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強
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邏輯分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之足球運動的專項訓練中各競技子能力(技能、戰(zhàn)能、體能、心能、智能)的同步發(fā)展現(xiàn)象進行研究。進一步梳理足球運動的專項特點,從實戰(zhàn)的高度,找出體能、技能、戰(zhàn)能、心能、智能等各競技子能力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加以論證。試圖在研究足球同步訓練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各競技子能力同步訓練的一般理論,為我國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訓練理念的更新以及訓練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同場對抗性項群? 同步訓練? 足球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b)-0052-02
在目前的運動訓練中,過于宏觀的訓練理念對于專項訓練的指導效果不好,即便這些理念是正確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形成以專項本身特點為核心的訓練理念。競技運動項目在不同的類型基礎上,又分為不同的專項,不同專項在技能、戰(zhàn)能、體能、心能與智能等方面也均具有不同的特點,對這些特點的認識以及對其相互之間關系的把握,應該是我們進行運動訓練實踐的主要客觀依據(jù),也是各專項訓練理念的基礎依據(jù)。
我國足球運動水平比較落后,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我們的訓練理念長期滯后以及由此導致的訓練水平不高所造成的。長期以來,我們對競技能力各子能力非同步發(fā)展的認識造成了訓練與比賽的脫節(jié),直接導致我們的隊員在比賽實際中無法表現(xiàn)出應有的技戰(zhàn)術能力,獲得理想成績?,F(xiàn)代足球訓練理念認為,足球運動員的專項提高階段的訓練環(huán)境應與比賽環(huán)境高度統(tǒng)一,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出來的能力才是運動員在比賽中所需要的[1]。
1? 同步與非同步的區(qū)別
同步是指兩個或多個隨時間變化的量在變化過程中相互間保持恒定的關系。非同步是指變量之間不保持恒定的關系。而同步性具有條件性和相對性的特點,非同步性具普遍性和絕對性的特點。
哲學上因果關系的必然性、普遍性和時序性決定了事物發(fā)展的非同步性。在競技體育中,從選材、運動員身體發(fā)育、各個階段的訓練、比賽,以及不同訓練方法的運用、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調整控制和訓練后的恢復等,存在著大量的非同步現(xiàn)象。
2? 競技能力的子能力與同步訓練的關系
競技能力的各子能力在足球比賽中同步為運動員提供著支持?;颈憩F(xiàn)為:運動員良好的體能狀況可以使其保持好的心理狀態(tài),可以使其大腦保證充足的氧份,能夠準確地閱讀比賽,并且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形成決策,充沛的體能來支撐整場及時高效地執(zhí)行局部和整體的戰(zhàn)術行為??梢钥闯?,各子能力相互之間的關系具有統(tǒng)一性。既然各子能力是同步為運動員的比賽提供支持,那么在訓練中對各子能力的非同步安排是否科學?也就是說,我們在非同步訓練理論指導下所獲得的競技能力,是不是專項比賽所需要的?如果是所需要的,那么我們該如何解釋比賽中各競技子能力同步為運動員提供支持這一現(xiàn)象;如果不是所需要的,那我們就應該對以往的非同步的訓練理念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與分析,以找出與同步訓練理念的關系,更好地為專項訓練以及比賽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的研究假設,以足球運動的專項訓練為研究對象,對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的專項訓練理論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與分析。以期為我國該項群項目的專項訓練,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jù)和參考借鑒。
3? 體能在同步訓練中的重要性
在競技能力各子能力中,體能是基礎、核心、技能、戰(zhàn)能這4項子能力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侯向峰,馬凱在《我國競技體育體能訓練創(chuàng)新的對策研究》中指出:即使在某些技能主導類項目上,我國運動員常常不是在技術上輸給對手,而是因為體能的不足才導致最終的失敗[2]。而這種體能的不足,我們認為更多的是專項體能的不足所導致的。
李少丹在《超越簡單性范式,厘清體能訓練思路》一文中指出:在指導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與參賽過程中,籌劃和掌控影響運動員體能的因素,已經超越了原有體能分類理論所提供的簡單性思維疆域,體能分類理論,在不斷涌現(xiàn)的非線性、不確定和無序的復雜性因素面前,已經逐漸失去了解釋力和預言力[3]。
4? 同步訓練在足球訓練中的應用
足球運動屬于高強度、間歇性的反復沖刺跑以及在劇烈拼搶中頻繁使用身體沖撞的混合型運動項目。足球運動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顯示,訓練和比賽必然要遵循項目的特征和規(guī)律,體能訓練的特點同樣應引起注意。足球比賽中,有氧與無氧供能不斷變化,高強度間歇性的跑動占據(jù)多數(shù),并且在此過程中要不斷應對各種實際情況做出不同的判斷與決策,并且需要立刻高效的執(zhí)行力,作出相關的技戰(zhàn)術調整。足球專項體能的表現(xiàn)不同于田徑運動的體能表現(xiàn),不能簡單照搬田徑式的體能訓練方法,而是要通過發(fā)展專項特有的手段去發(fā)展符合足球運動特點的體能,其生物學機制在于適應過程的專項特異性[4]。而在足球訓練的實際過程中,體能訓練卻大都采用田徑式的體能訓練方法,訓練的表現(xiàn)形式與足球運動的特征相差甚遠。比如說,我們廣泛采用的耐力訓練、速度耐力訓練以及速度訓練表現(xiàn)為周期性運動,而足球運動的“非周期性”是其一個重要特點;再比如說,我們廣泛采用的力量訓練方法的動作結構(深蹲、臥推等),在足球比賽中基本上不會出現(xiàn)。這種非同步的訓練,有可能導致訓練事倍功半,在比賽的關鍵時刻功虧一簣。
5? 結語
在訓練課中施加多個影響運動成績的因素,在課堂上,同時訓練多個機體系統(tǒng)的刺激比單一訓練單個系統(tǒng)的刺激的強度小,但多個刺激系統(tǒng)的總和比單個系統(tǒng)的刺激總和大,而且訓練時間持續(xù)較長,總體負荷量較大,內容上靈活變化,不易是運動員產生疲勞感,運動員訓練積極性高。
根據(jù)歐美足球強國足球訓練理念,專項體能的發(fā)展要結合球,在近乎比賽的環(huán)境中來進行針對訓練。這就要求教練員在具體的訓練設計上,既要考慮技能的發(fā)展,又要考慮專項體能的發(fā)展。
足球運動中的身體素質練習應該結合有球訓練進行。有以下優(yōu)點:第一,提高足球運動員專項能力;第二,模擬實戰(zhàn)場景進行身體素質訓練有利于提高技戰(zhàn)術能力;第三,無球的身體素質訓練單調乏味,結合球的練習可以更好地激發(fā)運動員的動機。
參考文獻
[1] 王民享,吳金貴.現(xiàn)代歐美足球訓練理念與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2] 侯向峰,馬凱.我國競技體育體能訓練創(chuàng)新的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35(3):63-65.
[3] 李少丹.超越簡單性范式,厘清體能訓練思路[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11):103.
[4] 伍少利,劉丹.足球運動員的體能特征及訓練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體育科技,2009,45(2):36-38.
[5] Young children.Perceptual and MotorSkills[J].1998(86):659-663.
[6] 李贊.論運動員競技子能力發(fā)展的非同步性特征[D].北京體育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