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一附屬小學 洪 霞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針對語文的性質(zhì)進行了定義:“語文是一門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課程?!苯處熢陂_展語文教學時,無論是文化層面還是文學層面,均需要注重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诖嗽龠M行拓展,而并非獨立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設(shè)計語文閱讀教學時,要從文本語言特點出發(fā),將語言訓練點找出來。在將語言訓練點確定之后,才可以讓教學內(nèi)容變得清晰具體,提升閱讀教學的“深度”。
語文這門課程學習的是對語言的運用,因此,教師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到“運用”上。學生在完成了語言運用和表達的學習之后,才可以內(nèi)化文本語言,把消極語言變成積極語言,所以,在語言教學中發(fā)展學生語言非常重要。
“運用語言”有兩個重要方面:第一是把讀轉(zhuǎn)換為寫,使學生不但可以學習文章內(nèi)容,還可以清晰地認識文章的語言特點與表達形式。例如,《火燒云》一文里面的第4~6自然段所包含的內(nèi)容并不難理解,不過它使用的寫法具有獨特的特點。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對這幾段文字所使用的寫法具有的異同點進行思考。幾段文字相同點是使用的描寫順序均為“出現(xiàn)——變化——不見”,不同點是關(guān)于“變”的描寫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文章里面使用了若干不同的方法來對同一意思進行了表達。接著,教師讓學生仿寫火燒云。教師在評價階段,著重關(guān)注了學生在仿寫過程中有沒有存在局限性,例如,是否把火燒云比喻成了動物?是否完全基于文章的語言來展開仿寫?“運用語言”表現(xiàn)的第二點是將讀轉(zhuǎn)換為說,即通過自己的語言來表述課文語言,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訓練。教師引導學生將一段話連貫地說出來,使他們通過說話這一過程來完成話語能力的構(gòu)建,同時使他們的語言智慧得到提升。
教師在對語言訓練點進行確定時不可以僅對數(shù)量進行關(guān)注,更重要的是質(zhì)量,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要從文本訓練里面找到相應(yīng)的例子,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展開更好的訓練,讓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xiàn)。
崔巒老師指出,閱讀教學并非簡簡單單的“內(nèi)容分析”。筆者非常認同這個觀點,閱讀教學不應(yīng)當將重點放到課文內(nèi)容分析上,要將重點放到情節(jié)的學習上。教師可以基于文章所具有的語言特點來展開教學,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進行了有效的語言學習,還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進行體會,從而實現(xiàn)“言意兼得”。所以,教師在設(shè)計語文教學時也要基于發(fā)現(xiàn)語言訓練點來進行。
例如,《女媧補天》一文中第一自然段包含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這段文字里面有大量偏旁相同的詞語,例如深溝、燃燒、窟窿等。教師基于學生所具有的學習特點,挑選出了這些詞語,將其當作語言訓練點,讓學生對這些詞語所具有的特點進行研究,對文章情感進行感受,進而讓學生領(lǐng)悟到文章所描述的天崩地裂的情境以及人們內(nèi)心對生命的渴望。通過這樣找訓練點的教學法,不僅讓學生深入地學習了語言,還對文章情感進行了深入的感悟。再例如,《盤古開天地》這篇文章里面的第二、四自然段所使用的句式很有特點,前者使用了對偶句,后者使用了排比句,這樣讓文章讀起來非常具有感染力,這是值得學生進行學習的,所以可以把此處當作一個語言訓練點。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同時這也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弄明白學生的閱讀難點,同時要對學生展開精細化的指導,一定不可以流于形式,要讓學生切實地領(lǐng)會到文章的內(nèi)涵。
例如,針對《鄉(xiāng)下人家》一文,教師應(yīng)該怎樣來引導學生對文章所包含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概括呢?這篇文章是對景色進行描寫的,首先要對文章的每一自然段所描寫的景色內(nèi)容進行明確,然后將其連接起來,這樣便完成了對文章的概括?;诖?,教師先讓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讓學生利用簡短的字詞來概括每一自然段,如此一來,學生便知道了每一自然段包含的大概意思,進而對文章進行整體上的理解。不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對自然段所包含的內(nèi)容進行概括時并不那么順利,基于此教師讓學生對文章仔細品讀,首先對文章進行精煉處理,然后讓他們進行概括,之后從好、中、差三類學生里面均選一位來概括段落大意,同時基于學生給出的概括給予相應(yīng)的反饋意見,接著讓學生相互之間展開互說訓練。這樣的概括訓練方式非常細致,這種教學是基于文本,從點到面來進行的,對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都進行了關(guān)注,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自由地對概括方法進行感悟,進而讓他們的概括能力得到了提升。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非簡單的“教課文”,“教學生”更為重要,而“教學生學語文”最為重要,通過這三點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師教了”到“生學會”的效果,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具有深度,同時學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