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忠
(貴州省習水縣良村鎮(zhèn)中心小學 貴州 習水 564601)
1.1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缺失。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當承擔起指導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責任。但是,當前在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缺失的。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自身主導地位的重要性,將整個課堂交給學生,結果導致小學生如同無頭蒼蠅,整個合作學習課堂混亂,嚴重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1.2 合作成員的組成過于隨意,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小組合作學習中合作成員的組成是具有一定的原則和依據(jù)的。例如,小組合作成員的組成應當秉承“同組異質”的原則,將不同質的人分成一組,以實現(xiàn)組員間的優(yōu)勢互補,最終實現(xiàn)全體成員的共同提升。但在實際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很多教師隨意拼湊合作成員,沒有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首先,教師不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所以才會如此隨意;其次,部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分組的過程中,一方面其不了解學生的特點,所以只能隨意分組,另一方面是覺得嚴格按照同組異質原則的分組方式過于麻煩,因為選擇隨意分組的方式。這樣的分組方式,雖然也能達到一定的合作學習效果,但卻難以實現(xiàn)最高效率的合作學習效果。
1.3 合作題目的選擇缺乏討論性和思考性。具有討論性和思考性的合作題目是合作學習的關鍵點。但是,部分教師進行合作學習的目的仍停留在形式上,只是為了體現(xiàn)課堂教學已經(jīng)開始改革,開始順應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需要。但實際上,教師布置的合作題目是缺乏思考性的,缺乏討論性的,教師對合作題目的選擇過于隨意,會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不僅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
2.1 科學分組。分組是有講究的。要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效果,小組的組建還得遵循一定的原則。一般不主張自愿組合,當主張優(yōu)勢互補互相幫助原則。為避免有同學無所事事,組內各同學當各司其職,如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組員職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次輪流轉,讓每個同學都有發(fā)言的機會或者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等,基于這一點,每個小組四人為宜。為達到這個目的,在編排整個班位置時就不妨考慮這個因素,因為前后兩桌是最方便的。無須移動桌子和座位,也避免了演戲的嫌疑。例如,在組織合作小組的時候,將全班數(shù)學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幾個學生分開,分別分配到各個學習小組中擔任組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組長在學習小組中發(fā)揮著領導的作用。
2.2 注重合作學習問題的思考性、探究性和層次性。小組合作學習是最該具有思考性、探究性和層次性,爭議是免不了的。死記性的問題,太簡單的問題、太難的問題等都無助于小組合作學習。問題適中,盡量讓各組的四個同學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普通數(shù)學課堂,沒有壓力,小組合作學習也最容易實施。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合理設計數(shù)學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小組合作的優(yōu)越性便會逐步凸顯出來。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課中,有老師在指導學生合作學習時,設計這樣有層次的問題:(1)在我們身邊,哪些圖形是長方形,哪些圖形是正方形?(2)為什么說他們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能不能折出長方形或正方形,(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各自的共性(特征)是什么?或者說你如何判斷該圖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量、折、拼等活動,學生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說、用腦想,七嘴八舌的一個一個問題探討,尋求答案。從反饋的結果來看,合作學習有相當效果,老師不用多講,只是鼓勵或畫龍點睛的點評和總結。
2.3 善于引導學生發(fā)言,善于指導小組學習。在寬松和諧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有些同學反應快,有些反應慢。針對那些反應慢的同學,老師可以實時參與其中,傾聽他們的小組討論,可以實時問那些反應慢的同學,問問他們是如可考慮的。通過這個詢問,教師也可以把握回答對與錯的思考過程,也便于老師在評價時強調。在合作學習反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有意識的給予那些不愛發(fā)言的同學機會,鼓勵他們無論對錯都可以起來談談自己的想法,有勇氣就好。同組的或其他組的同學可以適當點評或者補充。整個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在每個小組間走走看看聽聽,一是實時調控同學間的合作學習主題,避免偏題。二是督促部分無所事事的同學積極思考,三是實時點撥學困生打開思維,大膽參與。
合作學習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和組織實施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新型教學組織形式。分組時做到層次性、互助性,在提問時注重合作探究問題的思考性、層次性,積極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有傾向性地引導學生參與等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潛移默化中凸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