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重慶市江津區(qū)白沙幼兒園,重慶 402284)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意識和自我意識也會不斷地增強,幼兒活動的不斷增多,也給幼兒游戲的設計和運用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幼兒思維跳躍,不按常理出牌,對周圍的事物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在面對同樣的軟式體育器械時,幼兒經(jīng)常能夠探索出不同的玩法,而且幼兒之間也存在著差異性,所以不同的幼兒也可能會探索出不同的玩法,所以幼兒教師們應該善于利用軟式體育器械,積極地對幼兒進行引導,經(jīng)常開展軟式體育器械一物多玩的活動,從而不僅能夠讓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發(fā)育得到促進,具備基本的運動素養(yǎng),也能夠讓幼兒在玩中學到知識,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讓幼兒得到全面發(fā)展。
在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會有一種強烈的需求,就是期望自己可以成為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者以及探索者,尤其是在幼兒的靈魂深處,這樣的需求更為熱烈[1]。幼兒本身就具備喜歡新奇的事物、貪玩好動的特點,這也是幼兒的一種天性,而且幼兒的成長就是不斷地對未知世界探索,讓未知變成已知的過程,讓幼兒保持對周圍事物的新鮮感、一直留有一顆純粹的好奇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幼兒園都會擁有種類豐富的軟式器械,這些軟式器械都有著不同的作用和玩法。
例如,在幼兒玩軟式欄桿時,比較普遍的玩法是幼兒們嘗試挑戰(zhàn)跨越不同高度的軟式欄桿,并與其它幼兒進行比拼,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探索軟式欄桿的不同玩法。例如教師可以對軟式欄桿的擺放位置進行調(diào)整,從而改變幼兒的奔跑速度和奔跑方向,然后再對幼兒進行引導,并對幼兒進行提問:“同學們還可以想到什么不同的方法來玩軟式欄桿呢?”從而讓幼兒自主探索器械的其他玩法。
幼兒在游戲中的參與度在很大程度上與幼兒的興趣相關(guān),而幼兒的興趣又會受到好奇心和經(jīng)驗的影響,幼兒很難對一件事物保持長時間的好奇心,很容易被其它新鮮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幼兒在玩游戲時也會經(jīng)常發(fā)生剛開始興致很高,后來并不愿意參與的現(xiàn)象。因此,幼兒在一段時間內(nèi)總是重復玩一種游戲或者同一種器械,會很容易產(chǎn)生厭煩感,此時,教師的角色就很重要,教師應該引導幼兒探索開拓同一軟式器械的不同玩法。
例如,在剛剛接觸軟繩時,幼兒們都很喜歡軟繩,非常積極參與軟繩游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有一部分幼兒不愿意參與軟繩游戲,并對這類游戲產(chǎn)生厭煩感,這樣并不利于軟繩游戲的進行。此時,教師可以先想一種新的游戲方法,并親自演示新的游戲,幼兒看到后也會對新的游戲方法產(chǎn)生興趣,并再次喜歡軟繩游戲,幼兒們也可以自己去探索新的游戲規(guī)則和方法,這樣幼兒可以時刻保持對軟繩的新鮮感,幼兒也會對軟繩游戲更加有興趣。
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幼兒鍛煉身體,輔助幼兒發(fā)育,更能夠鍛煉幼兒的意志力和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針對幼兒教育,幼兒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之間的差異性,考慮到每個幼兒之間性別、年齡以及發(fā)育階段的不同,而且如今大多數(shù)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不僅受到父母的寵愛,還有祖父母的寵愛,是家中重點關(guān)愛對象,所以在幼兒在幼兒園中與其它幼兒交往時,可能會缺少團隊合作意識,經(jīng)常以自我為中心,不去顧慮其他人的感受。大多數(shù)的傳統(tǒng)體育器械都更適合單人進行游戲,對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無法起到促進作用,而軟式體育器械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開發(fā)性,能夠一物多玩,而一些新穎的玩法有、又需要人為的幫助,這就需要幼兒們之間相互配合合作,以保證新游戲的順利進行。
體育游戲雖然主旨是為了寓教于樂,但是大多數(shù)游戲中還是會有一些競技比拼,雖然幼兒的競爭意識還不是很明顯,但是他們還是會有一些淺層的競技意識。而在游戲中,如果想取得勝利,需要幼兒集中注意力,認真對待,能夠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擾,并且可以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2]。
例如,在拋擲軟式鐵餅時,拋的距離的遠近不僅取決于拋擲人力氣的大小,更取決于幼兒握鐵餅方法是否正確,預備姿勢是否標準,預擺是否順利等等。當然,對于幼兒來說,我們不能按照嚴格的標準來要求他們,但是如果他們想在擲鐵餅游戲中有很好的成績就需要認真聽教師講解,以及動作要求,并且經(jīng)過自己的反復練習和研究,這整個學習、練習和鉆研的過程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性,讓幼兒專注于自己的目標,并且實現(xiàn)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