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朝對“安化蠻”的治理探析

      2019-12-15 09:24:14黃粲茗
      廣西地方志 2019年2期
      關鍵詞:蠻夷宜州宋史

      黃粲茗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6)

      史學界關于宋代安化蠻的研究還較為缺乏,雖然一些論著或多或少有所提及,但均沒有進行深入研究。馬貝貝、蔣立文在《淺析蘇紳平定宜州安化蠻之策》一文中探討了蘇紳如何平定安化蠻之亂,但是有關認識較為片面,因為安化蠻的侵擾在北宋時期并沒有真正被平定過①馬貝貝、蔣立文.淺析蘇紳平定宜州安化蠻之策[J].大連大學學報,2018(1).。表面上看,寶元元年(1038)蘇紳關于應對安化蠻侵擾的奏折受到了皇帝的嘉獎,但是事態(tài)的發(fā)展并未因為這份奏折而緩和,反而愈演愈烈,據《續(xù)資治通鑒長篇》卷三百三十二載,元豐五年(1082),安化蠻進攻德謹寨,五月,將官費萬戰(zhàn)死②(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篇卷326[M],元豐五年五月三十日.;六月,宜州知州王奇兵敗,自殺殉國?!端问贰肪硭陌倬攀濉缎U夷三·撫水州》記載,淳熙十年(1183),安化蠻突入內地,將官田昭明陣亡。韋庭在《兩宋時期王朝邊疆經略與宜州治理研究》一文中雖然涉及安化蠻的問題,但是篇幅不多,僅提到大中祥符九年(1016)轉運使俞獻可在招撫安化蠻之后,其酋帥蒙承貴歸附朝廷,“自是間歲朝貢,不復邊患矣”,這實際上是對安化蠻了解不足而導致的片面觀點③韋庭.兩宋時期王朝邊疆經略與宜州治理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從元豐五年(1082)至淳熙十年(1183)的一百年間,安化蠻兩次侵擾的事例足以說明,在北宋時期至南宋前期,安化蠻對桂西北地區(qū)乃至荊湖路南部流官統(tǒng)治的“省地”構成了不小的威脅。有鑒于此,筆者試圖從安化蠻這一非漢族群的來源、分布的地理區(qū)域、頻繁起事的深層原因以及宋王朝的治理等方面做出探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宋代安化蠻分布的地域

      安化蠻得名于安化州,而安化州又是在大中祥符九年(1016)由撫水州改名而來,因此安化蠻也稱作撫水蠻。撫水州初置于唐代,關于“撫水”名字的來由,學術界有不同的說法。何光岳根據音轉,推斷“撫水”之得名與“烏滸”有關,因為“撫”是“滸”的音轉?!皳崴毕螺牭摹肮艅凇保础熬淞拧敝?,為僚人的居住地①何光岳.百越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250.。尤中、王文光等認為,“撫水”意為安撫當地從僚族中分化出來的水蠻②尤中.中國西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221;王文光,李曉斌.百越民族發(fā)展演變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32.。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撫水蠻”是從唐代的僚人中分化而來。

      安化州位于宜州南部,下轄四個縣,其酋帥為蒙氏豪強?!端螘嫺濉分掇奈濉ぐ不荨酚涊d:“安化州,舊撫水,天禧中改賜今名,在宜州南。有縣四,曰撫水,曰京水,曰多蓬,曰古勞。舊隸黔南。其首皆蒙姓同出,有上、中、下三房。民有區(qū)、廖、潘、吳四姓?!卑不菸挥诠鹞鞅钡貐^(qū),地理位置尤為重要,據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九《廣西四》記載:“(安化州)控扼蠻荒,為西陲之襟要。”宋代安化上、中、下三州的地域范圍較大,從宜州至今貴州南部。而安化蠻的活動范圍也較為廣闊,史書記載安化蠻曾經侵擾融州北部甚至荊湖路的南部。

