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永安小學 吳 娟
對于大部分小學生而言,寫作是非常困難的。在學校,經(jīng)常有學生對我說:“老師,為什么我寫作的時候,腦子里一片空白,沒有思路呢?”還有的學生說:“老師,我一聽到要寫作,就會感到緊張,我害怕寫作,怎么辦呢?”針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我認為第一種是學生缺乏語言積累,不善于觀察生活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所以導致其看到一個作文題目,沒有思路,無從下筆。第二種是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的表現(xiàn),由于學生總是將寫作當成一種任務,并且認為這個任務非常困難,所以才會對寫作產(chǎn)生畏懼心理?;诖?,我總結(jié)了作文教學的兩個重要任務,第一是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教授學生基本的寫作技巧,第二是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針對這兩個作文教學任務,本文提出了三種作文教學策略,分別為:讀寫結(jié)合,積累寫作素材;借助網(wǎng)絡,拓展寫作視角;分層教學,關(guān)注學生差異,下文將對其一一進行介紹。
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教學方式。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幾乎沒有什么寫作技巧,再加上學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語言積累,導致其寫出的作文很空洞,來來回回就那么幾句話,讓人無法產(chǎn)生讀下去的欲望?;诖?,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賞析,使學生在品味語言、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學習寫作的方法,進而提升寫作的技巧。
比如在教學《秋天的雨》這節(jié)課時,我在帶領學生賞析文本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對文章的擬人句:“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他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進行仿寫,以使學生通過仿寫掌握擬人修辭的應用方法和寫作效果,為之后的寫作積累素材,奠定基礎。再比如:在教學《凡卡》這節(jié)課時,我要求學生在閱讀文本后,根據(jù)續(xù)寫的要求對文中的結(jié)尾部分展開續(xù)寫,詳細描述凡卡給爺爺寫信之后的生活經(jīng)歷,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有重要的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需求,應用多媒體通過播放視頻、聲音,呈現(xiàn)圖片的方式,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激發(fā)寫作興趣,拓寬寫作視角,從而從容地面對寫作,以改善畏懼寫作的心理。
比如在教學生描寫人物的過程中,我要學生以“我的媽媽”為題目,從生活小事入手,描寫媽媽獨特的品質(zhì)。在此期間,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很多關(guān)于孩子與媽媽相處的片段,為學生進行播放,其中有媽媽嘮叨孩子的片段,還有媽媽默默關(guān)心孩子的片段,還有媽媽不辭辛勞為孩子付出的片段等等,學生可以通過視頻,聯(lián)想自己與媽媽的相處模式,然后選擇印象深刻的,最容易突出情感的生活事件展開描寫,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思考,開闊寫作視野,還能幫助學生提前醞釀情緒,在寫作的過程中投入感情,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有重要的幫助。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具有差異性,在作文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徑。在作文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需要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寫作問題,然后再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因材施教,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能的目的。
比如:對于沒有寫作思路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將身邊發(fā)生的有意思的事,記錄下來,從生活中尋找寫作靈感。對于作文用詞不當?shù)膶W生,教師要安排他們每天閱讀詞語或成語字典,不斷地進行詞匯積累,然后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牢記詞語,以便在寫作的過程中正確應用。對于寫作較好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指出他們作文的不足之處,然后引導學生多通過以讀促寫的方式,培養(yǎng)想象能力,拓寬寫作思路,這樣會使他們的思維更加的靈活,從而能夠根據(jù)不同的命題靈活地進行創(chuàng)作??梢?,通過分層教學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這對于提升全體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作文教學朝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其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期間,教師不僅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還要鼓勵學生多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語言,學習寫作方法,這樣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