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瓊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巖鎮(zhèn)鵲塘小學 廣東 龍川 517343)
語文閱讀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受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的影響,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學生閱讀預習習慣缺失、教師忽視學生能力、教師閱讀方法指導不科學等問題,嚴重影響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針對這種情況,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積極探索語文閱讀教學的科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而且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提升有著深刻意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才能,提升小學生語文知識素養(yǎng),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還有利于提高其他學科的學習效率。在學生的預習過程中,教師剛開始需要先教會小學生預習的方法,在剛開始閱讀課文時,教師需帶領學生閱讀,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比如在講授語文《說勤奮》這一課時,教師通常會讓學生先自主閱讀,了解文章內(nèi)容,再帶領學生閱讀,并在閱讀時給學生糾正生字和易錯字。通過閱讀可以使學生了解人生百態(tài),世事無常,閱讀帶給學生的還遠不止這些。這就考驗了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讀書多的同學往往比讀書少的同學理解能力強一點,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時,要讓學生多讀書。
一個好的閱讀計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不斷地學會閱讀,在閱讀中讓學生更好地把握閱讀的技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對學生起到閱讀的規(guī)范作用,教師在閱讀課程中教給學生做一個閱讀的計劃,或者是一個短期計劃,或者是一個長期的閱讀計劃。短期的閱讀計劃可以是一天的閱讀量和閱讀筆記,長期的計劃可以是一個星期或者一個學期的閱讀計劃。學生可以在閱讀時將一本書分成不同的階段閱讀。
閱讀和寫作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閱讀是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延伸。因此,通過加強讀寫整合來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具有很強的可行性。比如在學習《童年的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的時候,這篇課文主題和內(nèi)容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是相關的,學生在閱讀到“想啊想啊”、“絞盡腦汁”這種表述當時心理情緒的詞語時會找到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這些表述心情的詞語、句子進行摘抄,并且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發(fā)現(xiàn)來寫一寫或者是口語的表達一下自己曾經(jīng)有哪些發(fā)現(xiàn),將閱讀的心得、感受和實際聯(lián)系情況進行概述,通過讀寫結合來更深刻的理解課文中表達的興奮之情和作者在童年時期的那種求知若渴、大膽想象的精神,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除了要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教學之外,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道德素質(zhì)、健全人格等進行培養(yǎng)和塑造。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學生個體的特點放在首要位置,通過開展個性化閱讀指導和分層教學來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高效。比如在《草船借箭》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方面,這篇課文內(nèi)容比較長,生字詞也比較多,既刻畫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同時也包含了文章敘述順序、事件要素等內(nèi)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分析課文的敘述順序是怎樣的、刻畫了幾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和表達的精神是什么?因為有的學生對人物感興趣,有的學生則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這些個性化特點在課文閱讀合作學習過程中都能夠得到有效體現(xiàn),通過這種閱讀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這篇課文的閱讀解讀。
課內(nèi)閱讀的設置都有一定的目的,教師一定要靈活運用教材,在編排教學活動時雖然要緊扣課本,但是也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性,要注重學生自身的特點,特別是在閱讀教學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自己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尊重他們的意見,同時給予指導。教師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分小組討論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閱讀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閱讀的初期,是今后閱讀能力的奠基時期,這對于學生今后的閱讀水平與能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語文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同時還對學生以后的人生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要注重平時的閱讀教學,從多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并不斷地改進閱讀教學,為今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