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琪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音樂是一種跨越時間、跨越地區(qū)的文化內容,作為一種通用的聲音符號能夠帶給每個人豐富感受,創(chuàng)作者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與聽眾產生共鳴。古典音樂作為現代音樂發(fā)展的基石,有助于現代音樂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古典音樂一直有著巨大的群眾基礎,并成為音樂的一大流派,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已經不滿足于呆板、過時的音樂內容?,F在音樂也應重視拓展新的發(fā)展方向,古典音樂內容可以作為現代音樂的重要素材。從開始的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到今天的馬克西姆·姆爾維察,他們用自己的行動開創(chuàng)了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的融合時代。近年來,我國音樂創(chuàng)作者也根據古典詩詞、音樂等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
在現代音樂與古典音樂緊密結合的時期,一位年輕的鋼琴家備受矚目,他就是馬克西姆,他將古典音樂以現代音樂的形式進行演奏,將現代音樂的精神與古典音樂的內容進行完美融合。聽眾可以盡情享受現代音樂的視覺藝術與古典音樂的聽覺藝術。鋼琴作為古典音樂的主要傳播工具,馬克西姆將現代音樂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出一種具有跨時代色彩的鋼琴演奏風格,因此人們稱他為鋼琴玩家,他使古典音樂的鋼琴演奏脫離了刻板的音樂形象,使古典音樂具有風格迥異的清新氣息。
古典音樂作為音樂發(fā)展的必要階段,其音樂內容的組織、邏輯經過了無數人的推敲打磨,具備現代音樂的統(tǒng)一、連貫合理的特性。尤其在音樂音律的和諧方面更是做到了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注重音樂內容的整體和諧,并能表達出復雜的音樂思想。但古典音樂的很多內容與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不相符,古典音樂更多表達的是對信仰和丑陋社會的控訴,與現代積極樂觀向上的音樂文化形成了一定的矛盾沖突。馬克西姆發(fā)表的《Gestures》與《電音玩家》兩張專輯中,具有非常多的電聲音樂,經過馬克西姆的改進形成了激情飛揚的電聲鋼琴音樂,改變了古典音樂中鋼琴演奏刻板靜止的形象,仿佛讓人感受到他激情跳躍在鋼琴前的身影,讓人被奔放的舞曲所吸引。
我國古典音樂的發(fā)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詩經文化,隨著內容的不斷融合,在后續(xù)時代演變中雖然有一定補充,但整體古典音樂內容仍以詩詞歌賦為基礎,如《花非花》《江城子》《大江東去》《卜算子》《我住長江頭》《水調歌頭》等著名古典音樂,具有強烈的東方主義色彩。其中很多古典舞音樂已被現代音樂廣泛應用,如《水調歌頭》《滿江紅》等。因此,我國在進行現代音樂融合發(fā)展過程中,應大量使用古典音樂,這有助于傳承、保護我國的詩詞文化。
目前,國內一些青年音樂創(chuàng)作者對兩種音樂的結合,主要采用古典詩詞的內容與現代音樂的編曲結合的方式,由于我國的古典音樂是從古典詩詞中改變而來,所以現代音樂與古典音樂的結合也就是與古典詩詞文化的結合。例如,《在水一方》《獨上西樓》都是從古典詩詞中發(fā)展而來的現代音樂。將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進行融合,一方面促進了現代音樂文化的創(chuàng)新,使我國現代音樂更具中國傳統(tǒng)文化色彩;另一方面古典音樂的詩詞歌賦經過現代音樂的發(fā)展,讓很多人通過音樂學習古典詩詞內容,這也是一種古典音樂對詩詞歌賦的繼承方式,使音樂作品具有古樸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魅力與現代特征。
除了詩詞歌賦部分外,民間音樂也屬于我國古典音樂中的一大類型,由于我國的民族多樣性,民樂種類更加豐富多彩。民樂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有著更為廣泛的聽眾空間,繼承發(fā)揚民樂文化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十分重要。民樂與現代音樂的融合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民樂演奏樂器與現代音樂內容的結合,另一種是民樂內容采用現代樂器演奏。兩者根據融合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往往能夠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聽享受。
綜上所述,現代音樂的發(fā)展需要古典音樂的文化素材,古典音樂的傳承也需要現代音樂的音樂技術。兩者的結合發(fā)展必然成為今后音樂文化發(fā)展的一種趨勢,優(yōu)秀音樂文化應跨越時間、空間,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