去、往井上叩置方便,多個角度都吻合等。在學生的積極討論交流之中,學生們自然就會發(fā)現(xiàn)圓的很多優(yōu)點,新課在熱烈的氣氛中自然推進。
4.操作演示,導入新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手與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些聯(lián)系起著兩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fā)展,使腦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fā)展,使手變成創(chuàng)造的、聰明的工具和鏡子?!痹跀?shù)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操作演示導入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如教學“對稱”這個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先在大屏幕上為學生演示很多漂亮的對稱圖案,讓學生們感受對稱的美觀,接著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嘗試制作簡單的對稱圖案,先讓學生拿出一張紙,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把紙對折,接著讓學生們動手在知識畫出一個圖案,然后再動手剪下這個圖案,對比看看剪完的兩個圖案,或者連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在動手觸摸、動腦思考的過程中,對對稱建立直觀的認識,為后續(xù)的學習做好鋪墊。
結語:
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導入是需要精心設計的一項關鍵性工作,課堂導入不是簡單的背景交待而是要讓學生可以有效投入學習的重要保障。課堂導入要精心準備,根據(jù)教學的目的、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最恰當、最生動的導入情節(jié),切記導入不能只圖表面的熱鬧,追求形式花樣,更不能占用過多的時間削弱其它教學環(huán)節(jié)。唯此,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耀成.小學數(shù)學新課導入技巧[J].考試周刊,2009(24):91.
[2]孫芹.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方法的教學實踐研究[J].中華少年,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