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新課標卷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發(fā)展等級”中,“有創(chuàng)新”是其中一個方面。“有創(chuàng)新”要求見解新穎,善用新鮮的材料,或構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或能夠表現(xiàn)一定的個性特征。所謂“見解新穎”,是對考生寫作思維上的要求,即作文中心思想、觀點立意新鮮、獨到、不俗,非老生常談、人云亦云,而是能“見人之所未見,道人之所未道”,不落俗套。
技法點撥
如何做到“見解新穎”呢?考生可以通過多向思考、逆向思考、以深求新等方法來使自己的作文收到出人意表、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1.多向思考,避俗就新
多向思考,避開雷同思路,求得新思路。事物往往具有多義性,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會呈現(xiàn)“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象;同一材料,即使是眾所周知的材料,若能運用發(fā)散性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也會發(fā)現(xiàn)許多新的側面。
因此,考生在立意時可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多層次、多因素、多變量、開放性地思考,善于聯(lián)想、想象,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例如:面對“水”,沿著不同的方向、角度思考,能得出不同的立意:水不但自己奮斗不息,還能推動別人前進;水,經(jīng)常探求自己前進的方向;遇到障礙物時,水能迸發(fā)百倍力量;水遇到障礙物,會繞道而行,比喻人在生活中要機智靈活;水以自己的清潔洗凈他人的污濁,有容清納濁的大度量……
這就要求考生平時注意觀察感受,發(fā)現(xiàn)事物特點,聯(lián)系社會、人生,深化認知,提高思維品質。
2.逆向思考,推陳出新
逆向思考,就是讓思想沿著“順向”思路的相反方向推進,從相反的角度和方向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具體來說,就是當別人肯定什么的時候,不妨從反面想想能否否定它,當別人否定什么的時候,不妨從正面想想能否肯定它。例如對于“班門弄斧”的觀點,似乎早有定論,說的是在魯班門前擺弄斧頭,未免有不自量力之嫌,但是敢于在行家面前顯示本領,誰說這不是勇氣和膽魄的體現(xiàn)呢?這樣用求異思維立意,不就勝人一籌了嗎?但不是什么事情和問題都是可以逆向立意的,因為它首先要正確、合理。那些違反科學道理,有悖人們共識和傷害人感情的“反彈琵琶”,都是不可取的,比如要“尊老愛幼”,而不能“欺老騙幼”。
3.深入思考,以深求新
此外,“深刻”亦能彰顯獨到。有時,考生不妨“以深求新”,對材料進行深刻解讀與分析,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探求本質,也是達到見解新穎的途徑。比如,對于2018年發(fā)生的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一位考生寫道:
一段驚心動魄的視頻,還原了悲劇誘因;一場無謂的紛爭,讓十幾人“陪葬”。教訓之慘重,讓人不敢直視,卻不得不叩問,因為一點怨氣,就做出危及公共安全、傷及自身和其他無辜者的行為,是勇還是蠢?乘客與司機對罵互毆何以無人制止?痛定思痛,別止于唏噓,更別停留于憤怒,無徹底反思就無真正救贖。唯有不放任自己的任性、自私與怯懦,不縱容他人的暴行,生活方能平安美好。唯有形成制度正義,類似悲劇才能避免。
考生能由果及因、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深入剖析,挖根源、思應對,才能道人之所未道,彰顯深刻與獨到。
此外,要注意的是,立意能否新穎關鍵還在于作文題目預留了多少“反彈琵琶”的余地,在立意時,應在立意準確的基礎上進而求新,不能為刻意求新而標新立異,甚至出現(xiàn)違背邏輯事理的歪理、怪論,使得作文偏題、離題,這就得不償失了。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為了看更多的電影電視,追劇二倍速;為了更快地完成工作,加班成了家常便飯;為了看到更多的景點景色,出門旅行匆匆忙忙……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希望做的事很多,向往著更高需求的生活,所以不得不竭盡全力跟上倍速生活的步伐。你如何看待這種生活方式?請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試題分析
該作文材料由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層列舉倍速生活的現(xiàn)象,第二層概述倍速生活的原因,第三層是對倍速生活的反思。無疑,寫作的重點應放在材料的第三層,即“如何看待這種生活方式”。因此,考生寫作時要認清本質,由此及彼,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想象,既要表達深刻的生活體驗,又要寫出思考的廣度和深度。
參考立意:追求生活效率最大化無可厚非;“快”固然值得激賞,“慢”也有別樣的風光;生活中做加法容易,做減法難;倍速生活現(xiàn)象是時代的反映;倍速生活應因人而異;有時“慢”反而是一種“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