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新
(山東省平原縣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山東 德州 2531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胃潰瘍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發(fā)病人群也越來越廣泛,胃潰瘍作為一種慢性潰瘍病,多發(fā)生在胃角和胃竇小彎,常見的臨床癥狀有規(guī)律性上腹痛、腹脹、反酸燒心、惡心、嘔吐等[1],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對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需要對患者采取及時并有效的治療方法,否則可能出現(xiàn)潰瘍穿孔、出血、癌變等并發(fā)癥,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本研究中,將對36例胃潰瘍患者進行研究,探究半夏厚樸湯在胃潰瘍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挑選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胃潰瘍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8例,其中實驗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齡在25-52歲之間;對照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9例,年齡在28~60歲之間,兩組患者的病程均在1~6年之間。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數(shù)據(jù),無差異性,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胃鏡診斷為胃潰瘍患者。排除標準:肝臟功能異常的患者和對藥物過敏者。
對照組:進行西藥治療,口服奧美拉唑,按照醫(yī)生指導進行服用,20mg/d,2周為一個療程。
實驗組:進行中藥治療,取半夏、茯苓各12克,厚樸、生姜各9克,干蘇葉6克,采用水煎的方式熬制半夏厚補湯,患者依從醫(yī)生指導進行服用,1劑/d,2周為一個療程[2]。
1.3.1 療效判定
(1)痊愈:胃鏡下潰瘍部位全部愈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2)有效:胃鏡下潰瘍部位大部分愈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3)無效:胃鏡下潰瘍部位愈合不明顯,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惡化。治療有效率為痊愈率與有效率之和。
1.3.2 副作用
對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腹瀉、惡心等發(fā)生率進行記錄和分析。
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66.67%,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4.44%,實驗組的結(jié)果明顯高于對照組結(jié)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實驗組中腹瀉患者1例,對照組中腹瀉患者3例,惡心患者2例,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胃潰瘍的主要癥狀為胃痛、惡心、嘔吐、出血等,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引起該病的原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3]。通常情況下對于胃潰瘍患者主要采用西藥治療,藥物為奧美拉唑,可以對胃潰瘍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若長期服用該藥物,可能會產(chǎn)生較多的副作用,同樣對患者有一定的危害性。在本文中,通過對半夏厚補湯應用于胃潰瘍患者臨床治療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94.44%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66.67%的有效率,實驗組患者5.55%(1例)的副作用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27.78%(5例)的副作用發(fā)生率,說明半夏厚補湯具有更高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因此,半夏厚補湯應用于胃潰瘍患者的治療中,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