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剛
香山
我走在香山的一條山路上,沿途展開牡丹園、槐香園、板栗園等以植物命名的景觀。對我來說,這條路就像一聲悠長的呼喚,在我尚未迷失之前,挽起臂彎,收容我于大山的懷抱。
香山,這座以香草命名的山,古木的醇香纏著新花的芳香,往里纏,向外擰,成為一根粗壯的繩子,很執(zhí)拗地引導著我們的腳步。
這是一個初夏的上午。山中的香氣像陽光匝地。眼前的古樹,更像一個天然的香氣集裝箱,使得香氣愈加柔韌而又結(jié)實。置身香氣飄蕩的香山,我把自己想象成許多年以前走進大山的那個人。翻上一個陡坡,腳下的路突然抬高了你的視線:山風吹來,大野寂寂,陽光清亮如洗,香氣猶如繁密的枝葉,一座山就像一棵老槐樹一樣,根系粗壯。
在山中漫游,同伴被云遮霧掩了,在山中長嘯一聲,蕩胸生層云,那喊聲就是一條道路。巖石豎置橫插,倒懸斜出,陡不可攀,陽光月華開辟一條道路,千年光陰走過,巖石也有了豐富的表情和美好的記憶。
香山石林,許多石頭,歷經(jīng)風雕雨塑,它在大山之上獲得了美好的形狀,從高山上提煉堅硬的質(zhì)地,從月華里吸取天然的靈氣,它日夜翹首高遠的天空,以此做出深情的呼應,天風海雨,姿勢千年不更。
山幽谷深,有不知名字的飛鳥婉轉(zhuǎn)著抒情,把幽的山鳴得更幽;有不知歲月的黑松蒼翠地鋪陳,讓深的谷跌得更深。此處路在何方?腳步遲疑間,耳畔似有琴弦輕攏慢捻,樹蔭的稠濃里,山巖的縫隙中,泉水打開一條彩練一般的水路,自由,隨意,潺湲著蜿蜒,蜿蜒著舒展,舒展著曼妙。有風姿曼妙的女子,輕掬流水,微抬的皓腕即可綴滿了瑩瑩珠玉;泉水歇腳的地方,一個深潭,但見天光云影共徘徊,綠草紅鯉同嬉游。
在山中,綠葉順著樹干,從大地深處爬上天空的碧藍,是為了撐一把遮陽傘,讓香草香木們安靜地做夢;流水沿著石縫,自大山高處流至山谷的低地,是因為山谷綠草如茵,每一棵植株都夢想成為運送水流的河道。
山是自己想綠,水是自己想流。香山的石頭呢?它們蹲坐在山上,任憑衰草爬遍,任憑風雨雕鏤,平平淡淡呼吸,從從容容老去,老成一種氣氛,老成一種氣場,老成香山上一群樸拙硬朗的石頭塑像。
雪野湖
我的內(nèi)心保存著一片美麗而潔凈的植物。在萊蕪,在雪野湖,我感受到了它,并拍攝下來。青青亮亮的水草像長在空中,岸邊有一些高樹的倒影斜在水里。真相和虛像交織,蔚藍與碧綠融合,使得雪野湖成了一個博大而虛幻的存在。
雪野湖是什么,它是祖先生活過的“應許之地”。在湖邊行走,深藍的光線開啟了一個世外桃源、福地洞天。植物的香息像一群云雀在湖面上飛。碧綠的植物和澄碧的湖水共同生成一種特別的氣息,清爽的,溫潤的,我聽得見我的肺葉張開的聲音。
雪野湖畔的樹是幸運的。還是種子的時候,它被一陣風吹到這個美麗的地方,湖的水汽就趕了過來,對種子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滲透,等到種子睜開眼睛,它以為還在夢中。湖水溫柔的反光如一千只手,抱著綠樹和流云,使得雪野湖成了一個溫暖的搖籃。種子長成樹,它的植株就是一條向上的河流。
你以為樹的崇高理想是天空的寂寞嗎?不,在雪野湖,站得最高的樹,它在湖里的倒影也最深最長。它向上的樹冠有多茂盛,它在湖里的倒影就有多濃郁。這是雪野湖的博大,也是雪野湖的奇跡。
我想,這就是雪野湖的魅力吧。白云在這里改變了它的節(jié)奏,由漂泊轉(zhuǎn)為浸潤,使得雪野湖成為一個復合體,是固定的植物、流動的湖水和遷徙的白云相與為一、相融共生的雪野湖。
雪野湖汩汩流淌著的還是千年以前的流水,美麗的風景是對后來者的懲罰。對于水流,我們始終是遲到者。當所有的大道都向城市伸展,這里的花鳥草蟲卻把雪野湖的水滴作為彼此交流的通道。
靜水流深。這個常常被用來標榜人的語詞,在雪野湖還原了它的本義。靜水,是真善美含而不露的沉著,這是一種安靜的勇氣,它不是摧枯拉朽,而是對周邊事物的持久的、緩慢的滲透,是不舍晝夜的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