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截至2019年12月2日收盤,通宇通訊年內股價漲幅22%,最高漲幅達50%。通宇通訊是通信基站天線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yè),今年基站產業(yè)鏈上游的PCB、濾波器、天線振子等行業(yè)個股均獲得不錯漲幅,細分板塊龍頭更是如此,如滬電股份、世嘉科技、飛榮達等。相比之下,通宇通訊的年內漲幅較為一般,業(yè)績增長相對平緩或是其股價表現(xiàn)平淡的直接原因,而產業(yè)地位的下降、毛利率出現(xiàn)下滑、營運周轉能力惡化等這些問題才是影響其投資價值的真正原因。
通宇通訊于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產品主要包括基站天線、射頻器件、微波天線,另外,通過收購和增資控股深圳光為進入光通信領域。公司目前主打產品仍然是基站天線,2019年中報基站天線營收占比在65%左右,利潤占比超過82%。通宇通訊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外各大通信運營商和通信設備集成商。公司在國內市場的客戶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lián)通以及華為公司、中興通訊、大唐電信等;在國外市場,公司成功通過諾基亞、阿爾卡特一朗訊等設備集成商和沃達豐、阿聯(lián)酋電信、西班牙電信等系統(tǒng)運營商的認證,產品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通宇通訊是A股中的基站天線細分領域龍頭,其出貨和業(yè)績與通信網絡建設密切相關。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運營商發(fā)放4G牌照,受益于此,2014年公司業(yè)績迎來爆發(fā),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15億元、3.54億元,同比增長146.41%、419.52%;不過,隨后的三年業(yè)績逐漸回落,顯示出極強的周期性。
2019年6月我國的5G建設牌照也正式發(fā)放,比原本預計的12月底提前半年,按照以往的規(guī)律,牌照發(fā)放后的一年就是通宇通訊的業(yè)績釋放高峰,但是從公司的三季報來看,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根據(jù)公告,2019年前三季度通宇通訊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3.32億,同比增長35.05%;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9104.43萬,同比增長50.71%。公司稱業(yè)績增長的原因主要有:(1)上半年4G的深度覆蓋需求;(2)印尼、馬來西亞、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仍舊處于4G網絡的建設期,海外市場需求強勁;(3)全球5G網絡建設逐步開啟,公司5G產品進入批量化生產出貨階段。
從前三季度來看通宇通訊的業(yè)績似乎一片大好,但是三季度單季來看,公司的業(yè)績卻有著一些邊際的變化。2019年三季度單季,公司實現(xiàn)營收5.26億元、歸母凈利潤0.40億元,營收環(huán)比仍有著26.60%的增長。但凈利潤卻環(huán)比大幅下滑了42.25%,毛利率也比二季度減少了7.18個百分點。在三季度正式開始5G建設以及公司5G產品開始批量出貨的前提下,公司第三季度的盈利能力卻明顯出現(xiàn)問題。
由于三季報內容有限,通宇通訊也并未就其毛利率和凈利潤環(huán)比下滑情況進行說明,我們無法直接獲得確切的變動原因,但根據(jù)其中報信息,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2018年中報時,通宇通訊的境外收入和大陸收入分別占營收的48.45%、51.55%,到2019年中報這一比例變成了43.54%、56.46%,顯示境外收入占比在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上半年中國大陸營收同比增長了30%,而境外收入只有6.75%的增長。然而,根據(jù)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中報數(shù)據(jù),境外業(yè)務的毛利率是中國大陸業(yè)務的2倍之上,且2019中報時境外業(yè)務毛利率相比2018年有所上升,中國大陸業(yè)務的毛利率仍在下滑未見企穩(wěn)。(見表一)
那么。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有7.18個百分點的明顯下滑很有可能是高毛利的境外收入占比持續(xù)下降、低毛利的大陸收入占比繼續(xù)提高,從而拉低了綜合毛利率導致,甚至三季度中國大陸業(yè)務的毛利率相比中報仍在下行。
而公司境外收入增長的放緩或與重要客戶愛立信的動作有直接關系。下半年,愛立信已完成對天線和濾波器供應商凱仕林的收購,完成后愛立信必定會對子公司優(yōu)先采購,公司可能因此喪失愛立信的部分訂單。設備集成商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收購天線和濾波器廠商形成一體化體系已是趨勢,未來公司的市場份額和生存空間恐會繼續(xù)受到擠壓。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5G建設中,天線廠商在基站設備產業(yè)鏈上的地位是明顯不及4G時期的。4G時期基站天線是遠離基站的、不與基站集成在一起的,通信運營商是天線設備的最終客戶,運營商可直接采購也可通過設備商打包采購。而5G時期,天線要和基站內的射頻拉遠單元結合在一起上塔,天線廠商需要和設備商集成后再一起賣給運營商。這削弱了天線廠商的話語權,使得天線廠商對于設備商更加依賴,而設備商為了降本增效會進一步壓制天線廠商的利潤空間。
從數(shù)據(jù)上,我們也能看到通宇通訊經營中確實面臨的一些壓力,也是對上述情況的一個印證。
2014-2018年通宇通訊營收一直在12-15億左右波動,2014年和2017年是收入高峰。但公司應收賬款卻沒有隨著營收的變動而波動,反而自2014年起連續(xù)上漲,由2014年的4.45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5.07億元。甚至2018年公司收入下滑,應收賬款相比2017年仍在增加(見表二)。公司應收賬款周轉、存貨周轉、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周轉率多年來持續(xù)下滑,顯示公司整體營運周轉能力的惡化。(見表三)
注:表一至標三數(shù)據(jù)均來自東方財富choice
另外,公司銷售費用和應收賬款一樣。自2014年起連續(xù)上揚(見表二)。2019年中報,公司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18.8%,而銷售費用同比卻有32.46%的增長。
在營業(yè)收入沒有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應收賬款持續(xù)堆積甚至在2018年逆勢增長,是否由于公司在下游客戶面前議價能力下降,給客戶的信用期限越來越長?公司銷售費用的持續(xù)增長,是否也是公司產品競爭力以及在下游市場地位下滑導致?公司中報銷售費用增幅大于營收,是否與5G中天線廠商更依賴于設備商,甚至不少設備商自己開始布局天線,導致天線廠商話語權進一步打折直接相關?對于筆者在采訪提綱中的上述提問,通宇通訊并未回復,但在筆者看來,這恐怕是公司不想承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