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發(fā)展方向日趨國際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外語與外語教學的重要性。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高中英語教學變得更加合理化,也越來越重視語言知識的應用。因此聽力教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與學生都偏重讀寫,輕聽說。導致英語聽力能力不健全。因此本文將對影響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效果因素進行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影響因素
【作者簡介】潘慈(1995.03-),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一、高中英語聽力現(xiàn)狀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主要呈現(xiàn)著階段性和過渡性兩方面特點。一方面經過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學生大體掌握了一定的英語語感,但他們并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訓練與規(guī)律性的練習,所以當學生過渡到高中時,便需要重新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能力以及進行系統(tǒng)的聽力訓練;然而在聽說讀寫的分值比例上,聽的分值所占比例較小,老師和學生并不會為此花費更多時間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另一方面高中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各個科目的學習都占據著高中生大量的時間,加上英語聽力僅作為英語試卷的一小部分,因此學生不能花費充足的時間進行聽力訓練。因而不難看出作為過渡性的學習,英語在聽力方面沒有發(fā)揮良好的作用。不同于初中生強烈的好奇心和輕松愉快的教學課堂,一方面高中生由于課程繁多,學習難度增大,加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降低。因此學生對英語聽力的學習沒有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在聽力的教學中,大多采用結合課本的聽力材料,而這種材料大多枯燥,不是當前熱門的話題,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反感被動接受知識,關注接近時代的熱門問題,從而我們不難看出教師在聽力教學的方式和聽力材料的選取上并沒有充分考慮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方式。當前高中學生聽力學習還存在著功利性。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將把學習重心放在占考試比重更大的部分,而高考聽力考試僅占英語考卷的一小部分,常常被學生忽視。學生會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分值所占比例更大的讀寫上面。即使有一部分對英語聽力很感興趣并且還希望通過良好的學習策略提高聽力水平的學生,面對高考的功利性和競爭性,他們也不愿浪費備戰(zhàn)高考的時間,而只能選擇了保守低效的訓練方法。
二、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聽力重視度不夠,訓練量不夠。由于高考的壓力和傳統(tǒng)英語教育的片面化,很多學生并不注重聽力的日常訓練,一方面老師不夠重視聽力的訓練,而將重心放在閱讀和課本的解讀上,另一方面學生也不夠重視英語聽力,很少拿出課外時間養(yǎng)成英語聽力訓練的習慣。
2.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應試教育下,很多學生習慣于“啞巴英語”的教學方式,很少開口模仿英語與英語調,這使得學生對語音知識的積累不充足,發(fā)音和辨音能力不高,在聽力中不能對一些容易混淆的發(fā)音做出準確的判斷,從而影響了聽力理解的準確性。同時,英語聽力也是一個需要大量英語詞匯和相應語法語感才能準確理解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如果存在詞匯量狹小、語法知識欠缺等英語基礎不扎實的問題,就會對聽力中的詞匯和句式結構產生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聽不懂。
3.欠缺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英語作為一門地區(qū)性語言,有著完全不同于漢語的相關文化背景和相應的語言特點。學生如果缺乏對相應的文化背景、歷史知識、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生活禮儀等方面知識的了解,就會增加聽力的難度。由于高中生課外時間有限,很難主動抽出時間通過閱讀課外讀物或觀看相關視頻了解英美文化,而高中教材很難更上時代變化,這就對聽力訓練材料的選取和聽力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三、影響高中聽力效果因素
1.文化差異與背景知識準備方面。語言是一個文化的載體,它對整個語言使用群體的心理、道德乃至思維方式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由于風俗習慣、地理環(huán)境、宗教信仰、思維定式等方面的不同,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化的內涵也是不一樣的。文化由于其復雜性而成為語言信息深層最難領會或察覺的內核。在聽力教學中,高中學生往往由于對西方文化的不理解而造成聽力理解的障礙。比如:對顏色的理解,中華民族和英語國家人群有所差異,如:中華民族對紅色的喜好歷史久遠,“紅色”常讓中國人聯(lián)想到幸福、吉祥、興旺、喜慶、熱烈等等。在英語國家,“red”也有象征喜慶、高興、幸福,如a red-letter day重要的日子、值得紀念的日子。但“red”的引申義在英語中貶多褒少,“red”常使西方人聯(lián)想到殘忍、災難、氣憤、潛在的危險、戰(zhàn)爭、死亡等。這種現(xiàn)象便存在著中西文化的差異。此外,學生聽的內容會涉及各方面的題材,要真正聽懂明白,除必要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外,和所聽內容相關的社會知識等背景知識也是必須具有的,這樣才能準確把握信息。