      位于桂西北地區(qū)的安化蠻較為強悍,相對于同區(qū)域的南丹蠻、環(huán)江蠻而言,安化蠻從北宋初至南宋屢次舉兵起事?!端问贰ばU夷傳》記載安化蠻(撫水蠻)的篇幅比其他諸蠻都多,可見其重要性。需要強調的是,安化蠻這一非漢族群是安化三州一鎮(zhèn)諸蠻的泛稱,安化蠻的種類眾多,所以我們分析時,不能將安化蠻簡單地歸類為某一個族群。據《宋史》卷四百九十五《蠻夷三·撫水州》記載:“諸蠻族類不一,大抵依阻山谷,并林木為居,椎髻跣足,走險如履平地?!棠緸槠酰荒芟嗑L,以財力雄強。每忿怒,則推刃同氣,加兵父子間。復仇怨,不顧死。出入腰弓矢,匿草中射人,得牛酒則釋然矣?!渥彖T銅為大鼓,初成,懸庭中,置酒以召同類,爭以金銀為大釵叩鼓,去則以釵遺主人。相攻擊,鳴鼓以集眾,號有鼓者為都老,眾推服之?!?/p>

      《宋會要輯稿》雖然記載安化州位于宜州南部,但是安化蠻的活動地域不僅僅局限于此。筆者認為,安化蠻實際上是環(huán)繞宜州聚居的非漢族群的泛稱。據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撫水蠻》記載:“安化州最鷙悍,在宜州西境?!笨梢姟端螘嫺濉放c《桂海虞衡志》所記載的安化州區(qū)域不一樣,而且在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里,安化三州位于宜州北部,沿小環(huán)江設置。之所以出現上述三種分布區(qū)域的差異,筆者認為這是宋代安化蠻活動區(qū)域的不斷變動造成的。

      二、宋代安化蠻叛服不常的原因

      從雍熙年間(984—987)至淳熙十一年(1184),安化蠻侵擾邊地長達200年之久,并且十分頻繁。與史書記載的南丹蠻侵擾僅有四次相比,安化蠻的侵擾則有十四次之多,并且主要集中在北宋時期。南宋時期僅有三例,而且第一例與第二例相隔50年之久,這是否能夠說明經過北宋王朝的治理,安化蠻的威脅已經逐漸緩和?安化蠻無疑是宋朝治理諸蠻的一個典型,但安化蠻仍叛服不常,筆者認為主要來自于生計壓力和官員貪瀆兩個因素。

      (一)生計壓力下的被動劫掠

      在傳統(tǒng)時代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的情況下,邊疆非漢族群頻繁侵擾內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其不能維持最基本的溫飽時,往往鋌而走險、被動劫掠。因此,宋代安化蠻的頻繁侵擾,與其生產方式較為落后密切相關。安化蠻主要耕種山田,所產糧食不能自給,還需要捕漁、狩獵補充生計,一旦獵物被獵殺殆盡,就遷徙到別的地方。故《宋史》記載:“亦種水田、采魚,其保聚山險者,雖有畬田,收谷粟甚少,但以藥箭射生,取鳥獸盡,即徙他處,無羊馬、桑柘?!雹郏ㄔ┟撁?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安化蠻迫于生計壓力的被動劫掠,還可從以下史料的記載獲得印證。宋太宗曾與安化蠻酋有一個對話,面對宋太宗的詰問,安化蠻酋明確表示因為饑寒所迫,才不得不外出劫掠州縣,據《宋史》記載:“上召見詰責之,對曰:臣等蠻陬小民,為饑寒所迫耳。”④(元)脫脫.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宋朝官員蘇紳在《經制安化叛蠻奏》中也分析了安化蠻頻繁反叛的原因,他認為安化蠻聚居區(qū)土地貧瘠,耕作方式落后,收成稀薄,沒有足夠的積蓄,一旦遭遇天災,即向內地劫掠。他說:“然其土壤蹺確,資蓄虛乏,刀耕火種,以為糇糧?!雹伲ㄋ危├顮c.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122[M].宋仁宗寶元元年十一月甲辰.而宜州本地官員也清楚安化蠻的侵襲與天災人禍有關,并且以此作為逃避責任的借口,“經略司問致寇狀,而宜州但以山稻不稔、溪峒大雪、牛羊死為言,經略司亦不能察也?!雹冢ㄋ危├顮c.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333[M],宋神宗元豐六年正月丙申.

