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均 南通市通州區(qū)平潮實驗初級中學
初中體育長期得不到關注和重視的原因在于學生和家長對于體育的錯誤理解,并且在很多學校當中,校方和老師也對體育這門學科沒有正確理解。作為保證學生身心將康,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學科,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體育課的開展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減緩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且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強化。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長期處于高壓的學習狀態(tài),初中階段學生重視的往往是初升高的升學考試,大部分精力也投入在文化課的學習當中,很多學校甚至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直接取消了體育課,這樣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降低,認為體育課只是“副課”,或者是一節(jié)供學生玩耍的“娛樂課”,這樣的錯誤心態(tài),導致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大受阻礙,學生的應付態(tài)度導致教學效果難以提升,嚴重阻礙了初中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初中時期,學校和家長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升學率和分數(shù),所以學校的重心和資源傾向,也往往以文化課為主,對于體育教學的投資不大。這就導致了體育教學過程當中,缺乏專業(yè)的設備場地,缺少專業(yè)的師資力量,很多時候學生的體育教師是一個身兼幾門學科的老師,而且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學場地不夠專業(yè),是堅硬的水泥地,導致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學生的安全也沒有保障。
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習慣性沿用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模式,學生長期處于同一種教學模式下,難以對體育教學產(chǎn)生興趣,更多時候是畏于教師的威嚴,只好勉強順從教師的教學方案,內心對于體育教學沒有任何興趣,導致了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僅累,而且沒有學到東西,內心還滿是抱怨,對教師的不滿情緒積累越來越多,應付心理越來越強,導致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舉步維艱。
初中學生年齡趨于成熟,具有獨立認識,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因此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去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后和學生多聊天,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走向,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去設計教學,這樣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教師的興趣與自身一致,體會到教師的認同,對教師的喜愛會大大提升,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有效的激發(fā)。
比如教師在訓練體能的過程當中,對于男生,可以利用籃球的方法,男生大多數(shù)喜歡看NBA比賽,利用籃球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勝過機械化的長跑,教師可以讓男同學帶球繞場跑,或者是帶球全場三步上籃等等方法,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訓練體能。而對于女生,可以采用跳大繩,老鷹捉小雞,二人三足跑的游戲方法,女生的體質相對羸弱,教師可以用一些舒緩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強化學生體質。
初中生具有比較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根據(jù)當堂的訓練內容開展相關的體育比賽,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通過體育比賽提升學生的技能熟練度,考慮到男女之間的性格和體能的差異,為了讓女生也能夠更好的參與其中,建議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并且要保證小組之間的差距不可過大。
比如教師在跳繩訓練中,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1分鐘跳繩賽”,每個小組3到4個人,最后取小組的跳繩總數(shù)綜合作為最終成績,選出最后的獲勝小組,這樣的體育競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斗志,讓學生更為熱情的提升技能,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大有裨益。
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當中,一定要關注那些身體素質較差,沒有體育天賦的同學,對其的教學要求要適當?shù)慕档?,并且要注意隱蔽性,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男女差異,分組活動以及游戲的過程當中,要避免差距過大的情況出現(xiàn),并且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來應用到學生身上,這樣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一定的催化作用。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師要多元化設計教學,留意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趣味教學模式,利用學生的性格特點開展一些適時的體育競賽,深化學生的學習成果,并且要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更好的促進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