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
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或許有著高低貴賤之分,因此,盡管自由、平等、博愛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普適價值觀。但至今還是人類社會需要做出不懈努力的遠大目標。但作為一個單一的生命個體,每個人都應(yīng)該是平等的。這是因為,在你擁有了生命的同時,也就擁有了生命所賦予的同樣的內(nèi)涵和價值。所有這一切,不應(yīng)因為你所處的社會階層的高低而有所差異,這一點應(yīng)該是文明社會的共識與標志。
當然,在施助者和受助者之間也是一樣。首先,慈善不是施舍,尊重是慈善內(nèi)驅(qū)力中至關(guān)重要的一種力量。正因我們尊重弱小或危困人群的生存權(quán)利,乃至人格上的尊嚴,因此我們才會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能夠更好擁有這份權(quán)利,保持這份尊嚴。在西方,許多慈善捐助并不是簡單的給予,而是通過受助者的一份努力來獲得捐助。例如,可以通過做義工的方式來幫助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這樣既讓孩子體驗到通過自己的付出而獲得回報,同時也避免了因單方的給予給孩子的心理造成被施舍的負面感受以及人格上的壓抑甚至是扭曲。
愛別人的前提是要愛自己,同理,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的前提是要尊重自己。正所謂,尊嚴源于自重。
說到這兒,筆者很想向大家介紹一首MTV,它會告訴我們怎樣做才叫尊重自己,怎樣做才算得上沒有辜負屬于自己的這個生命。這是一首由德國人拍攝并演唱的音樂電視,它的歌名便是《尊重自己》。
它是由以下三組情節(jié)組成的——
首先是一個男孩,他自幼非常喜歡籃球運動,對那些籃球明星極其崇拜。但總是因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條件而缺乏信心和抱負。這時,這個男孩的影子從他的身上飄然而出,這個“他”便開始了漫長而不懈的努力。虛心請教、刻苦訓練、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愛好之中。后來“他”終于成為NBA的大牌明星,實現(xiàn)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第二個情節(jié)是,一個黑人小伙子撿到了一個錢包,畫面中的他便開始猶豫于應(yīng)該如何處理這份意外之財。此時,小伙子的影子也飄然而出,只見 “他”不斷地詢問著,奔跑著,十分焦急地尋找著失主。最后,“他”敲開了一間豪華別墅的房門,一個紳士模樣的白人老者走了出來,這就是“他”要尋找的失主。于是,老者不僅將這位窮困潦倒的黑人小伙熱情地讓進了別墅,后來他們還成了忘年的好友。最后一個情節(jié)是,在一個公車站,有一名身材極胖的男子正在等車。不一會兒,車來了,正當胖男子欲起身上車的時候,只見一位窈窕淑女從身后快步上了那輛汽車。這令那位胖男子一見鐘情,但他卻在自卑于自身的缺陷。此時,他的影子飛快地離他而去,一個箭步登上了已經(jīng)發(fā)動的汽車。后來,想必是那位女郎被“他”那真摯的情感和不懈的追求所打動,因此“他”也就終于如愿以償,抱得美人歸。
愛好,常常來自于天賦,這種天賦便是造物主特別的恩賜。愛好,會使你的人生多一份熱愛、多一份沉浸、多一份享受、多一份光彩。尤其是在嘈雜和紛爭的當今社會,她還會令你多一份身心的寧靜。如果不為之付出應(yīng)有的重視和努力,你就永遠享受不到那種盡情盡興的酣暢,永遠領(lǐng)略不到那種美輪美奐的成就。因此,你不珍惜自己的天賦,甚至放棄自己的愛好,使得那只屬于你自己的,妙不可言的人生享受與你擦肩而過,這便是對你自己的一種不尊重。
對自己的情感也應(yīng)如此。當你對人對事產(chǎn)生了真摯的感情,或是愛戀,就應(yīng)該去爭取,去追求。也許你還不具備這樣那樣的條件,也許你在他(她)面前真的是那么的渺小,然而,感情卻是真實的,也是美好的。真實就是你表達自己愛戀的資格,美好就是你能夠贏得芳心的魅力所在。因此,你應(yīng)該勇敢地去表達這種真實,不懈地去追求這種美好,為了你的情感,為了你的愛。尊重自己的情感,就是尊重自己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
尊重自己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那個老者既是一個白人,又是一位富豪,他之所以能夠和那位流浪街頭,窮困潦倒的黑人青年結(jié)成忘年好友,其基礎(chǔ)就是對那位黑人青年的尊重。而這份尊重就是源于那位黑人青年表現(xiàn)在拾金不昧上的優(yōu)良品格。因此,盡管你還很貧窮,盡管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但是,只要你尊重自己,特別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就一樣能換來他人的尊重和友愛。
還有另外一個傳奇的故事——
一天夜里,已經(jīng)很晚了,一對年老的夫妻走進一家旅館,他們想要一個房間。前臺侍者回答說:“對不起,我們旅館已經(jīng)客滿了,一間空房也沒有剩下?!笨粗@對老人疲憊的神情,侍者又說:“但是,讓我來想想辦法……”很快,這位侍者將這對老人引領(lǐng)到一個房間,說:“也許它不是最好的,但現(xiàn)在我只能做到這樣了?!崩先艘娧矍捌鋵嵤且婚g整潔又干凈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來。
第二天,當他們來到前臺結(jié)賬時,侍者卻對他們說:“不用了,因為我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給你們住了一晚——祝你們旅途愉快!”原來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沒睡,他就在前臺值了一個通宵的夜班。兩位老人十分感動。老頭兒說:“孩子,你是我見到過的最好的旅店經(jīng)營人。你會得到報答的?!笔陶咝α诵Γf這算不了什么。
沒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開看,里面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并有簡短附言,聘請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飛機來到紐約,按信中所標明的路線來到一個地方,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聳立在他的眼前。原來,幾個月前的那個深夜,他接待的是一個有著億萬資產(chǎn)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為這個侍者買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會經(jīng)營管理好這個大酒店。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爾頓飯店首任經(jīng)理——喬治·波特的傳奇故事。
從這個真實的故事中我們受到的啟發(fā)是,作為一個旅店的伺者他肯定不會富有,甚至可以說是生活在較為底層的人。但是,即使是這樣的自己也一樣值得尊重,因為讓自己懷有一顆同情心和同理心,就是對自己的尊重,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尊重。這位伺者正是因為對自己的尊重才換來了別人的尊重,甚至是與他在財富、地位上有著巨大差異的人的尊重和幫助。
為此我們得出兩個感悟:作為慈善的雙方,施助者要記?。捍壬撇皇鞘┥幔瑢κ苤綉?yīng)該給予人格上的尊重;受助者要記?。贺毟F和危困只是生活的境遇不同,并不代表你在人格上就低人一等,因此,不要以失去人格的尊重而換取救助,更不要對自己失去應(yīng)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