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多種多樣的問題開始困擾學生的生活。高中生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一些學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心理問題,有時缺乏親人的理解,有時缺乏同學、教師的關愛。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策略的制定,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方面的發(fā)展。本文將主要以學生的德育發(fā)展為探究方向,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愛國、誠信等優(yōu)秀的品質(zh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成長。因此,學校的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培養(yǎng),這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工作,更需要社會、家長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高中德育;理念探討;策略
高中教育是我國教育階段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責任,還會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然后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改善學生紀律差、成績不理想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作為高中教師,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將主要探索目前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得出具體的德育教育策略。
一、 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 管理為主的教育模式
在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在管理的機制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大部分的管理機制都是以約束學生的行為為主,而且將管理機制十分細化,對一些小細節(jié)十分嚴格,比如不允許學生遲到、早退,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以及個性化發(fā)展。而對于部分高中學生來說,雖然他們的學習成績很差,但是他們同樣希望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而較為嚴苛的機制不僅不利于學生表達自身的想法,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情緒,從而使得高中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很難開展下去。
(二) 被動為主的工作原理
在高中的德育管理工作中,通過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起到的是一個傳遞任務的角色,將學校的指示下發(fā)給學生。如果教師只是服從學校的安排,而忽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那么就會處于一個被動的角色中,從而使得德育教育工作顯得沒有任何價值。
(三) 看管為主的家長模式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家長往往起到的是一個看管的角色,如果學生的表現(xiàn)十分不理想,那么家長就會顯得不耐煩,甚至會放棄學生,這恰恰是讓學生感受不到關愛的表現(xiàn)。除此之外,很多家長對學生的管教太多,讓學生失去了自身發(fā)展的機會,讓不會跟隨自身的意愿來選擇自身喜歡的事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 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策略
(一) 提升班主任德育精神,構(gòu)建細化德育管理規(guī)范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能力,首先要提升教師自身的德育精神,讓教師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榜樣作用。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班主任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學校有必要對班主任隊伍進行適當?shù)嘏嘤?,讓班主任的形象、師德、學術以及行為都得到一定的提高。班主任作為管理工作最重要的角色,需要班主任具備良好的德育精神。比如,班主任的思想品格方向必須正確,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除此之外,當班主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遇到問題時,比如學習壓力大、生活負面情緒高、家庭因素不和諧等,班主任都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匦睦硎鑼?,從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當然,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需要與學生、家長以及學校進行完美地溝通,了解學生的自身問題,得到家長、學校的配合,從而讓德育管理工作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二) 德育內(nèi)容課程化,全方位提高德育能力
當構(gòu)建了細化的德育細則之后,教師要圍繞學生的自主能力進行德育工作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包括多個方面,比如生活自主,學習自主等。為了提高學生的生活自主能力,教師有必要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智力課程,讓學生在真正的學習中,了解生活中的各種知識嘗試。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教師要對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自主學習活動,比如自主探究式活動、比賽式活動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為了讓學生得到自主性地發(fā)展,教師有必要針對學生的特色,來開展具有個性化的課程內(nèi)容,比如音樂、舞蹈、演講等,讓學生的發(fā)展個性化。因此,在實際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圍繞多個自主德育的知識展開教育,讓學生的課程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聯(lián)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自主德育內(nèi)涵。
(三) 德育過程體驗式,縮短德育與學科之間的距離
在真正的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用其中,而是要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方式。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常常以“說”作為主要的授課方式,該方法的缺陷就在于學生很難理解具體的德育內(nèi)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德育教育質(zhì)量。因此,為了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教師有必要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不僅會滿足新課程改革對德育教育的要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德育學習的興趣。而將課程內(nèi)容以體驗的方式進行教學,會讓學生感受到德育的無處不在。比如,在學習語文時,教師就可以在語文文章中滲透相關的德育,讓學生了解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等,這些都是德育與學科之間的具體融合。
(四) 德育形式、評價的多樣化,完善自主德育內(nèi)容
在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為了讓學生的自主德育內(nèi)容得到完善,教師有必要在德育的形式以及評價上多做努力,讓其越來越豐富化、多樣化。比如,在德育的形式上,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學生特點來開展不同的德育教育活動,讓學生可以具有目的性的進行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德育評價的多樣化上,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地評價,了解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正確生活觀、價值觀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可以以廣播、海報、數(shù)據(jù)、會議等形式出現(xiàn),真正對每一位學生的德育做到公平且公正的評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學生的自主德育內(nèi)容。
三、 總結(jié)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不僅需要教師以及學校的努力,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如果家長對學校的工作置之不理,那么很難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生活習慣。因此,在高中德育的教育過程中,家長要時刻與學生保持交流,了解學生的現(xiàn)狀,從而可以制定具體的改善策略。當然,高中學生的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德育理念,讓學生的德育得到良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鵬.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策略探究[A].教育理論研究(第七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2]程煜.高中德育分層教育的實施途徑[J].教書育人,2019(4):21.
作者簡介:
陳龍美,廣東省深圳市,廣東省深圳市建文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