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霞 段亞賓 陳建華 婁東明 賀新新
摘? ? 要: 河南是農業(yè)大省、產糧大省,也是小麥、瓜菜消費大省,隨著耕作田日漸減少,傳統(tǒng)的糧食“一元結構”已無法滿足農產品供需、市場等變化,根據(jù)茬口對不同農作物進行科學統(tǒng)籌安排,形成高效種植模式是河南農業(yè)科技人員近年來不斷試驗、研究、推廣的現(xiàn)代農業(yè)種植方式。平頂山市農業(yè)科學院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出了“小麥—西瓜—蘿卜”一年內3種3收的糧瓜菜高效互作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解決農作物連作障礙,改良土壤,促進農業(yè)增產,提高經濟效益。從品種選擇、茬口安排、管理要點等方面介紹了河南糧菜一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以期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麥; 西瓜; 蘿卜; 糧菜互作; 高效栽培
河南是聞名全國的人口大省、農業(yè)大省、產糧大省,近年來,農產品供需、市場等因素的變化,使傳統(tǒng)的農業(yè)發(fā)展方式難以適應需求,加快轉變農業(yè)發(fā)展方式,推動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關乎農民群眾的利益,也對國家糧食安全生產具有重要影響。作為小麥、西瓜、蘿卜生產消費大省,為優(yōu)化品種結構,加快農業(yè)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提高糧經作物的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由傳統(tǒng)的“糧—糧”、“糧—經”為主的兩熟制,逐漸向“糧—經—經”新型農作制度轉變,既可提高土地復種指數(shù),改良土壤,又可增加經濟效益。平頂山市農業(yè)科學院通過多年的生產實踐,摸索出了“小麥—西瓜—蘿卜”一年3熟的糧菜互作高效栽培模式,合理充分地利用河南省作物生長季,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1 品種選擇
小麥選半冬性品種,如‘周麥22‘周麥26‘百農207‘中育9307等;西瓜選抗病性強、品質優(yōu)的品種,如‘綠冠‘凱旋6號‘8424等;蘿卜選用耐熱、生長快、早熟品種,如‘平青1號‘平豐5號等。
2 茬口安排與效益分析
小麥10月15—23日播種,翌年6月1—5日收獲,西瓜5月10—15日穴盤育苗,6月10日前后麥收后立即整地定植,8月上旬拉秧,蘿卜8月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收獲。一般667 m2可收獲小麥500~600 kg,產值1 100~1 300元,西瓜產量4 500~5 500 kg,產值2 300~2 800元,蘿卜可收獲5 000~6 000 kg,產值1 500~1 800元,全年667 m2產值4 900~5 900元,除去肥料、種子等成本900元,667 m2年純收益4 000~5 000元
3 管理要點
3.1 小麥栽培管理要點
3.1.1 施足底肥,精細整地 667 m2施用有機肥 1 000~1 500 kg,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00 kg。深耕細耙、精細整地做到上松下實,無漏耕漏耙,無架空暗壟等。
3.1.2 適量播種 667 m2播量10~13 kg,播種深度以3~4 cm為宜,可使出苗迅速,苗齊、苗壯[1-2]。
3.1.3 不同生育階段的管理措施 冬前冬小麥的生育特點可概括為三長一完成,即長葉、長根、長蘗和完成春化階段發(fā)育。這個時期管理的任務是促苗齊,苗勻,苗足,培育壯苗,實現(xiàn)合理群體,為麥苗安全越冬和春季生育良好打好基礎。返青后,根據(jù)苗情追肥,對弱苗麥田(葉形看上去像馬耳朵)應抓緊早追肥,667 m2可施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5~7 kg,有條件時并配合澆水;對于壯苗麥田(小麥葉形看上去像驢耳朵),拔節(jié)期要控制肥水管理,預防倒伏[2]。抽穗揚花期常受干熱風危害造成減產。667 m2可用0.2%濃度的磷酸二氫鉀肥液50 kg在抽穗揚花期噴1~2次,2次間隔時間為10~15 d,以促進小麥灌漿結實,并能減輕干熱風的危害。重點要做好條銹病的監(jiān)測與防治工作,若同時發(fā)生條銹病、白粉病和蚜蟲危害時,可選用三唑酮和吡蟲啉藥劑混合噴施,一噴多防[1]。
3.2 西瓜栽培管理要點