      (二)當地官員的貪腐與瀆職

      地方官員的貪腐與瀆職是導致安化蠻叛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安化蠻本身生產力低下,朝廷為了安撫他們,保持地方穩(wěn)定,專門向其每月提供生料鹽,即“官月給生料鹽以拊之”③(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蠻[M].。但是當地官員對這一優(yōu)惠政策往往執(zhí)行不到位,從而導致變亂。大中祥符九年(1016),安化州發(fā)生饑荒,當地官員故意克扣借給安化蠻的糧食,酋帥請求入貢,又遭到拒絕,于是發(fā)生叛亂。據《宋史》記載:“宜州董元己不善綏撫,昨蠻人饑,來質糇糧,公縱主者削概量。及求入貢,復驟沮其意,遂使忿恚為亂?!雹埽ㄔ┟撁?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

      熙寧初年,宜州知州錢師孟擅作主張,裁減接受賞賜的人員、克扣酒食、壓低購買板木的價格等,導致安化蠻的反抗?!端问贰酚涊d道:“熙寧初,知宜州錢師孟、通判曹覿擅裁損侵剝之,土人羅世念、蒙承想、蒙光仲等為亂?!雹荩ㄔ┟撁?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淳熙十年(1183),宜州知州馬寧祖不向思立寨頒發(fā)鹽錢,堅持認為是前任守臣累積拖欠,只同意撥給一個月的鹽錢,不能遍及蠻部,而思立寨守將楊良臣又鎮(zhèn)撫無方,以致土酋蒙光漸等人反叛?!俺酰酥蓠R寧祖不支思立砦鹽錢,執(zhí)議以為前守所積逋,止給錢一月,不能遍及蠻部,而權思立砦準備將領楊良臣復鎮(zhèn)撫乖方,遂致激變光漸等?!雹蓿ㄔ┟撁?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

      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安化蠻的許多叛亂是可以避免的。朝廷了解到他們的生產方式落后,所推行的接濟政策有合理之處,但是由于當地流官對朝廷的政策貫徹不力,或者貪污腐敗,最終導致了安化蠻的叛亂。其實朝廷內的有識之士曾對廣西一些流官治理羈縻州縣非漢族群的水平表示過擔憂,元祐元年(1086),右司諫蘇轍上疏論張頡九罪,其中一罪就是治理安化蠻的措施不當,造成叛亂,擅自進軍平叛時又指揮不當,致使眾多將士覆沒?!邦R為桂州經略使日,有安化州首領以本族饑饉,依舊例借糧于宜州。頡指揮宜州不借一粒,致夷人作過,于省界偷牛,因此夷漢互相讎殺。頡更無方略,直令宜州興兵討之,致本州官兵陷沒。頡又遣數千人令供備庫副使費萬往討之,全軍皆沒。頡又遣路分都監(jiān)王奇知宜州,仍以數千人入討,全軍覆沒。事聞朝廷,先帝為之旰食,遣謝麟將數萬人,費百余萬貫,竟以招降而定。”⑦(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384[M].宋哲宗元祐元年八月己丑.

      從古至今,官吏的選擇對于一個地方的治理至關重要,宋代廣南西路的官員雖然有出類拔萃者,但卻是少數,大多數官吏素質不高,少數甚至貪贓枉法。故宋人吳儆在《竹洲集》卷一《論二廣官吏》中說:“廣南西路二十五州,其間官吏固多食貧累眾,難待遠缺,或武臣援寡,難入內地,或資格所拘,茍就遠小,皆非其心之所樂為,往往多貪墨茍且,而無功名自喜之心,是以所至州縣財賦不給,獄訟不平,盜賊公行,奸贓多有?!?/p>

      三、宋朝治理安化蠻的措施

      面對安化蠻的不斷侵擾,宋廷曾經采取很多措施加強治理,雖然當時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措施不僅使宋廷對桂西北地區(qū)的控制進一步增強,將王朝的勢力從內地推進到邊地,而且促進了該地區(qū)非漢族群生產力的發(fā)展,社會秩序日益安定,安化蠻也逐漸分化成后來廣西境內的幾支少數民族,并融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

