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喜玉 孫金霞 馬桂芳 楊李 潘夢丹
摘 ?要:目的 ?分析過敏性哮喘(簡稱哮喘)患者IL-4的表達及IL-4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與哮喘遺傳易感性的關系。方法 ?應用ELISA法檢測67例過敏性哮喘患者和85例對照組的血清中IL-4的表達情況,采用測序的方法檢測兩組中IL-4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rs2227284、rs2070874、rs4986964、rs2243250位點的基因分型情況,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實驗組患者血清IL-4的表達增高,P<0.05;4個SNP各基因型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中沒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 ?患者血清中IL-4的表達增高,rs2227284、rs2070874、rs4986964、rs2243250多態(tài)性與IL-4的表達增高沒有明顯關聯(lián)。
關鍵詞:哮喘 ?IL-4 ?ELISA ?SNP ?測序
中圖分類號:R562.2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c)-0218-03
過敏性哮喘是一種嚴重的過敏性疾病,是最常見慢性病之一。它的特點是氣管支氣管對多重刺激的反應性增加,各種炎癥細胞特別是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增加,氣道上皮細胞損傷、氣道平滑肌肥厚,且血清總IgE升高。哮喘往往在夜間加劇,可進展為嚴重的氣流阻塞、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和吸氧不足。如不及時治療,會發(fā)生嚴重的后果,如缺氧癲癇發(fā)作,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它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全世界范圍內呼吸道過敏的患病率高達15%~30%[1],哮喘影響了3.5%~20%的人群[2]。
家系和雙子研究顯示哮喘的發(fā)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和明顯的遺傳傾向[3],其遺傳度可達60%~80%。IL-4是Th2細胞分泌的,常見哮喘患者IL-4表達增高。目前國際上有多篇文獻報道IL-4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和哮喘的相關研究,但結果存在分歧。該研究設計對照病例研究,挑選IL-4基因的啟動子區(qū)rs2243250(-589T/C)和rs2227284、 rs2070874、rs4986964四個SNP位點進行分析研究,探討IL-4基因多態(tài)性多哮喘遺傳易感性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研究材料為哮喘患者或正常對照外周血,取自鹽城周邊地區(qū)人群,病例組67例,平均年齡43.2±16.27,患者符合2009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哮喘學組制定的診斷標準。正常對照組85例,平均年齡42.97±19.86,為同期健康體檢人員,無哮喘史,無過敏史。
1.2 方法
1.2.1 提取基因組DNA
每例全血3~5mL,3000rpm,10min分離上清,血清轉移至離心管,-20℃儲存?zhèn)溆谩JS嘌毎?,采用全血DNA提取試劑盒(三博遠志,離心柱型SG012)提取標本血細胞DNA,1.5%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20℃儲存?zhèn)溆谩?/p>
1.2.2 ELISA法檢測血清IL-4的表達
每孔加100?L實驗血清,密封并室溫下孵化2h;加入二抗,密封并室溫下培養(yǎng)1h;洗板5次,且最后一次置厚吸水紙上拍干。加入生物素化抗體工作液100?L/孔,密封并室溫下孵化60min;洗板5次,且最后一次置厚吸水紙上拍干。加入酶結合工作液100?L/孔,用封板膠紙封住反應孔,避光室溫孵育20min。洗板5次,最后一次置厚吸水紙上拍干。加入顯色劑TMB100?L/孔,避光室溫孵育20min;加入終止液50?L/孔,混勻后,用酶標儀(450nm,Bio-Rad iMark) 即刻測定光密度(OD)值,測量OD450,并分析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
1.2.3 設計引物
IL-4基因4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位點rs2227284、rs2070874、rs4986964、rs2243250位點,設計相應的引物,交由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合成引物。
1.2.4 PCR反應進行待測位點擴增
PCR反應體系為:模板1μL,引物F1μL,引物R1μL,10mMdNTP1μL,TaqBuffer5μL,25mMMgCl25μL,5U/μLTaq酶l0.5μL,水35.5μL。PCR反應條件為預變性95℃,3min,變性94℃,30s,退火55℃~60℃,35s;延伸72℃,40~50s,修復延伸72℃,循環(huán)35次。最后1%瓊脂糖電泳,150V、100m、A20min電泳觀察。采用PCR產物純化回收試劑盒(生工SK1141),然后進行基因測序,鑒定位點的基因型。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病例組和對照組基因型頻數(shù)進行哈代-溫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檢驗,之后進行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所有的統(tǒng)計檢驗均為雙側概率檢驗,P<0.05被認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DNA提取后電泳結果
收集哮喘患者及正常人體檢血液標本,分離血清,血細胞。血清至于離心管中,-20℃保存。剩余血細胞,采用全血DNA提取試劑盒提取標本血細胞DNA,電泳鑒定見圖1。
2.2 ELISA法檢測患者及對照組血清IL-4的表達
ELISA法檢測67例患者及85例對照IL-4的蛋白表達,結果見表1。實驗組IL-4的表達值為(0.75±0.19)pg/mL,對照組表達值為(0.39±0.13)pg/mL,P<0.05。
2.3 IL-4基因SNP篩選及測序鑒定鑒定
根據(jù)rs2227284、rs2070874、rs4986964、rs2243250位點的DNA序列,設計相應的引物,結果見表2。之后進行PCR反應,電泳驗證后,用PCR產物純化回收試劑盒(生工SK1141),測序并分析(見表3)。在4個SNP位點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中無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基因多態(tài)性是指在人群中個體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異,即人類染色體的某個位點上單個核苷酸變異,且在人群的發(fā)生頻率超過1%,稱為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s)。人類基因組中SNP數(shù)量眾多,平均每300~1000個堿基中就存在一個SNP。由于SNP分布廣泛并且相對穩(wěn)定,是人類個體差異主要的分子標記,因此,常用于反應個體表型差異、不同個體對疾病易感性以及不同個體對藥物敏感性的研究[4]。
哮喘的主要免疫特征是過度的Th2反應的Th1/Th2平衡紊亂作為重要的Th2因子,IL-4可以直接促進IgE合成,因此在哮喘的病理生理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5]。
該研究通過病例對照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血清IL-4的表達增高,通過檢測IL-4的4個多態(tài)性位點的基因型,發(fā)現(xiàn)在病例和對照中無明顯差異。但此次研究樣本量偏少,頻率低的基因位點檢測結果可能有偏頗,擴大樣本量能更好地反映實際情況。
參考文獻
[1] 孫金霞,周鷹,楊李,等.粉塵螨變應原Der f Mal f 6的克隆、表達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8(6):530-534.
[2] 孫金霞,崔玉寶.哮喘的遺傳學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4,20(1):3-7.
[3] 楊李,周鷹,王運剛,等.粉塵螨變應原第1組分原核表達質粒pCold-TF-Der f 1構建及鑒定[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12,23(4):289-291.
[4] DA, Srinivasan M, Egholm M. The complete genome of an individual by massively parallel DNA sequeneing[J].Nature,2008,452(7189):872-876.
[5] EI Biaze M,Boniface S,Koscher V,et al. T cell activation, from atopy to asthma: more a paradox than a paradigm[J].Allergy,2003,58(9):84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