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新河中心小學 胡 靜
目前,我國的教育制度不斷完善,社會對小學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作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語文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從根本上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素材是學生展開寫作的前提條件,只有掌握大量的寫作素材,才能夠使得學生“言之有物”。閱讀是獲取豐富素材的基礎,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材料,不斷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視野,為學生的語文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實際教學活動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理解能力以及知識水平等,為小學生推薦一些課外書籍,進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充分豐富學生的寫作材料。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積極組織閱讀活動,讓學生對所閱讀的文章進行討論與交流,從而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最佳途徑。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在日常的小學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善于感受生活、觀察生活,在現實生活當中發(fā)現寫作素材,這樣能夠豐富小學生的寫作內容。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布置學生一天寫一篇日記,教師要定期檢查完成情況,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寫作形式單調、寫作內容貧乏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問題,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設立全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與熱情,提升作文教學的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組織作文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與愛好,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作文題目,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題目,獨立完成創(chuàng)作,充分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與綜合能力。
首先,學校應該不斷擴大師資力量,引入一些年輕的、思維先進的教師,并組織年長的教師學習新課改的要求,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使其與年輕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同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并非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其次,當前是互聯(lián)網時代,多媒體教學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應該積極運用這種教學模式,豐富、生動的文字組合與可愛、形象的卡通人物,能夠大大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與積極性,使得學生不由自主地喜歡上寫作;最后,樹立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平等關系,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給學生一些表達自己看法與觀點的時間,讓課堂真正活躍起來。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求采用科學的作文評價方法,這樣使小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作文寫作過程中更加積極向上。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互評的評價制度,也就是說學生的作文通過教師的評價后,再抽取一些作文由全班學生進行評價。除此之外,還要重視作文教學的準備工作,可以讓小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開展作文素材的搜集,并且編制成讀書報告,把此當作評價作文成績的標準,以此引導學生展開寫作的積累。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好的文章都是不斷修改出來的,除了教師的評改之外,還可以將寫得好的文章作為范文,供其他學生借鑒與賞析,然后修改自己的文章,這樣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問題過多會影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覺得寫作是一項非常繁重的任務,同時也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空間,放開自己的思維,不限寫作的文體與格式,因為小學生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揮灑自如地作文能夠使得教師在批改過程中覺得有趣,這樣也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
總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所以,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同時也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