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娟
摘要: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不斷發(fā)生變化,通過問卷調查整理長春市四所大學的學生體育消費情況,了解其體育消費心理及其影響因素。大學生消費狀況,直接關系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間接影響未來體育消費行為發(fā)展方向[1] 。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和數理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具體體育消費因素。結果表明,在眾多體育消費影響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有經濟因素、個人因素、產品服務質量因素、觀念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針對這些因素提出合理化消費建議,以期為大學生體育用品生產企業(yè)提供備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消費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2—0154—02
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用于體育活動及相關方面的消費,主要包括購買體育服裝、運動器材、體育期刊、書報等實物支出,用于觀看各種體育比賽、表演、展覽等觀賞性的消費,用于各種各樣體育活動、健身訓練、體育健康醫(yī)療等參與型消費[2]。近年來,大學生體育消費觀念增強,消費能力有所提高,消費形式以購買運動服裝等為主,其次是觀看體育比賽等,因此,他們的體育消費特征會影響體育消費行為,直接關系到體育產業(yè)化和市場化的演替進程[3]。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研究長春市四所大學學生體育消費影響因素,希望為體育用品生產企業(yè)提供銷售參考。
一、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長春市大學生體育消費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tǒng)計法。對吉林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農業(yè)大學,長春市建筑大學部分本科生進行了調查,問卷調查對象不包括高水平運動員。本問卷隨機發(fā)放200份,回收問卷175份,有效問卷16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2.6%。
二、結果與分析
(一)長春市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影響因素調查問卷的信度及效度檢驗
選取對吉林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農業(yè)大學,長春市建筑大學200名本科生作為問卷調查對象,最后回收162份有效問卷,其中男生102名和女生60名,大學一年級學生35名,大二學生44名,大三學生45名和大四學生38名。表1、表2是調查問卷信效度的檢驗結果。
由表2可知,長春市大學生體育消費因素的Alpha值為0.876,當系數介于0—1時,系數越大問卷的內部一致性越好。由表2可知,效度系數為0.794,說明問卷是有效的。采樣KMO抽樣的適當性是0.794,0.8-0.9適合進行因子分析;0.7-0.8尚可進行因子分析;0.6-0.7勉強可進行因子分析;0.6以下則為不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的數值。這個量表的KMO取樣適當性在0.7-0.8之間,表明樣本可以進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球測試的值為342.825,自由度為153,重要性為0.000,達到非常顯著的水平,表明樣本適合于因子分析。對18個二級指標主成分進行因子分析,取特征值根大于1的因子,得到5個公因子。
(二)長春市大學生體育消費影響因素權重的確立
根據重要性分析水平,最終確立了長春市大學生體育消費影響因素的權重。一級指標權重順序依次為:經濟因素、個人因素、產品服務質量、觀念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二級指標權重值較高的因素是消費市場環(huán)境、體育產品價格、個人興趣、場館門票價格及產品售后服務。
(三)影響長春市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因素
1.經濟因素
大學生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父母[4],少數學生加上獲取的獎學金,貧困生可獲得國家補助、有的以兼職等方式獲取部分資金。大學生薄弱的經濟基礎決定了其消費能力,限制了消費水平,所以消費以低中端價格產品為主,高端體育消費占比不高,因此消費價格成為大學生體育消費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
2.個人因素
個人興趣愛好、閑暇時間及體育價值觀是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重要因素,在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過程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傳授體育技能,還要讓學生體驗到運動的樂趣,更好地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作用[5]。個性強的學生常常依據個人興趣愛好消費,有時甚至有沖動消費的行為。
3.產品服務質量
良好的銷售服務不僅會擴大商品銷售,增加企業(yè)利潤,而且還會增加大學生消費群體的信賴,提高企業(yè)聲譽[6]。相反,會挫傷消費者消費信心及消費的持續(xù)性,所以商家要充分保障體育消費市場的服務,制定合理價格,保證產品質量。
4.觀念
體育政策的頒布,全民健身的普及,新聞媒體的大力宣傳,校園體育文化的不斷豐富,使學生整體充分認識到體育強身健體的功能。但仍然有一部分學生認為體育健身不是生活必須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針對這種現(xiàn)狀,高校應加強校園文化熏陶,相關的社會體育機構應加強正確引導,形成健康的體育價值觀。
5.環(huán)境因素
現(xiàn)階段,大學生體育消費以實物消費為主,多傾向于國外品牌,同時體育消費行為受國外體育明星影響較大,特別是體育明星代言的產品受到一些大學生追捧,國有體育品牌消費逐年遞增,但國有體育品牌檔次急需提升。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是經濟基礎決定了大學生體育消費能力,但當代大學生自身獲取資金能力增強,經濟自由度加強,消費空間潛力較大,未來還會逐漸提升。
二是長春市大部分高校學生認為,適當的體育運動具有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的功效,但對體育消費認可度有待提高。
三是長春市高校擁有一定數量的健身場館,但未能充分滿足不斷擴招的高校學生健身需求;同時應該加大社會資金建設場地,緩解高校大學生體育健身消費壓力。
(二)建議
一是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間接地促使體育消費水平的提升,高校應正確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兼職,加快校企合作步伐,擴大學生自體賺錢渠道,提高體育消費能力。
二是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消費觀,挖掘高校體育消費潛在市場,同時加強全民健身、陽光體育宣傳力度,間接促進大學生體育消費。
三是加大學校體育場館器材建設,盡量以公益性為主,同時加快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增加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振國.影響長春市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 2014(6):5-6.
[2]王耀東.高校學生體育消費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6):34.
[3]丁峰. 關于南京市大學生大學生體育消費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6).
[4]劉靜.西安市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 2016:30-31.
[5]李秀亮.山東省大學生體育消費狀況調查與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18.
[6]李靜.太原市大學生體育消費現(xiàn)狀調查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 2016:48.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