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尚進
摘 要: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是教師與幼兒之間對同一活動目標產生的相互作用的行為,良好的師幼互動不僅能夠促成積極的師幼關系,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學習的良好基礎。本文通過描述高質量師幼互動的特點,提出提升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科學教育;師幼互動;互動質量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不可避免存在師幼互動過程,師幼互動貫穿整個教學活動。這個過程中師幼之間的關系就具有重要意義。高質量的師幼互動不僅能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還能提高幼兒的認知度與學習興趣,給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空間。
一、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師幼互動的界定及意義
(一) 師幼互動的界定
師幼互動即教師和幼兒之間發(fā)生的人際互動,劉晶波認為“發(fā)生在幼兒園內部的、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幼兒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行為和過程”就是師幼互動。簡單地說,師幼互動是指師幼之間發(fā)生的各種形式、性質和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行為是平等、雙向的,教師與幼兒雙方之間的互動行為和互動內容,會對各自的行為或者是心理上均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幼兒身體反應的效果比較明顯,好的活動影響效果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認知度。在雙方互動的過程中,首先要確定統(tǒng)一的活動主題和活動目標,然后就某一問題點切入到話題中,教師與幼兒通過肢體語言或其他方式開展雙向、平等的信息傳遞,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舉動。
(二) 師幼互動的意義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效果對整個教育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促進活動的積極開展,又能促進幼兒整個學習活動中的良好開展。教育是教師與幼兒之間對特定教育內容開展的相互交流與作用的活動?;邮侵附處熍c有之間平等交流的特殊過程,兩者均是活動的主體。高質量師幼互動促進學前兒童的情感與社會性、學習方式、語言和認知發(fā)展并影響兒童未來的學業(yè)和心理健康狀況,有研究表明師幼互動中的教育支持能顯著預測幼兒的語言和學業(yè)能力,情感支持能顯著預測幼兒的社會技能,而其他結構性質量因素則沒有顯著預測作用。
二、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中高質量師幼互動的特點
在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水平高低會直接影響幼兒后期的學習發(fā)展水平、學習行為、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大量的研究證明高水平的師幼互動可以幫助幼兒發(fā)展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并且能力水平、認知能力、社會責任感等均有很大提高,教師也可在此過程中得到自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高質量的師幼互動具有三方面的特點。
(一) 突出積極情感的表達
師幼互動行為的發(fā)起分為積極、消極和中性三種。師幼互動中的反饋行為包括積極、消極、中性和無反應四種。通過觀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到高質量的師幼互動中教師總是以飽滿、積極的熱情親近幼兒,開展相關的科學教育活動。教師的熱情主要源于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與向往,這種熱情可以感染幼兒,營造出積極的教育活動氛圍,在這種氛圍下,教師與幼兒是平等的,師幼之間彼此尊重,共同進步?;顒又袝霈F(xiàn)較多的微笑、眼神和肢體語言交流,促進幼兒自主的科學探究活動。
(二) 重視幼兒主體地位
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和幼兒是活動的雙主體,教師是教育活動中的引導者,應當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自主探索和表達,并給予幼兒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幼兒是活動的參與者和活動效果的反饋者。教師在科學教學活動中必須做到以幼兒為中心,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創(chuàng)設幼兒自主探究和操作的環(huán)境。同時教師要注重表達,給幼兒自主表達的機會,將自己探索的成果表達出來,增強幼兒的學習自信心,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肯定,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 呈現(xiàn)出高效的設計活動
在科學教育活動的準備階段教師能夠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準備新穎的活動材料,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從而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教育的興趣。首先,教師根據活動主題準備不同種類活動材料,給予幼兒選擇的機會。其次,根據活動的性質,采用多種組織形式,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最后,教師善于觀察,依據幼兒的個體差異不斷調整活動進程,讓每個幼兒都得到較大限度的發(fā)展。
三、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質量提升的建議
幼兒科學教育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主要在于發(fā)展幼兒好奇心,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愉悅的情緒體驗,產生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積極對自然界和人工自然關注和愛護的過程。與其他幾個領域在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有一定的差異。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提升師幼活動的質量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 激發(fā)幼兒興趣,增加探索機會