      (一)慎用武力,力主招撫

      北宋建國初期,安化蠻已經在桂西北地區(qū)頻繁起事,這使朝廷頭疼不已。安化蠻與南丹蠻不同,南丹蠻酋帥主動歸附朝廷,并且請求賜給印信。而安化蠻卻屢次掠奪內地州縣,“侵省地以耕,民不敢與爭,州亦不敢禁”①(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蠻[M].。當時宋朝的防御重心位于北方,所以對于安化蠻的起事,朝廷主張采用懷柔手段進行招撫,從實際效果而言,懷柔政策比武力征討似乎更有成效。主流觀點認為宋朝的羈縻政策是不得已而為之,是重文輕武的結果。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并不全面,首先,所謂宋朝重文輕武,是我們長久以來簡單的認識而已,事實上宋朝既重文也重武,柳立言在《北宋評價武人標準再認識——重文輕武之另一面》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同一位武人的表現,或因時、地、事而有優(yōu)劣之不同。武人若要贏得地方層次如州縣一級的聲譽,只要在品德、知書和民事的任何一項上有所表現便可,而機會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并非十分困難。時人也并不要求武人十項全能或十全十美,他們在民事上的功勞,足以彌補不知書和品德上的小瑕疵,如以牛黃交結宦官等。不過,若要贏得國家層次如中央一級的聲譽,武人必須具備較高水平的品德、能文和最重要的——熟悉軍民兩政,否則就可能由被重變?yōu)楸惠p了。無論如何,我們既要探討金字塔上層和中央的重文輕武,也要兼顧中下層和邊陲;既要留意武功,也要注視民政。允文允武,也許仍是宋代對武人的期待?!谩端问贰返脑捵鹘Y:‘大抵武夫悍卒,不能無過,而亦各有所長;略其過而用其長,皆足以集事。’這何輕何抑之有,反是重其所長;既能集事,宜獲重視矣。”②柳立言.北宋評價武人標準再認識——重文輕武之另一面[J].歷史研究,2018(2).所以,筆者并不認為宋朝的羈縻政策是由于武力不足而被迫采取的,因為朝廷對于武力的使用相當謹慎,“廣南西路轉運使馬默言:安化州蠻作過,乞指揮所屬官司處置,或乞選有膽勇使臣前來捕殺。又言:自宜州界出安化等州搗賊巢穴,遠者不過三百里。宜、融州土丁萬人,素號得力,其中必有三二千人可以重賞使之,蠻必效首矣。上曰:默意欲用兵爾,其為人麤簄,付之未必辦事。且所言本路兵丁足用,若用之,便言不足,正如匠人造屋,小計之,既興功,乃見材費寖多。用兵大事,極須謹重。向者郭逵安南與昨來西師,兵夫死傷皆不下二十萬。有司失入一死罪,其責不輕;今無罪置數十萬人于死地,朝廷不得不任其咎?!雹郏ㄋ危├顮c.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327[M].宋神宗元豐五年六月壬申.由此可見,宋神宗也意識到武力并非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招撫比使用武力或許更有實際效果,武力雖然能征服少數民族,但是效果卻較為短暫,只有溫和的招安政策比如教化等,才能讓少數民族從心理上認同這個國家,才會得到長久的安定。

