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振玲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卑l(fā)揮好家長資源,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聯(lián)結在一起,將對幼兒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以家園互訪為切入點,闡述了家園合作共建的新方式。
關鍵詞:家園; 互訪; 合作共建
中圖分類號:G61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0-077-001
家長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不能忽視的教育資源。無論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還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都明確提出了“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币虼擞行У貙⒂變簣@教育和家庭教育聯(lián)結在一起,建立一種合作、和諧、一致、互補的關系,將對幼兒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園自辦園伊始就重視家長工作,致力于“家園合作教育”建設,歷經二十多年的研究與積累,確立了“牽手伴成長,快樂伴童年”的辦學理念,建立了一套比較規(guī)范的家園合作工作模式,將“共育、共讀、共樂”作為家園合作教育的具體內容。同時以家園互訪為切入點,圍繞家園互動“四三二一”工作模式,開啟家園合作共建的新樣態(tài)。
一、貫徹“四和”法則,家園互訪有溫度有內容
我園的家園互訪以“和”為宗旨,做到“組織和順、環(huán)境和諧、活動和樂、課程和美”,讓家園互訪有溫度有內容:一是“組織和順”,立足于家長委員會的組織和建設。建立園、年級、班級三級家委會網絡,設立家委會工作場所,架起家園互動橋梁,做到家園之間溝通渠道求順暢,參與程度求主動。二是“環(huán)境和諧”,立足于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園同步的外環(huán)境。賦予家長知情、參與、監(jiān)督、評議的具體權利,讓家委會參與到幼兒園的民主管理,定期舉行開放日活動,達到教育理念的合一、教育方式的認同。三是“活動和樂”,立足于家園活動的豐富多元。將家長資源進行整合、調度,通過發(fā)放倡議書、家長自主申報的方式,組織成立了三個親子社團:家長講學團、家長才藝團、家長義工團,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共樂活動。四是“課程和美”,立足于親子課程的開發(fā),以課題為抓手,建構家園親子課程。并將課程定位為“和美”,即以親子課程推動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長。
二、溝通方式多元,家園互訪從單邊到雙向互動
在傳統(tǒng)的家園溝通中,教師通常為主動方,而家長處于被動方的居多,溝通的內容也大都以老師匯報孩子在園情況、家長介紹孩子在家表現(xiàn)為主,家園溝通工作缺少互訪的主動性和深度交流,為改變這種現(xiàn)狀,我園的家園溝通落實在三種形式和一個課堂上。
一是點對點互訪,即教師和家長面對面的互訪。上門訪,電話訪,微信與QQ訪等是主要的形式,為使這種點對點的互訪更具針對性,我園采用調查表同步跟進法,設計了家園互訪單,如新生家訪調查表、家訪內容預約單、家園互動評價表、家園主題教育評價表、家園活動反饋表等。家園互訪單讓我們的家訪內容明確、針對性強,能滿足家長的不同需求。
二是話題式互訪:每月教師會在班級工作群發(fā)表話題內容,引導家長圍繞話題召開討論。每月的紅楓園報上也設置了話題板塊,征集家長意見。話題內容有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有家庭教育困惑問題等,在互動式的討論中達成教育的共識。
三是日記式互訪:教師與家長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過程,寫好孩子的成長日記,每月進行交流,在日記式互訪中,教師與家長共同分享孩子成長中的趣事、進步事,產生教育共鳴,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是開設家園育兒課堂。在育兒課堂中設置了家長講壇、專家講座、家長課堂、園報園刊等,其內涵涵蓋了專家關于育兒方法的指導,家長育兒經驗的交流,家園信息的互饋反應等。在育兒課堂中,家長獲得了孩子習慣培養(yǎng)的方法,分享了育兒經驗的案例,家園教育觀達到一致。
三、設立“家園互動節(jié)”,家園互訪平臺從單一到多元多彩
我園有兩個家園互動的節(jié)日,5月為“家園閱讀節(jié)”、11月為“感恩親子節(jié)”,“家園互動節(jié)”的開展,既增加了家園互訪的平臺,也營造了“書香家園、感恩陪伴”的氛圍,讓家園互動充滿書香和溫情。
在“家園閱讀節(jié)”,我們開辟了家園閱讀共享空間,開展了親子書房展,親子童話劇表演、親子朗誦會等親子共讀活動;進行了家園好書推薦、家園圖書漂流和親子連環(huán)畫的創(chuàng)作;組織了書香家庭、書香寶寶、故事爸爸和故事媽媽的評選,豐富的家園共讀活動,激發(fā)了家長參與的熱情,營造了濃濃的閱讀氛圍,家園共潤書香。
在“感恩親子節(jié)”,我們開展了親子總動員系列活動。美食總動員,家長是美食指導師,和孩子一起制作面點、制作水果造型;才藝總動員,家長和孩子進行親子時裝秀、親子表演秀;休閑總動員,家長組團帶著孩子戶外野趣、攝影留影,尋找生活中美和感受生活中親情;親子“三加一”,講一個親子小故事、做一件親子小制作,拍一個親子小視頻。豐富多彩的親子互動活動讓家長停下了忙碌的腳步,靜下心來和孩子聊一聊、演一演、玩一玩,既感受親情,也知道陪伴的重要,更拉近了家園關系。
四、開發(fā)親子互動課程,家園互訪內容從關注生活到課程參與
為進一步推進“家園合作教育”,我園立足課題研究,開發(fā)親子互動課程,這是我園家園合作的又一重要方式。親子課程的引入,讓家園互訪不再僅停留在對孩子生活的關注,而是引導家長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合作者,課程建設的參與者。
我園的親子課程立足于三個方面,即親子閱讀、親子游戲、親子探究。親子閱讀以“愛”為主線,選擇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讀物,沿著愛自己、愛父母到愛老師、愛伙伴,再到愛家鄉(xiāng)和祖國的線索開展家園親子共讀活動,形成親子閱讀課程。親子游戲以民間游戲為串聯(lián),引導家長將具有傳統(tǒng)特色、昆山特色的民間元素、民間游戲采用改編、設計的方式引入家庭和幼兒園,在家庭、幼兒園中開展親子互動游戲,形成親子游戲課程。親子探究,則開展家園親子小問號、親子小實驗、親子小制作活動的征集、設計和實踐,引領孩子在親子探究中獲得知識,形成親子探究課程。
總之,貫徹“四和”工作法則、采用三種溝通形式、設立兩個互動節(jié)日、形成一套親子課程,是我園家園互訪的工作模式,在“牽手伴成長,快樂伴童年”的理念下,我園的家園合作教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調動了家長配合的主動性和參與的積極性,開啟了家園合作共建的新樣態(tài),由此讓家庭成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成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