關注師幼關系的融洽性。師幼關系的融洽性可直接影響師幼互動的結果,融洽的師幼關系可以大大地提高師幼互動水平。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微笑、語言或肢體動作向幼兒傳遞自己的積極情感,讓幼兒感受到親近、友愛的活動氛圍,主動維護好師幼之間的融洽關系,吸引幼兒積極參加活動。
關注材料的開放性、形式的多樣性。操作材料是教師開展科學教學活動的必要前提條件。教學材料應當種類豐富,使用范圍較廣,覆蓋層次由易到難,適合不同水平的幼兒。材料的結構要具有可能性和發(fā)展性。材料的多樣化可促成多種形式活動的開展,例如小組合作、團隊配合、個人搶答等。充分調動幼兒投入的積極性,增加師幼互動的機會,提高師幼互動的水平。
關注時間的空余性。教師在教學活動準備階段設計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提前規(guī)劃好活動時間,在時間安排上要有空余,不要太滿。教學活動內容結束后,給幼兒留有一定的發(fā)散空間,讓幼兒對學習內容加以發(fā)揮和想象,在這個過程既可以鞏固所有知識,還給師幼互動提供了很多機會,既保證了活動的高質量又促進了師幼之間的互動。
(二) 承認幼兒主體,重新定位教師角色
師幼關系應遵循“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理念,教師在師幼互動中首先應該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規(guī)范自己的教師職責,時刻關注并處理好活動預期與生成的關系。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對幼兒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處理好活動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在教學活動準備階段,教師會在方案中預先設定好活動內容和活動方案,包括活動時間、內容、形式、目標等,這個活動過程中按照計劃有序開展。在活動設定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興趣,預設出針對某一活動內容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或產生的答案,結果或者答案應該具有彈性,以便實際教學結果出現(xiàn)偏差可以進行合理選擇,來滿足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出的問題。
提供個性化支持。幼兒的發(fā)展具有差異性、不平衡性、順序性和階段性等特征。因此,幼兒的知識儲備、學習習慣、行為特點都會存在差異。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特征,了解每名幼兒個體差異特征,在活動設定的準備階段預想出不用的活動結果,在同一主題活動下,為不同幼兒提供個性化支持。
(三) 關注認知發(fā)展,重視幼兒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雖然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有限,但在良好的積極氛圍下,可以激發(fā)幼兒產生發(fā)散性思維,建議教師不僅要關注幼兒的認知發(fā)展,還要摸索和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逐漸滲透思維訓練,掌握教學實踐技巧,發(fā)散教學思維等。
開展頭腦風暴。有效的教學材料、新穎的教學工具或幼兒園環(huán)境可以促進幼兒產生新想法,開展頭腦風暴。在活動引導環(huán)節(jié),可以借助活動道具拓展幼兒思路,發(fā)散幼兒思維,為后續(xù)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進行有效提問。有效的提問不僅能吸引幼兒參加活動,又能刺激幼兒提高認知度。在集體活動中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促進并了解幼兒的活動參與度,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教學活動中有效的提問應該注意難易結合、形式有松有緊,進行合理搭配。
(四) 優(yōu)化教師師幼互動的知識結構,增加教師在職培訓機會
拓寬教師學習途徑。通過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教師的學歷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師幼互動的水平。學歷較高的教師,在其開展的教學活動中師幼的互動水平越高。優(yōu)化幼兒園教師的教師結構和教師水平作用和意義重大。在實際情況中市區(qū)幼兒園教師的學習及培訓機會是遠遠多于縣區(qū)內幼兒園教師的,多的培訓機會就會增加教師的知識補充來源,知識水平越高,師幼互動的水平越容易提高。幼兒園可邀請專家進園培訓,同行之間也應多交流學習,可定期參與或借鑒一些國內外的師幼互動培訓項目。
樹立終身發(fā)展理念。當今社會經濟和其他領域速度發(fā)展之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應該樹立終身發(fā)展理念,堅持學習專業(yè)知識,提升自身專業(yè)能力。樹立終身發(fā)展理念首先要確定教師的角色,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成為幼兒的引導者和朋友;其次要承認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和保護幼兒,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信仰為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由于幼兒園在教育當中具有特殊意義,幼兒園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幼兒教師屬于引導者。因此要想提高師幼活動的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幼兒園要增加教師培訓活動,為教師提供培訓的機會,從而優(yōu)化師幼互動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宋愛芬,蓋笑松.師幼互動質量干預課程設計及其實施效果[J].學前教育研究,2019(5):3-14.
[2]彭瑾.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的現(xiàn)狀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3]李玉.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6).
[4]王士宗.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
[5]陸永芬.如何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
[6]魏晴燕.互動有效課堂才有效——談幼兒園課堂上的有效師幼互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0).
[7]王偉洲.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開展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兒童發(fā)展究,2018(2).
作者簡介:
于敏,尚進,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