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德育教育是全面發(fā)展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證明德育教育的作用,對校園管理實踐中德育教育融入的意義進行解讀。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將德育教育融入校園管理實踐中,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并且能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引導學生服務于社會的意識??傊谛@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對學校、學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能夠推動學校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德育教育;校園管理實踐;意義解讀
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轉變,一些錯誤的觀念也不可避免的誕生。在學校教育中,知識教育重要,道德教育更重要,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與其他教育相比,德育位居首位,并滲透到其他教育中,一個學校的德育教育,可以很好的教育和轉化一大批有錯誤觀念的學生。德育教育是按照社會或階級[1]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施加的影響,能夠幫助學生把一定的思想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轉化為個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高校擴招,我國已經逐步進入到高等教育時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的整體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非常重要。道德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意識情感和思想品質,并貫穿與人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在學校時期的學生是形成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時期,接受學校教育的學生心理發(fā)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強的特點,這一時期學生的心里是敏感的、脆弱的,同時,也是其大量接受新鮮事物、感知社會的時期,對學生滲透道德觀念能夠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將德育教育融入校園管理實踐中,對學校的發(fā)展起推動作用,同時,道德教育與校園管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對于學生的全面成長意義重大。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能夠使同學們形成與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時效觀以及信念觀,并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一、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德育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理想追求、提升思想覺悟、提高學生道德品質,通過這些能夠促進課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提高學習效率,進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教師在課程知識的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傳授專業(yè)概念、定理法則、技術要領等內容,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正確的辯證思維方法去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使學生在形成科學世界觀的同時,掌握科學的方法論[2]。
通過在校園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理論,使學生在研究問題、學習技能時,按照上述目標進行學習,對學習形成一個約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矛盾中的轉化,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技術與技能、必然與偶然的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從根本上提高掌握課程知識、應用學到的知識的能力、技能在宏觀上有正確的指導方向,又能在實際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合理調節(jié),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學習水平[3]。并且德育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需求的同時還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時間能力,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通常把成績放在第一位,忽視學習技能的訓練,不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和技能訓練,導致學生目光短淺,學習方法不當?shù)葐栴},通過德育教育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領悟并逐漸學會蘊含在課程中的方法,學會在現(xiàn)實社會中做人的方法,學會探求技術的本領,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的理想與目標,辨別正確與錯誤的觀念,對于社會的價值觀念有所掌握,能夠在自我選擇中保持價值觀念與社會需求的統(tǒng)一。
二、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
德育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我道德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習慣,促進學校良好的風氣形成。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教育動機,動機是行為的內在動力,通過德育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了自我教育與品德形成的重要關系,并且能夠將客觀的道德要求轉換為學生主動的自我教育的精神需要,使學生主動對自己進行德育教育,改進自己的不足[4]。并且在德育教育中,會應用模擬策略,原理是通過場景設置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設定實際社會中的某個場景以及人物身份,使參與者能夠體會到實際事件中的感情與處理事情的方法,并能夠得到一定的經驗教訓,以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在處理事情上的能力。在校園管理實踐中,應用模擬策略,如助人為樂為主題的場景,設定相應的場景與幫助與被幫助的角色,使同學參與到情境中,使學生體會到幫助其他人的快樂,提高學生的換位思考能力。其次,通過德育教育中,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評價,使在社會中有效運用這些方法,保證了自我教育的有效性。并且通過德育教育創(chuàng)造了自我教育的環(huán)境,有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不在懼怕老師,同時使教師轉變教育的方式,以形成良好的班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5]。
三、樹立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
德育教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通過集體的形式,使學生了解并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guī)范[6],如圖所示:
通過德育教育能使學生具備相應的公共道德規(guī)范素質,使學生擁有合理調節(jié)社會各方面關系的能力,減少不良行為,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錯與對的認識,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遵守道德規(guī)范,才能更好的服務于社會,以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然而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社會信息復雜,學生很難分辨對與錯,如果忽視德育教育則會導致學生誤入歧途。因此,德育教育在校園管理實踐中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集體活動中感受服務社會的價值觀念。在校園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是一提高學生自我素養(yǎng)的更有效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服務于社會的理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涵之一。由于目前學生都是在學校里進行活動,德育教師都會受到教育方面的培養(yǎng),能夠直接對學生傳授道德理念,可以將有道德意義的活動融入到校園管理中,以這種方法,將社會道德要求與行為規(guī)范傳授給學生,并引導學生去按照要求進行實踐,正確領會實踐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服務于社會的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將德育教育融入校園管理實踐中,是學生逐步掌握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要求的重要場所,體現(xiàn)著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貫穿德、智、體、美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統(tǒng)領著整個學校的教育,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關系著國家的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通過德育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并且對學校的工作起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傊?,在校園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應選擇則合適時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的品質,使學生成為有思想、有道德、有紀律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朱小曼.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之維度分析[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34(04):137-140.
[2] 馬平均,胡新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44(1):56-58.
[3] 郝連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職業(yè)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選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56(2):79-80.
[4] 章振樂.正心立德勞動樹人——小學“新勞動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特殊教育,2017,56(5):34-44.
[5] 李禮,李超民.新媒體時代“關工委”工作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實踐與探索[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5(3):140-575.
[6] 朱國棟.成長視域中當代大學生焦慮現(xiàn)象分析——基于對校園貸現(xiàn)象的觀察[J].思想教育研究,2018, No.288(06):109-113.
作者簡介:石元慶(1985- ),女,湖南漣源人,碩士,中級職稱,研究方向:中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