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沙湖學校 楊 敏
單元整合策略,是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把每個單元的幾篇課文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整合教學。這既符合教材編寫目的,同時也可以擴大課堂教學容量,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讓語文課堂更加精彩。
運用單元整合策略教學,可以通過一個共同的學習主題,把同一單元的幾篇課文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這就形成了學習材料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給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了非常大的選擇空間,可以讓學生針對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重點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有了很大的自主性,能夠很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讓語文課堂充滿魅力。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選編了《“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狼和鹿》和《放飛蜻蜓》三篇課文,表現(xiàn)了三個不同的主題:人要遵守社會公德,人們要遵循自然法則和人們要愛護動物。在這三篇課文中,前兩篇是借動物說道理,內(nèi)容相對枯燥一些,而第三篇則是通過孩子的視角,寫了一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生動故事。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利用單元整合的方法,把三篇課文整合在一堂課上進行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不同文本的比較閱讀,深入理解它們內(nèi)容上的不同和主題上的偏重。這樣可以讓課堂充滿濃郁的學習氣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運用單元整合策略進行教學,教師要圍繞群文主題進行組織,在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問題的設計上緊扣主題,讓主題成為聯(lián)系群文的紐帶,打破單篇課文的限制,發(fā)揮群文的集體魅力。
現(xiàn)在的教材都是圍繞單元主題進行編寫的,一個單元的幾篇課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內(nèi)容來展示單元主題,也就是說,同一單元的幾篇課文,雖然主題相同,但內(nèi)容各異。我們可以通過單元整合策略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同時學習幾篇文本,讓課堂學習內(nèi)容變得豐富多彩。這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語文課堂更加富有活力。
例如: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選編了《我們愛你啊,中國》《鄭成功》《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和古詩兩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四篇課文。這四篇課文可以說是精選了古今中外愛國人士的感人事跡,抒發(fā)了他們強烈的愛國之情。雖然本單元課文都是以愛國為主題,但在文本上卻截然不同:《我們愛你啊,中國》是現(xiàn)代詩;《鄭成功》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是記敘文;古詩兩首中,《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詩,而《示兒》則是七言絕句。可以說四篇課文除了主題相同外,在內(nèi)容、體裁和表達手法上是各有特色。當把它們整合在一堂課上進行教學時,就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單元整合策略教學,可以把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集中在同一課堂上進行教學,從而讓教學內(nèi)容變得豐富多彩起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不同文本之間進行學習與比較,特別是可以對自己最感興趣的文本進行深入研究,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傳統(tǒng)的單篇課文教學,雖然可以把文本學習得更加深入,但由于人為地割裂了同一單元幾篇文本之間的聯(lián)系,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果單薄而相對膚淺。我們運用單元整合策略教學,可以讓學生同時學習幾篇文本,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得更加深刻,還可以在文本的比較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學習成果,進而讓語文課堂碩果累累,魅力十足。
例如: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精心選擇了《三亞落日》《煙臺的?!泛汀队浗鹑A的雙龍洞》三篇課文,內(nèi)容都是描寫祖國的山河景物,而主題也都是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雖然在內(nèi)容和主題上它們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然而在寫作手法和主題的表達上卻各有特點。比如,《三亞落日》和《煙臺的?!愤@兩篇課文,都是以細致的描寫見長,景物富有色彩,語言形象而優(yōu)美,并且都以比喻和擬人的手法融情于景,虛實結(jié)合,是比較典型的景物描寫范例。而《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則是游記的典型范文,它最突出的特色是以地點為序,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進行寫作,以寫實為主,語言非常樸實。在教學中,教師把三篇課文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讓學生對寫景類文章在表達上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收獲了更多的學習成果。
運用單元整合教學由于學生可以在堂課上同時學習幾篇文章,這不僅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充分發(fā)動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從而給學生以學習的成就感。
單元整合教學,是一種基于大語文觀的教學模式,可以在同一課堂同時學習數(shù)篇文章,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更大的收獲,還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語文課堂更加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