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蘭
摘要: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以前很多的教學方式遭到了教師的放棄,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改進,這就導致有許多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直接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像繪本閱讀教學這一教學方式,其實在很久以前就被廣大的父母和教師沿用過,繪本其實就是一種具有教育啟示含義的圖畫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幫助年級較小的孩子理解和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使學生回歸童心,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以小學語文這一門基礎科目作為對象進行切入,進一步探索分析繪本閱讀教學策略對語文課堂教學產生的效益。
關鍵詞:閱讀教學;繪本教學;應用策略
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課之一,一直以來都在學校安排的重點課程當中,語文的學習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習進行簡單的讀書識字,更能幫助學生進一步地了解文學,有助于學生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認知能力和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但語文閱讀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若能將繪本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喜愛閱讀的良好習慣。針對于今天的語文教學來說,教師更是要去注意,不能還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那樣單純的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的教學也應該不斷地調整,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利用繪本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這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也就現(xiàn)階段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做出幾點討論。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體悟能力
面對年齡較小的學生,教師要利用現(xiàn)階段學生所具有的特性來進行教學的安排和設計。繪本對于學生來說也算是一種新奇的事物,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投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讀書認字,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教師運用繪本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循序漸進先讓學生初步的接觸和感受繪本,再引導學生體會繪本中所想要表達出來的情感,盡可能的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要知道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對于情感的把握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注重對于內容的理解,只要學生讀懂了文章的內容,能夠回答出后面的習題就可以,這樣的教學方法只能應付當前的考試,對于學生以后的語文閱讀來說沒有任何的幫助。所以現(xiàn)階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能力,要求學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十分重要。
在教學《狐貍的窗戶》這本閱讀繪本時,我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讓學生自己跟隨故事中的獵人,將角色代入到故事當中,逐漸走入小狐貍藍色的世界。通過提問,我可以理解到學生接觸閱讀繪本之后的第一感受,有的學生說,喜歡閱讀繪本上色彩鮮艷美麗的配圖,第一眼就吸引了他;有的學生說,通過整體的繪本色點他第一感覺這是個悲傷的故事,因為整本繪本的色彩基調幾乎都是憂郁的藍色;還有的學生說,繪本閱讀不像課本那樣刻板枯燥,他可以更投入地閱讀。這些都是學生在接觸本繪本閱讀之后的感受,我在得到這些學習上的反饋之后,很好地引導了學生進一步地體會故事中的情感,幫助學生與故事中的人物產生聯(lián)系和共鳴,能夠使學生進一步地感受體悟到繪本與文字的魅力,增強隨文中的理解和記憶。對于學生感受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容易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有利于學生對于整篇文章的理解,這不失為一個好的教學方法。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目前的大部分教學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太過于嚴重,導致學生在很多時候只會一味地跟隨教師的步伐進行一板一眼的學習,從而逐漸使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下降,長期來看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的。因此,教師要重視這一教學現(xiàn)象,要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的直觀能動性激發(fā)出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能力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提高。而且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有著這方面的意識和能力,也是新課標對于教師的要求,只有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他們才會想辦法真正的去提升自己的綜合水平,語文的閱讀教學也是這樣。
閱讀繪本《我媽媽》教學過程中,我就放棄傳統(tǒng)先講解字詞的教學方式,而先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引導,使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自己先對那個不認識的字詞進行大膽的猜測,其次我教學生利用手頭上現(xiàn)有的學習參考材料進行查閱,使學生的自主閱讀繪本變得更加順暢。當學生養(yǎng)成一種遇到問題先自我進行解決,而不是一開始就想教師求助的習慣時,這就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一種進步。學生利用自己的方法,通過一定的努力將問題解決,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更容易獲得學生的成就感,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從而對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不斷地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使得課堂的教學得以更加的順暢和有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穩(wěn)步地提升。在這樣一段時間的教學過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都有著大幅度的提升。
三、注重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
閱讀繪本一開始只應用于兒童,后來因為其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能夠在一定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被逐漸沿用到教學當中,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揮。因此,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了解,更應該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拋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幫助學生思考,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實現(xiàn)思維的跳躍發(fā)展。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放遠自己的教學目標,不可以只是單純的為了應付當下的考試而去教學,能夠在學生小的時候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都會受益。語文閱讀的繪本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要求學生自己發(fā)揮想象力,根據繪本內容想象,這樣一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都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我長大以后》這本繪本中,主人公小公主非常期待長大以后的世界,因為自己長高了,開始不斷地詢問周圍的人:怎樣才能真正地長大?當人們給出答案之后,她又覺得長大實在是太難了,又突然不想長大了。這時,教師可以將問題留給學生思考,與小公主年齡相仿的學生肯定會對此展開聯(lián)想,通過自由的課堂討論,教師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學生的想法,并鼓勵學生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既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又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生的膽量,從而實現(xiàn)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應用。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不僅僅對于學生語文閱讀的學習有幫助,更是為他們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基礎。
總之,閱讀繪本不僅僅年級小的孩子喜歡,很多中、高年級的學生也會因為其中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圖畫而喜歡閱讀繪本,基于目前教學的需求,市場上出現(xiàn)了大量制作精美、內容豐富有趣的繪本,教師在加以利用進行輔助教學的話,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新課改的這個大背景下,教師需要去積極創(chuàng)造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學習可以為他們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基礎,閱讀繪本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正是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我們需要去注意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林靖誼.繪本讀物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83-84.
[2]唐范紅.牽手繪本,閱讀悅美——基于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的教學策略[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