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超
東北五味子補氣助睡眠
我國盛產(chǎn)的五味子,分南北兩派,北五味子以遼寧省的“遼五味”品質(zhì)最佳,黑龍江省鐵力市也是五味子最佳適生區(qū)域,品質(zhì)好,有效成分高。
若有機會前去旅游,帶點五味子回來,送給體質(zhì)虛弱、久咳虛喘的老年人尤為適合。老年人可以用開水浸泡代茶飲,緩解口燥咽干。上班族用五味子搭配茯苓、菟絲子,開水煎后去渣,再加些蜂蜜,可以緩解神經(jīng)衰弱和心悸不眠。
內(nèi)蒙肉蓯蓉潤腸有通便
肉蓯蓉俗稱“沙漠人參”,在補腎壯陽方面頗有功效,還具有抗衰老、抗疲勞、潤腸通便等多方面作用。體力虛弱、面色晦暗的人,用肉蓯蓉搭配羊肉、大米煮粥,益氣養(yǎng)血。老人大便不通,可以用肉蓯蓉和火麻仁一起煮沸,小火熬煮20分鐘后,當(dāng)茶飲,效果也不錯。
而說起黃芪,其實內(nèi)蒙古和甘肅都是黃芪的生長地,不過內(nèi)蒙古黃芪所含“黃芪甲苷”要比甘肅黃芪高,在多糖含量方面比較突出。黃芪質(zhì)量好壞還與微量元素硒有很大關(guān)系,質(zhì)地好的黃芪,含硒量越高。內(nèi)蒙古的武川,素有“正北芪之鄉(xiāng)”的美譽,此地的黃芪知名度頗高。
凡是中醫(y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如平時體質(zhì)虛弱,常感乏力,吃些黃芪都有益處,可以泡茶時加點,也可以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些,發(fā)揮滋補效果。不過,黃芪容易生陽助火,用黃芪進補時,要逐漸增加,并觀察上火表現(xiàn)。
浙江山茱萸補肝良藥
千島湖的所在地浙江淳安這個美麗的地方,還蘊育著一味道地中藥材山茱萸,王維詩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所言茱萸,便正是這補肝良藥山茱萸。
新鮮的山茱萸是紅彤彤的橢圓形的小紅果,可以直接吃,味道有些酸酸甜甜的,口感有點像櫻桃。可以與枸杞子、熟地等滋補腎陰藥物一起,做成滋補腎陽的藥膳,適宜于肝腎虛弱之人,對緩解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等都有不錯療效。
春末乍暖還寒,胃部受些寒邪易引起的疼痛不適,就可以吃點茱萸干姜粥,將茱萸研為細末,姜、蔥白洗凈,切成細絲,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煮熟的時候放入茱萸粉、姜絲、蔥白,再煮片刻就可以。
云南石斛 養(yǎng)眼又清熱
它的花因秉性剛強、祥和可親被稱為“父親之花”,它的莖又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被歷代名醫(yī)奉為“補五臟虛勞,厚腸胃”的上醫(yī)良藥。這就是有“千金草,軟黃金”之稱的石斛。如今,云南是國內(nèi)最大的石斛產(chǎn)區(qū),帶點正宗石斛回來也是不錯的選擇。
石斛有滋陰清熱的效果,老少皆宜,尤其適合有青光眼的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人可用來滋陰保健、美容皮膚。鮮石斛保鮮期通常也就保存兩三天,因此還是建議買干石斛。
石斛吃法頗為多樣,最便捷就是代茶飲,也可以用來煲湯,打成粉再燉更有效,可以把營養(yǎng)成分全部利用。
云南的另外一類道地藥材是三七,以其根部作為藥用部分,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在處理外傷出血方面頗顯身手。三七花可以泡水喝,不過,鑒于其農(nóng)藥殘留量不好分辨,建議還是帶三七粉回家煲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