      關于安化蠻第一次寇邊的記載,出現在雍熙年間(984—987),朝廷下詔對其進行招安,并且封酋帥蒙令地為殿直,蒙令禮為奉職,“雍熙中,數寇邊境,掠取民口、畜產。詔書招安,補其酋蒙令地殿直,蒙令札奉職”④(元)脫脫.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咸平二年(999),安化蠻酋帥再次寇邊,朝廷下詔讓邊臣驅逐出境即可,可見朝廷對安化蠻的政策主要是防御與限制,進而再進行招撫,并且下詔給廣南西路各地知州,明確表示在其任期內以招撫為主,安撫得力者給予嘉獎,如任期內發(fā)生叛亂,依照朝廷律法處理,并且從重處罰?!傲?,詔廣南宜、邕、欽、廉、融等州知州:自今在任能綏撫蠻夷、俾其樂業(yè)者,代還日,當議優(yōu)獎。如致生事,重行朝典?!雹荩ㄔ┟撁?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當然安撫只是主要手段,并非唯一手段,當久撫不服時,朝廷也會使用武力進行討伐,迫使其臣服。大中祥符九年(1016),安化蠻請求入貢,遭到地方官拒絕,遂起兵侵擾,宋真宗認為蠻夷非我族類,攻殺劫掠是常態(tài),如果出兵鎮(zhèn)壓,一則不可能將他們全部剿滅,二則道路艱難險阻,難以進軍,于是命令廣西轉運使俞獻可與宜州都巡檢安撫使曹克明前去招撫安化蠻酋帥,索還被掠人口。但是俞獻可與曹克明認為已經對安化蠻多次宣旨曉諭,而其屢不悔改,所以建議出兵征討,朝廷最終同意用兵,最后將安化蠻打敗,酋帥蒙承貴無處可逃,自己來到軍中自首,朝廷下詔赦免不殺,命令他歸還所掠人口財物。安化蠻酋帥聽聞不殺,欣悅奉詔,歃血立誓,永不反叛,并且希望去內地定居。此外,酋帥為堅定歸順之意,請求將撫水州改稱安化州,撫水縣改稱歸仁縣,京水縣改稱長寧縣,每隔一年進貢一次。據《宋史》記載:“上猶以蠻夷異類,攻剽常理,不足以剿絕。又意其道險難進師,第令克明、獻可設方略攝其酋首,索所鈔生口,因而撫之?!桑┏匈F因請改州縣名,以固歸順之意。詔以撫水州為安化州,撫水縣為歸仁縣,京水縣為長寧縣。自是間歲朝貢,不復為邊患矣。”①(元)脫脫.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同時也要看到,歸順的“安化蠻”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宋史》記載1016年歸附內地的安化蠻人數是700多人。從寶元元年(1038)直史館蘇紳的奏疏來看,安化蠻的人數有三四千人,而且這只是“持兵之觽”,“臣頃從事宜州,粗知蠻本末。安化地幅員數百里,持兵之觽,不過三四千人”②(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122[M].宋仁宗寶元元年十一月甲辰.??梢姲不U并未全部歸順,因此后面仍有安化蠻人發(fā)動叛亂就不難理解了。

      安化蠻的最大一次叛亂發(fā)生在寶元元年(1038),“初,官軍與蠻戰(zhàn),為蠻所敗,鈐轄張懷志等六人皆死”③(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122[M].宋仁宗寶元元年十一月甲辰.。此次事件引起朝廷對廣南西路羈縻州縣的重視,但是在政策層面依然沒有根本性變化,盡管蘇紳奏請朝廷派兵征討安化三州諸蠻,實際上仍以招撫為主。因為武力征討的成本實在太高,朝廷無法在面對遼與西夏威脅的同時,還要在廣南西路再起狼煙,更何況交趾還在虎視眈眈,宋朝的處境不是很理想,所以對安化蠻采取防御與限制政策,這是宋廷所能采取的最好應對措施。

      元豐五年(1082)十一月,誠州知州奏陳接納安化蠻歸順的利弊,宋神宗認為廣南西路距離朝廷太遠,讓當地流官根據形勢對安化蠻歸順一事做出應對。“十一月二日,知誠州謝麟言接納安化州歸順蠻人利害,上批:邊情在遠,朝廷不見利害之實,委謝麟等便宜措置,無致生事?!雹埽ㄋ危├顮c.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331[M].宋神宗元豐五年十一月己卯.

      (二)經濟拉攏與賑災救濟

      宋神宗時,連續(xù)下詔給地方官,在對待安化蠻的互市上,不能故意壓低價錢,應嚴格按照朝廷的規(guī)定論值給價,而且賞賜給安化蠻的酒食、鹽等費用從地方財政支出,為此朝廷還增加了撥給宜州的經費,目的是從經濟上進行拉攏。治平四年(1067)六月二十三日,神宗已即位,尚未改元,“廣南西路安撫司言:乞今后宜州、安化州蠻將板木入中,依元定價支賜,不得退嫌。合支酒食、鹽等,并破系省錢充。詔宜州每年添公使錢三百千”⑤(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之蕃夷五·安化州[M].。對于安化三州發(fā)生的饑荒、凍災,宋神宗指示一定要做好災荒救濟工作,以防引發(fā)蠻人的起事。元豐五年(1082)六月十一日,宋神宗批示:“宜州主管溪峒安化三州,連歲薦饑,加以去年大雪,凍斃耕牛,致羅世念等結集劫掠。若不乘時委官宣布恩惠,廣為賑濟,則一方生靈枉被俘戮??蓪徸h選官措置?!雹蓿ㄇ澹┬焖?宋會要輯稿之蕃夷五·安化州[M].并且強調賑濟的目的是尋求嶺南邊疆的安穩(wěn),這也是基于當時形勢做出的決策,“朝廷之意,非欲取其地,但欲省地及蠻廷各免饑殍侵略之災,毋得輒有開拓招納,別致生事”⑦(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之蕃夷五·安化州[M].。