3.2.1 培育壯苗 (1)育苗場所:在小拱棚內采用32孔或50孔的穴盤育苗[3]。(2)苗床管理:出苗前白天保持棚內溫度在30~35 ℃,夜晚溫度在18~20 ℃,需注意在11:00—14:00棚內溫度如果超過35 ℃,不能直接放風,需通過遮陰措施降溫,保證出苗時期的溫度和濕度。出苗后白天棚溫保持在25~30 ℃,夜間保持在15~18 ℃。幼苗應盡可能的多見陽光,當溫度超過30 ℃時要及時放風,防止產生高腳苗,同時視苗床內的墑情及時澆水。苗期注意防治立枯病、炭疽病。
3.2.2 搶時定植 小麥收割后,瓜苗2葉1心或3葉期即可定植。定植深度以埋沒營養(yǎng)坨1.0~1.5 cm為宜,定植后澆足定植水[3-4]。
3.2.3 合理密植,高壟種植 為保證西瓜旱澇豐收提倡高壟種植,壟間距為3.0 m,壟寬100 cm,壟背上開澆水溝,西瓜定植在澆水溝兩側,株距為50~60 cm(圖1)[4]。
3.2.4 整枝壓蔓 定植后10~15 d,西瓜開始甩蔓,在主蔓基部選留2條生長健壯的側蔓,其它枝蔓全部摘除,當主蔓長40~50 cm時開始壓蔓,在結瓜處的前后兩個節(jié)位不能壓蔓,雌花節(jié)上更不能壓蔓,以免造成子房損傷而脫落。西瓜壓蔓切忌壓傷莖蔓。為了避免上午瓜蔓含水分多而脆壓蔓時造成損傷,壓蔓應在中午前后進行。西瓜坐穩(wěn)后,在結瓜節(jié)位后10~15片葉打頂[5]。
3.2.5 人工輔助授粉 雌花開放后,7:00—10:00采剛開放的雄花對雌花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每朵雄花可授1~3朵雌花。
3.2.6 科學水肥管理 西瓜拳頭大小時,667 m2追施尿素5 kg、硫酸鉀復合肥10 kg,或三元復合肥15 kg,同時視墑情澆小水,采瓜前20 d停止?jié)菜?,以保證瓜的品質[6]。
3.2.7 及時防治病蟲害 成株期主要病害是西瓜枯萎病,若點片發(fā)生時,可用7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進行灌根;蟲害主要有蚜蟲、黃守瓜。蚜蟲可用3%的啶蟲脒乳油 2000倍液、10%吡蟲啉3 000倍液噴霧防治,黃守瓜可用1.8%阿維菌素3 0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3 000倍液、或90%敵百蟲1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6]。
3.3 蘿卜栽培管理要點
3.3.1 高壟雙行穴播 西瓜拉秧后,667 m2施入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深耕細耙,按壟距1.2 m做壟,按27~30 cm的穴距進行穴播,開穴時最好開成長條形,每穴播5~10粒飽滿種子[7],用疏松濕潤的細潮土蓋1 cm厚。
3.3.2 噴藥防蟲 播種后2~3 d即可齊苗,子葉平展后,667 m2噴施1遍Bt乳劑500~1 000倍液。
3.3.3 及時間苗定苗 一般需2次間苗,第1次在2~3片真葉時,每穴留2株健壯苗子,第2次在4~5片真葉時,每穴留1株壯苗[8]。
3.3.4 肥水管理 整地時施足底肥,定苗前視墑情澆水,定苗后,結合封壟667 m2施三元復合肥20 kg。整個生育期內保持地面濕潤,防止忽干忽濕[9]。
參考文獻
[1]? ? ? 盧紹東,趙君華,秦振栓,等. 南陽市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中國農技推廣,2014(10): 24-25.
[2]? ? ? 陳雪云. 淮北地區(qū)優(yōu)質高產小麥栽培技術[J]. 安徽農學通報, 2009(15): 9.
[3]? ? ? 沈立,任永源,楊紅娟,等. 西瓜抗病948的露地簡約化栽培技術[J]. 浙江農業(yè)科學,2015(5): 667-668.
[4]? ? ? 李云飛. 無公害西瓜露地延后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2(7): 143.
[5]? ? ? 郭尚,張作剛.不同授粉時間對西瓜坐果的影響[J].中國瓜菜,2009(2): 24-25.
[6]? ? ? 張保東,崔廣祿,靳凱業(yè),等.‘神龍1號無籽西瓜越夏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7,30(8): 47-48.
[7]? ? ? 姜國霞,陳建華,趙國麗,等. 蘿卜新品種平豐五號的選育[J]. 農業(yè)科技通訊,2016(11): 152-154.
[8]? ? ? 王召,王秋,李冠軍,等. 平豐三號蘿卜提純復壯與高產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5(13): 31-32.
[9]? ? ? 陳建華,姜國霞,趙國麗,等. 蘿卜新品種平青一號的選育[J]. 陜西農業(yè)科學,2017(1):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