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瑩 馬麗娜
(長春科技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漢語思維以整體性、形象性、和諧性的特征見長。西方語言具有較強邏輯性和辯證性的思維,不同的思維方式影響大學生英語寫作的表達方法。
中西方的思維差異主要反映在詞語運用方式的不同,中西方思維方式決定了選擇詞語傾向的不同。首先,中西方語言表達過程中對動詞、介詞、名詞的使用頻率有差異。西方語言表達更傾向于抽象的表達方式,因此習慣于使用靜態(tài)的表達方式。漢語語言的形象性特征較為明顯,因此表達起來有動態(tài)性的特征。而漢語在表達動作時更多的使用直接動詞,動詞表達的更為直接形象,常常用實的形式表達虛的概念,用具體形象的詞匯表達抽象的內容。其次,詞匯的文化內涵有較大差異。中西方思維影響下不同的詞匯賦予獨特的意義。龍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圖騰,龍飛鳳舞、龍馬精神。而英語中的dragon視為丑陋兇殘的象征。中西方有些詞匯的文化象征意義差距較大,表達獨特的文化理念。第三,英語詞匯的使用更傾向于求真務實,對修飾的詞匯使用的比較謹慎,而漢語的修辭較為華麗,喜歡用各種修飾詞來表達情感,強調措施的對仗工整,注重語言的形式美感,在詞匯選擇上多用成語習語。
中西思維差異對句子的結構有一定的影響,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重邏輯推理,重個性思維的表達方式,因此在語句運用的層面更注重通過詞匯的形式變化來展示語言的表達方式,強調運用詞語的曲折變化、詞綴、關聯(lián)詞表示句子的形式和具體的內涵。漢語的表達方式更注重形象性,強調以整體性思維為主,因此更注重通過詞匯的搭配來展示字詞意義與語句意義,強調展示其中隱藏的邏輯關系等內容。漢語詞匯更注重語言的連貫性,漢語句子中的詞匯沒有表示明顯的邏輯關系的專用詞,表邏輯關系主要依靠句子結構,因此與英語語句表達方式不同。中西方的思維方式與文化的差異直觀地表現(xiàn)在語言表達方面。英語的語句常常表現(xiàn)無生命的物體,強調以抽象的句詞或動名詞作主語,漢語通常用發(fā)出動作人或物做主語。中西方句子的語序也有一定的差異,由于中西方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中國人習慣由大到小、由遠及近,強調在關注整體的基礎上關注個體,因此漢語的語句多為曲線型,在語句表達的過程中大多先偏離基本內容,習慣于表示完時間、方式、原因等信息后再表達基本意圖。而西方人的語句表達先呈現(xiàn)基本意圖,以開門見山的方式進行表達,再用復句的形式對基本意圖進行說明,使英語語句的表達呈現(xiàn)出抽象、擅于分析和關注細節(jié)特征。
西方人以直觀的表達方式見長,中國的語言表達方式有含蓄委婉的特征。這種民族差異決定了行文方式的差異。英語寫作思維方式以直線方式為主,強調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強調開篇就交待結果和個人的基本觀點,然后圍繞著細節(jié)進行討論。并且運用一系列的分析和舉證方對觀點進行論證。漢語文章的表達以一系列的渲染和鋪墊后達到呈現(xiàn)主題思想的目標,有時文章的主題句需要自己歸納,漢語篇章是由次到主,由背景到主題的歸納方式。漢語寫作更多的講究遣詞造句,強調運用豐富的鋪墊方式。學生只有了解英漢表達方式,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寫作教學應當促進學生了解不同的思維理念,注重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養(yǎng)成學生的英語思維,引導學生在中西方的寫作思維比較中更深刻地認識西方的寫作方法。思維模式對于文化積淀有重要價值,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向學生滲透各種歷史、宗教、哲學與風俗習慣方面的常識,強調運用中西方文化對比的方式理清學生思維,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目標。教師應當在寫作教學時引導學生比較兩種不同的語言風格,促進學生對英語表達方式有深刻的認同感,讓學生知道英語表達的所以然,由此才能提高學生英語表達的自主性,引導學生在英語寫作時慢慢地脫離母語的負遷移因素影響,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整體質量目標。
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還要運用多種寫作方法,由于英語與漢語的表達習慣、用詞方法、語句結構的不同,因此需要在聽、說、讀、寫等多種訓練方法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聽說讀寫譯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接觸大量的英語材料的基礎上養(yǎng)成英語的表達習慣,重點選取一些典型英語篇章供學生進行寫作范本的分析,達到讓學生認識中英語的差異,幫助學生掌握選詞、造句和行文的規(guī)則,促進學生擺脫漢語思維的定勢,達到訓練學生英語表達思維目標。
基于中西方思維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應當讓學生認識英語寫作與漢語表達方式的不同,促進學生掌握獨特的英語寫作表達方式,著力構建完善的英語寫作表達體系,全面提高學生開展英語寫作認知的深入性,達到高質量、全方位、綜合性的訓練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