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強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璪都初級中學,江西 宜春 330600)
初中是學生身心向成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階段,新課標強調了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以及正確審美品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教師應抓住語文學科人文性這一特點,有意識地在教學中滲透核心價值觀教育,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教師是教學課堂的引導者和管理者,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想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核心價值觀,就要先提高教師對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提升教師的思想覺悟。學??梢詫處熯M行統(tǒng)一的培訓,增強教師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促進教師進行自覺的思想道德學習。在提高教師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時,還要注重實踐性,實際上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了整個教育體系,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簡單的口頭說說而已,并沒有產生太大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師要在實踐中引導學生,時刻踐行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
初中語文課本中選取了很多優(yōu)秀的題材,描述了許多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物,他們身上具備很多值得學生學習的品質,教師可以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向學生展示故事、視頻、圖片等方式讓學生體會文章的人物思想,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從而感受到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紀念白求恩》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播放朱子奇先生寫的《白求恩紀念歌》,并為學生展示白求恩的相關圖片:白求恩的頭像、白求恩紀念館的塑像、白求恩在戰(zhàn)場上為傷員動手術的圖像等等,以此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體會到白求恩大夫優(yōu)秀的品德,學習到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奉獻精神,對工作極度熱忱、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偉大的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精神,在教學中有效滲透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進步。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更要讓學生受到不同題材課文的精神熏陶,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向學生滲透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觀念。比如在《鄧稼先》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從鄧稼先與奧本海默的描寫中感受到鄧稼先忠厚樸實的品質,通過作者訪華經歷的描寫揭露了的鄧稼先的民族主義精神,從大漠戈壁的艱苦與艱險的描寫中展現(xiàn)了鄧稼先為了國家利益,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又如在《藤野先生》的教學中,通過為學生講解藤野先生檢查添改講義表達出它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通過他指出解剖圖中的錯誤體現(xiàn)出他熱情關心、嚴格要求的工作作風,在為作者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體感到高興和放心體現(xiàn)出了他正直無私、真摯誠懇的工作精神,通過向作者詢問、了解中國女人裹腳的情形體現(xiàn)出了他探索研究的精神,以此來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敬佩和懷念,反映出作者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情懷。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帶領學生探索文章,剖析情感,使學生體會到課文中作者以及描寫人物高尚的思想道德,促進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學習。
口語交際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課文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討論等活動,在帶領學生梳理課文脈絡,提問課文思想感情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演講、辯論、訪談等活動,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學習《秋天的懷念》《再塑生命的人》《背影》等課文后,開展關于感恩的演講比賽,讓學生明白感恩是一種責任和擔當,也是對父母的孝順,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在學習《貝殼》后,開展熱愛生命的演講,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人不應該辜負生命,要盡可能將事情做的更好,使生命變的有意義。還可以通過閱讀經典名著、開展?jié)h字比賽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提高學生的文學品味,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總而言之,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是貫穿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發(fā)揮出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提升自身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滲透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