2.語言基礎。
(1)學生音節(jié)與輕重音掌握不足。不同于中國的漢語抑揚頓挫,英語不存在調值變化,音節(jié)、輕重音變化不準確會影響到他們掌握英語詞語的準確度。把握不了英語音節(jié)與輕重音,近音詞誤聽就較多。音節(jié)與輕重音在英語語音系統(tǒng)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幫助區(qū)別語義,高中學生由于受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影響,對英語音節(jié)與輕重音缺乏感性認識,常常出現(xiàn)誤聽現(xiàn)象。 因此對于一段英語聽力材料,一旦學生出現(xiàn)對某些關鍵詞的誤聽,便會導致都整篇文章的理解偏差。(2)詞匯量匱乏。在聽力理解中的每一個對話、語段、語篇都是由句子組成的,而句子的基本單位正是詞或短語。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少,當遇到大量不熟悉的英語詞匯時就無法理解聽的內容。在我們中學英語教學中涉及的聽力難度不算大。學生一直聽的都是比較簡單的內容,詞匯的范圍涉及也不算廣,但學生聽到稍微復雜的聽力內容時,就會出現(xiàn)“不知所云”的情況。同時英語聽力中也有許多與漢語相似的俗語、慣用語等,這些詞匯所表示的意義并不是簡單詞匯意義的疊加。學生雖然對這類詞聽清了,但由于不了解這些詞語的深層含義,還是無法理解如:Every coin has two sides.大多數同學會直意為每一個硬幣都有兩面。而真正的含義是凡事都有兩面性。聽力所給予學生的思考時間本身就短,句子本身所具有深層含義,加之學生沒有足夠的思考時間。無形中給聽力加劇了難度。
四、提高英語聽力學習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聽力的興趣。提高高中生英語聽力教學的質量,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聽力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活用聽力材料以及趣味講解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們建立英語聽力的興趣。同時要注重分層教學,針對部分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情緒的學生,采用更細致化的教學。
2.優(yōu)化課外聽力材料的選擇與使用。在進行高中英語聽力訓練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們接觸更廣泛的課程。同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等方式來拓寬學習途徑,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采用更先進的教學設備,所選擇的聽力訓練材料也盡可能滿足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幫助學生實現(xiàn)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
3.加強語音、詞匯和語法的教學。由于英語聽力能力提高,關鍵在于加強詞匯語法的應用以及明確語音的辨析,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言基礎。課堂教學時,老師要用準確的發(fā)音來進行教導,針對學生發(fā)音不準確的情況要及時糾正。同時要引導學生們多聽國際新聞等英語聽力材料,在聽這些材料過程中學會語言的運用方法,同時擴展英語聽力詞匯的掌握程度。 在對語法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們建立語法知識體系,形成相對完善的英語聽力知識框架。
4.加強對英美文化的導入。由于中外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學生在做英語聽力訓練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外國的文化背景,不能將本國文化帶入情境。 這就要求高中英語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們拓展相關文化知識,可以總結文化差異,了解一些西方小習俗。運用趣味的教學方式來鞏固學生們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擴展學生在西方文化背景領域的知識面,有助于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
五、結語
英語聽力無論是在高中以及今后的學習中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高中階段應更加重視聽力的學習。根據當前的現(xiàn)狀以及問題所在,對癥下藥,促進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熊書梅.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2(12).
[2]陳婉媛.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之小議[J].新課程(中學),2012(07).
[3]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2007.
[4]Genc, G. Attribu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 effects of gender, age, and perceived success[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 2016 (12): 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