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閱讀閱讀教學必然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進。自主探究模式,是受到新課改支持與肯定的,十分重視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探究模式,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對學生閱讀素養(yǎng)進行提高。筆者從閱讀教學發(fā)出,首先對自主探究模式的應用意義進行分析,然后重點論述自主探究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素質(zhì)教育;改革;閱讀教學;探究模式
一、 前言
閱讀能夠豐富學生學識,并且能夠讓學生看到外面的世界,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接受能力,對語文其他版塊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時代在發(fā)展,初中學生也具有時代特征,長期以來,都使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代閱讀教學。自主探究模式逐漸受到重視與應用,將其用于閱讀教學當中,具有時代必然性,是新課改提出的要求。
二、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
(一) 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質(zhì)量
自主探究模式的應用,對于提高閱讀學習質(zhì)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提高學習效率也大有裨益,與此同時,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內(nèi)容,對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而言,也能夠起到奠基作用。通過自主探究模式的應用,必然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中隱含的樂趣,所以對于學生來講,自主閱讀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也都能實現(xiàn),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閱讀,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中考對學生的素質(zhì)考察不謀而合。
(二)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使用自主探究模式實施教學,一方面,能夠讓教師更加關注學生,更加了解學生,另一方面,還能夠幫助教師轉(zhuǎn)變教育理念,吸收先進的教育知識,除此以外,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新課改要求的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對提高閱讀效率,提升閱讀教學科學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應用自主探究模式時,教師要做到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因材施教,采用適合學生的方法教學,準確指導學生,最后達到教師期待的目標,即促進學生閱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合作探究是應用最為普遍的方法,具有獨特優(yōu)勢,即創(chuàng)造探究氛圍,進一步帶動學生閱讀,還可以實現(xiàn)讓學生形成合作精神的目的。
三、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
(一) 借助問題,引導學生質(zhì)疑
實踐證明,在閱讀教學中應用自主探究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閱讀,另一方面,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提高課堂閱讀教學質(zhì)量。鑒于此,在閱讀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引導學生對閱讀遇到的問題、難點進行探究,并且在此基礎上,要讓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提出新的問題,再通過探究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答案。此種教學方式,能夠避免學生思維的僵硬化,與此同時,能夠?qū)W生認知結(jié)構(gòu)的形成產(chǎn)生正面影響,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會對其中的內(nèi)容產(chǎn)生疑問,當學生對文章提出質(zhì)疑,無論是合理的質(zhì)疑,還是不合理的,教師不要正面告訴學生答案,正確的做法是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進行探究,通過探究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深刻的感知與了解。
(二) 情境教學法促進學生自主閱讀
教育改革已經(jīng)深入到語文教學當中,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情境教學法的作用逐漸凸顯,情境教學法也逐漸受到教師們的推崇與應用。使用情景教學法,一方面,能夠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另一方面,能夠更加順利地完成閱讀教學目標,因此,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興趣出發(fā),注重為學生提供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并且要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教學效果更加理想。
例如,在教學《變色龍》時,作為教師,此時就可以設計情景,請同學上臺表演,對文中角色進行復刻,將書本中的角色以具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進一步接近人物,零距離感受人物,最終對文章情感也有真切的體驗。
(三) 課堂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
新課改已經(jīng)成為指導閱讀教學的主要思想,在此種情況下,作為教學一線的老師,應該改變自我認知,重新認識自己與學生,自己與課堂的關系,認識到課堂以學生為主的必要性,如此才能讓閱讀教學更進一步,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成績產(chǎn)生階梯性進步。所以,現(xiàn)實的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做到有效教學,否則自主探究也將會流于形式。具體而言,在教學設計階段,就要做好教學時間的控制,在課堂教學中,在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如5~7分鐘,讓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影響,能夠隨著討論而逐漸變得興趣高漲,讓討論變成快樂的研討會,甚至是辯論會,如此才能真正讓學生品讀文章,走進文章,對學習效率而言,反增不減。
例如,在讓學生對閱讀中的問題進行探究時,部分教師僅給予學生1~2分鐘,這對學生而言根本不夠,難以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完成有效的探究討論,因此教師要延長學生的探究時間,保證學生能夠進行充分的討論探究。
四、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發(fā)展,我國初中教育指導思想,以及教育理念都在不斷調(diào)整,自主探究模式,是現(xiàn)代教育肯定的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精神,對于閱讀教學而言,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語文教師要大膽探索,找到應用這一模式更加有效的方法,最終讓自己的閱讀教學更受歡迎。
參考文獻:
[1]辛立培.人教社初中語文教科書知識體系建設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2]王璐.初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8.
[3]劉爽.嘗試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索[D].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洪名昕,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兵營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