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麗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姑咱片區(qū)寄宿學校,四川 康定 626000)
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人生價值導向和世界觀的重要基礎,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我們都知道學習做好的老師便是興趣,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主要的教學方式便是遵循學生天性,進行趣味教學。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動,也有著一定的弊端,學生在課堂上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跑神的情況,以至于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由此,在小學語文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硬鋼積極配合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隨著新課標改革工作的深入,以及素質(zhì)教育工作的開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合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在傳統(tǒng)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并不在同一地位,教師往往將語文知識強硬灌輸給學生,忽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語文課堂效率低下,單一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減退。想要營造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氛圍,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打破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一潭死水,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例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多媒體課件,可制作一些動畫,簡要還原曹沖稱象的過程。學習歷史類的課文本身就有一些枯燥乏味,教師有效利用動畫等形式,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對學生的教學采取輕盈灌輸?shù)姆绞?,忽略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自主性,師生之間的交流往往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少之又少,教師無法有效掌握學生的思想變化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在新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應當主動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做好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指導者和引領者,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理念適應教學模式的變化,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實現(xiàn)真正的寓教于樂。例如,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注意自己與學生的對話態(tài)度,與學生交流時注意態(tài)度隨和,通過合理的教學態(tài)度,讓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拉近,愿意主動與教師進行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交流。小學生在這一階段還處于三觀尚未成熟,自主能力不夠,喜歡依賴親近的人。如果教師采取隨和的態(tài)度與之交流,便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在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放松心理,創(chuàng)設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
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時刻體現(xiàn)這一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注意從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靈活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計劃。小學生的活潑好動,也正是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體現(xiàn)。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就非常更重要。想象力強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有利于學生掌握語文課文中的知識點,也有利于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因此,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可以在教學課堂上布置一些問題,讓學生組成小組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小學生的想法和觀念各有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也有著不同,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提供小組合作討論的平臺,讓小學生們分享自己的想法給襲擊的同學,讓學生在討論中活躍語文課堂,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結(jié)語:綜上所述,在新的教育背景中,要求小學教師不僅要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必須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從學生的天性出發(fā),才能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點。趣味性的教學是當前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同時讓學生熱愛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