      (三)軍事防控與適時調整

      除了政治上的招撫和經濟上的拉攏,宋朝也做好了對安化蠻進行軍事防控的準備。元豐七年(1084),宋朝在王江⑧按,指今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的溶江河段,宋朝稱古州至老堡河段為王江,明稱福祿江。一帶修筑防御工事和道路,加強對安化州諸蠻的防御與控制?!俺紝N芄磸V西經略司機宜文字程節(jié)招納措置。本處地理闊遠,蠻已歸附,須筑一堡寨,以為守備。詔節(jié)相度。節(jié)言:王江上流地名安口,控扼諸峒,其地衍平,可建城寨。然由王口而上,經大湴、吉老江口,皆生蠻瑤團族,惟以略峒民板木為生。今雖效順,各有俸給,若建城寨,亦須兵威彈壓。今欲沿江及中心嶺各治道路漸進,先置堡鋪于吉老江,量留丁以防鈔截糧道,然后安口可以即工。又言:王江一帶團峒,東由王口、三甲,西連三都、樂土,南接宜州安化,與誠州新招檀溪地密相鄰比。熙寧中,嘗遣承制劉初領兵丁置寨于安口,諸蠻并力殺傷官軍,自此蠻情愈更生梗。今遍招納,例皆效順,當開道路,置堡寨、驛鋪,分兵丁防守,乃為久安之計。又緣事干兩路,須與誠州同時措置,庶使諸蠻力有所分,易為辦集。并從之?!雹伲ㄋ危├顮c.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348[M].宋神宗元豐七年八月戊辰.

      宋徽宗即位后,實行開邊拓土的政策,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行政治理和軍事管控上卻需要付出較高的成本?!按笥^二年九月十一日,黔南經略安撫使張莊言:據安化上三州一鎮(zhèn)山河土地盡獻納朝廷。上州周圍三千五百余里,戶一萬,人六萬五千,永為王民。宰臣上表稱賀?!雹冢ㄇ澹┬焖?宋會要輯稿之蕃夷五·安化州[M].宋朝雖然使該地諸蠻歸附,但付出的軍政成本卻較高,導致朝廷無力長久支撐,“其官吏軍兵請給費用,悉由內郡,于是騷然,莫能支吾”③(元)脫脫.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宣和(1119—1125)中,在經濟壓力與金朝的步步緊逼之下,不得不廢除此前開邊所立郡縣?!靶椭校h者以為招致熟蕃……入版圖者存虛名,充府庫者亡實利。不毛之地,既不可耕……以此知納土之義,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所由生也。莫若俾帥臣、監(jiān)司條具建筑以來財用出入之數,商較利病,可省者省,可并者并,減戍兵漕運,而夷狄可撫,邊鄙可亡患矣!乃詔悉廢所置初郡?!雹埽ㄔ┟撁?宋史卷495蠻夷三·撫水州[M].由此可見,當廣西未獲得足夠開發(fā)時,直接統(tǒng)治的代價較為沉重,得不償失。筆者認為,安化蠻侵擾的問題與地區(qū)開發(fā)不足息息相關,與直接統(tǒng)治和武力征服相比,間接統(tǒng)治和招撫是最為有效的措施。

