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代茶飲始于唐代,唐代藥王孫思邈門人孟詵以孫氏《千金方·食治》為依據(jù),撰寫了《食療本草》,其中載有適宜“熱毒下痢”“腰痛難轉(zhuǎn)”等癥的藥茶驗方。到了清朝,代茶飲頗受宮中喜愛,慈禧更是代茶飲的“忠實粉絲”。陳可冀院士根據(jù)清宮原始醫(yī)藥檔案編撰的《清宮代茶飲精華》便收錄了多款藥茶。
代茶飲是在辨證基礎(chǔ)上選取一味或幾味中藥,將中藥煎湯或用沸水沖泡,像日常飲茶一樣頻頻飲服的一種簡便有效的中醫(yī)治療方法。因其服藥方便、藥多平和、良藥不甚苦口等優(yōu)點,頗受大家喜愛,尤適宜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防治。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適合高血壓患者服用的代茶飲。
1.桑葉5克,菊花5克,決明子5克,枸杞子5克。適用于高血壓伴眼干、眼花的患者。
2.菊花5克,夏枯草5克,薄荷5克。適用于高血壓頭痛的患者。
3.荷葉5克,羅布麻5克,普洱茶5克。適用于高血壓伴肥胖的患者。
4.生山楂10克,桑葉5克,菊花5克,枸杞子5克,決明子5克,普洱茶5克。適用于“三高”患者,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
沖泡方法:
將上述原料放入茶壺,滾開水泡20~30分鐘(或煮制10分鐘),代茶飲,1劑藥可以泡2次,每天1~2劑,長期堅持。或?qū)⑸鲜鲈现瞥刹璋?,沏于杯中,頻頻服之。
注意事項
1.中草藥泡茶雖然簡便、廉效,但最好辨證應(yīng)用,才能達到預(yù)期效果。
2.中藥代茶飲用量過大或飲用時間過長,也可能產(chǎn)生不良反應(yīng),所以用量及時間須經(jīng)專業(yè)醫(yī)生指導。
小鏈接
清代宮廷代茶飲
便秘方
加味三仙飲
組成:焦三仙各六錢,橘紅(老樹)兩片。
功效:消食導滯,燥濕化痰。
主治:飲食留滯,痰濁內(nèi)停。食積、傷酒者亦可用。
按語:此代茶飲為慈禧太后晚年所用方,據(jù)脈案分析,當為御醫(yī)姚寶生所擬:“正月三十日,老佛爺加味三仙飲:焦三仙各六錢,橘紅(老樹)二片?!比娠嬛昧款H大,旨在導滯消積;橘紅味苦,性辛溫,具有燥濕化痰、消食寬中的功效,尚可治咳,故合而用之。因是平素代飲之方,故應(yīng)用其的目的是調(diào)理。
玄麥甘桔代茶飲
組成:玄參三錢,苦桔梗三錢,麥冬(去心)三錢,生甘草一錢。
水煎代茶。
功效:滋陰清熱,宣肺利咽。
主治:陰虛肺熱,咽喉腫痛,口干舌燥
按語:本方為道光朝全貴妃所用代茶飲方之一,原方無名,今據(jù)其藥物組成而稱玄麥甘桔代茶飲。方中麥冬、玄參養(yǎng)陰清肺生津,桔梗、甘草乃《傷寒論》桔梗湯,可宣肺利咽、清熱解毒。四味藥配伍,以代茶飲頻頻飲服,藥液可不斷地作用于咽喉部,對于肺熱陰傷、咽喉不利者,是一方便而有效的治療方法。道光朝祥嬪醫(yī)案中亦曾用本方治“肺胃余熱未凈”之證,方名為玄參甘桔代茶飲。(注:1錢≈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