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述碧
摘 要:語文學科是社會類課程的核心學科,涵蓋的知識較為廣泛,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使課堂富有人文氣息,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文教學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提升具有直接的影響。但是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式相對比較落后,對作文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還應加強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使得學生對寫作產生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寫作,并在不斷寫作訓練過程中,實現(xiàn)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方法 策略
一、熱愛生活,勤于積累
葉圣陶和夏丏尊合著的《文心》里明確提出:“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心中有想要說的話,就會說出來;一個人心里有了想法,就會寫下來,這就是作文。生活是一個豐富的寫作素材庫,不管是知識、經驗、靈感或者感悟,只要學生有心都能從生活中獲得。但是學生如何積累呢?首先,作為語文教師,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比如,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等,如:六年級學生在畢業(yè)前夕給自己的母校寫一份建議書,組織全班學生到校園的微機室、操場、圖書室等主要活動場所去觀察實踐,去尋找問題,然后再回到教室動手寫,這樣下來,學生就會感到有話可寫,提了許多合理化建議,不僅讓學生由怕寫作到樂寫作、由被動寫作到主動寫作,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寫作方法;其次,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教學生學會積累,比如,讓學生準備專門的摘抄本,把遇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記在摘抄本上;生活中看到的美好的事物,不妨試著動筆寫一寫;在路上看到有意思的廣告語,也可以寫在摘抄本上等等,學生只要學會積累,并堅持積累,久而久之,他們的寫作水平就會上一個臺階。[1]
二、反復推敲,不斷提高
“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倍嗄甑慕虒W經驗告訴我,對作文的修改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專利,還要鼓勵學生在寫作后先自行修改,修改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不容小覷的。因此,筆者教給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方法,由易到難、逐層修改。一要運用修改符號,從遣詞造句入手,二要看結構是否合理,三要潤色求美。在自我修改作文之后,筆者還要在班內開展作文講評,讓學生互動交流,小組內互評互改,再選擇幾篇優(yōu)秀的范文以及有很大不足的文章進行講評剖析,師生共同評改,發(fā)表見解,以求作文達到中心明確、語句通順、內容真實、結構合理的最基本要求,并要求學生將自己寫過的優(yōu)秀作文整理成冊,配以圖畫,隔一定時間進行翻看,尤其是評語,再次揣摩寫作技巧來提高寫作水平。[2]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語文教師進行作文教學時,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寫作指導,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生動的作文教學,或引入一些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寫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學生年齡較小,思維還不健全,他們的理解能力還不強。為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作文寫作內容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既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又能讓他們更好地進行理解,還能加深印象。例如,教師在對“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個作文題目進行講解時,先要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深入分析,以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引導學生先閱讀相關典故,讓學生對這個題目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根據(jù)這個題目創(chuàng)編小品,讓學生在排練、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題目的理解,并為學生寫作提供素材。此外,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文題目,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寫作,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四、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僅要靠課堂教學時間,還要充分發(fā)揮課余時間的作用。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課堂上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外,課下也要更多地引導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教師要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來提高寫作水平,提升寫作質量。教師可以開展作文教學的相關活動,如作文競賽、故事會等。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作文競賽活動,設置一個較為開放的作文題目,鼓勵全班同學都參與寫作。當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寫出作文后,教師統(tǒng)一進行批改,選出其中的優(yōu)秀作文,讓大家欣賞。這樣,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鍛煉,并能夠在其他人的優(yōu)秀作文中吸收更多寫作經驗。教師也可以舉行故事會,以班級為單位,設置一個閱讀角,讓學生有空就進行閱讀,然后在某一時間段進行分享。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戶外活動,帶領學生一起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探索、發(fā)現(xiàn),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3]
五、重視作文評價與修改
作文評改對提高學生寫作熱情與個性化寫作有很大影響,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進行作文評改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如何給自己原來的作文增添色彩,從而學會自己修改,而不是教師來修改。努力尋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尊重學生作文的意愿和思路是教師作文評改的關鍵。為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和信心,教師批語應該以鼓勵為主,只要學生的表達真實,不需要大量刪減,這樣更容易讓學生喜歡寫作,但教師對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必須指出。此外,教師還要注意評改的時效性,學生上交作文后在盡可能在短時間內給學生講解,通過多樣的評改方式使學生及時地從寫作中汲取經驗教訓。對于作文講評,教師最好面向全體同學,啟發(fā)學生按照點評的優(yōu)點和缺點,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仔細修改。[4]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已經進入了改革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教師必須大力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的模式,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他們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來促進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的提高,進而獲得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陸春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淺析[J].學周刊,2016(25):176-177.
[2]符秋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6(11):181.
[3]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09):54-55.
[4]劉申.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