      南宋時期,對待桂西北諸蠻的政策仍以招撫為主,此外還在非漢族群聚居區(qū)建立防御設施。“本路被邊州,宜州尤為緊要,蓋緣西接南丹,北接安化、茅難、荔波五團,南接蝦水、地州、三旺諸洞,地勢介僻,蠻情狡詐,最艱控馭。自來朝廷給生料券,歲計鹽數萬斤,錢數千緡,按月支散,以維其心。隨山川險阻,列置隘柵五十余處,土丁、將兵分番戍守,以扼其路?!雹荩ㄇ澹┬焖?宋會要輯稿之蕃夷五·南蠻[M].并且出現了土司管理的雛形,嘉泰三年(1203),湖南官員趙彥勵建議朝廷設置“總首”對溪峒地區(qū)進行統(tǒng)治,“趙彥勵奏請溪峒乞置總首,此控制蠻瑤之上策也。所謂總首者,必擇其平日知慮出于蠻之右者而為之,無事則使之相安,有事則責之彈壓?!渖砑葮s,頗知自愛,邊陲有警,責之彈壓,彼必奔走奉命之不暇。所謂以蠻瑤治蠻瑤,其策莫急于此”⑥(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之蕃夷五·南蠻[M].??梢娔纤螘r期隨著治理經驗的積累,朝廷對溪峒諸蠻的控制不斷加強,應對策略也日益成熟。此后,安化蠻的侵擾在史書上幾乎銷聲匿跡,可見兩宋時期的治理逐漸削弱了其對王朝統(tǒng)治的威脅。

      總之,安化蠻的侵擾在北宋時期曾經給朝廷帶來不小的威脅,但是經過200年的治理以及宋室南渡后外來人口不斷涌入,安化蠻的活動區(qū)域越來越狹窄,一部分選擇了歸附朝廷,另一部分則向北遷徙,此后分化出幾個不同的族群,在形成本民族意識的同時,又在對國家的認同中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實際上經歷了從一體化到多元化最終又回到一體化的過程。其中安撫與教化是主流,伴隨著偶爾的沖突往前發(fā)展。教化在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關鍵則在于當地流官的有效治理。由此可知,在循吏的治理下,蠻荒之地的漢族與非漢族群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能使經濟、文化明顯進步,而在貪官污吏的治理下,則可能造成族群隔閡與邊緣族群的起事。安化蠻侵擾的經濟根源實際上是其生產力水平過于低下,隨著朝廷的治理與教化,所謂的“蠻夷之地”獲得開發(fā),各族群的凝聚力和對國家的認同意識逐漸加強,地方社會的秩序也越來越穩(wěn)定。正如明人羅曰褧所說:“倘得一二良吏,綏以恩惠,匡以教化,辟其荒蕪而郡縣之,俾之制農桑,通文字,識君臣上下威儀之節(jié),則安知黎僚諸蠻不如今日之吳粵滇南乎?余備列之,蓋有厚望意云?!雹撸鳎┝_曰褧.咸賓錄卷8南夷志·僮人[M].道出了歷代王朝治理邊疆民族地區(qū)的實質。

      猜你喜歡
      蠻夷宜州宋史
      Haun Saussy, The Making of Barbarians: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ultilingual Asia
      孝母
      想當霸主的“蠻夷”
      廉政瞭望(2021年5期)2021-06-16 13:05:13
      “情—理—情”模式與《宋史·蘇軾傳》文本的形成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古代文明(2018年2期)2018-04-25 09:57:02
      廣西宜州中藥街藥用植物調查及資源保護探討
      生態(tài)長壽地之印象·宜州(風物篇)
      生態(tài)長壽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
      黃庭堅謫貶宜州期間交游研究——以黃庭堅著述為中心
      從蠻夷到華夏:先秦楚人的族源記憶與民族認同
      大荔县| 白河县| 青田县| 尼勒克县| 河津市| 沙湾县| 合阳县| 乌兰县| 松原市| 厦门市| 寿光市| 那坡县| 邹平县| 信阳市| 黄石市| 岳阳县| 咸丰县| 莱阳市| 山阴县| 科技| 谷城县| 通辽市| 漳浦县| 屏边| 当雄县| 南充市| 英德市| 通州市| 泽普县| 丘北县| 成都市| 郑州市| 盖州市| 白水县| 密云县| 徐闻县| 翼城县| 得荣县| 曲沃县| 法库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