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的教學策略有利于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是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具體體現(xiàn),中學歷史老師要轉(zhuǎn)變原有的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以改良教學方法為契機,優(yōu)化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發(fā)揮信息化教育的優(yōu)勢,促進初中歷史的高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高效教學
在當前大環(huán)境下,素質(zhì)教育和課程改革已經(jīng)成為中國各個中小學校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為了改革,各個地區(qū)、各個學校紛紛獻計獻策,努力地投入到這場素質(zhì)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去,而如何去改、改哪些方面則又成了各個學校面臨的最大難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歷史教學策略就成了初中歷史老師當前首要的任務。當然了,這需要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并解決在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談談如何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一、 改善教學方式,培養(yǎng)中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眾所周知,初中歷史學科涉及的知識范圍很籠統(tǒng),課本上的各個知識點多而繁雜,想讓中學生能夠培養(yǎng)起對歷史的興趣怕也不是件易事,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成為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而想要提高教學的高效性,就必須先從教學方式入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初中歷史教師不僅要加強和中學生之間的溝通,還需要利用新型教學模式,利用新媒體手段將教學和娛樂相結合,寓教于樂,在教授的過程中可以不定時的播放幾個和課程有關的科教短片或紀錄片,利用影視素材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中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中得以放松,而且還可以改變中學生心目中對歷史課程的認知,從而提高中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七七事變與全民族的抗戰(zhàn)”一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本課實際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元素讓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看一些與全民抗戰(zhàn)有關的電影或文獻素材,讓中學生在觀影的同時不僅能夠加深對于歷史的了解,提高興趣,而且,通過看一些與抗日戰(zhàn)爭有關的影視作品,還能夠讓中學生們能夠了解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先烈們對于和平所付出的犧牲,從而提高中學生對于先烈們的尊敬感和愛國情懷。
二、 豐富教學內(nèi)容,增強中學生對歷史的理解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不僅要從教學方式上改變,教學內(nèi)容也要加以豐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尊重歷史的準確性和嚴肅性,而且還需要有一定的活潑性。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中學生的關注熱點和愛好點,教師可以為中學生講述幾個與課程有關但書本上沒有的小故事、小趣聞,利用這些小故事、小趣聞來拓寬中學生的知識面和理解力,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舉辦論述比賽,讓所有的中學生參與進來,多溝通,多交流,從而加深中學生對于歷史的理解。
例如,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課中,通過對教材文本的分析可知,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中學生了解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什么是鄧小平理論,什么是四項基本原則。從題目來說,“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題目較為難懂,涉及范圍又廣,如果一一概述基本不可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就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舉辦一次論述賽,讓中學生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進行多層次,深層度的論述,讓中學生在深刻了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同時,讓更多的中學生參與進來,實現(xiàn)教學課堂的高效性。
三、 組織相關活動,加深中學生對歷史的熱愛
中學生多參加團體活動不僅能夠鍛煉中學生的集體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而且還能豐富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見識,所以,不定期組織舉辦和歷史有關的集體活動是引導中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認識歷史,了解歷史所必不可少的。要知道中學生對于歷史的認知除了很少的一部分是從生活中獲取的之外,大部分的都是從課本上得來的,而課本是死板的,根本吸引不了中學生的注意,同時歷史是過去所發(fā)生的,中學生們由于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各個時代之間的聯(lián)系和差異很難區(qū)分,所以需要我們將歷史回顧和歷史感悟結合起來,并結合具體實際情況將其還原,組織開展和歷史有關的活動,將中學生帶入歷史,親自參與才會有所感悟。
例如,在“民族團結”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安排一次音樂舞蹈劇,讓中學生們參與進去,利用各民族之間的服飾特點、舞蹈特點、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性對中學生進行詳細講解,讓中學生的參與舞蹈活動的同時對于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有更深刻的認識,對于什么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各民族共同發(fā)展有更真實的認識。當然了,歷史老師也可以帶領中學生參觀民族歷史博物館,從一件件的歷史文物中發(fā)現(xiàn)并了解各個民族的發(fā)展歷程以及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激發(fā)中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課程的高效教學,需要教師能夠加強和中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通過對教學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教學內(nèi)容的不斷豐富,相關歷史集體活動的順利組織,從而激發(fā)中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并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讓中學生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認知,以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為警示,做到以史為鑒,故而正身!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初中歷史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盧麗琴.中學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2]趙彥喜.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80).
作者簡介:
程霞,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玉溪鎮(zhèn)大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